三月三幼儿园活动方案7篇
为了保证活动能够成功进行,我们可以拟定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小伙伴要想写一份有效的活动方案,有很多值得强调的方面,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月三幼儿园活动方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月三幼儿园活动方案篇1
目标:
1.了解“歌圩节”的由来及内容,感受壮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初步体验对歌时一问一答的特点。
准备:
1.歌圩节活动的视频或课件。
2.电影《刘三姐》中的经典对歌片段《什么结子高又高》。
3.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了解“三月三”节日的活动内容。
过程:
1.有趣的歌圩
(1)开展谈话活动,轮流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三月三”节日的活动内容。
(2)播放歌圩节活动的视频或课件,和幼儿一起观看其热闹的场景,引导幼儿回忆以往过节的经历,帮助幼儿了解歌圩节丰富的活动内容,知道“三月三”这一天,除了家家户户要蒸五色糯米饭和做彩蛋以纪念祖先和招待亲友外,人们还会举行盛大的“歌圩”活动,“对歌”是其中主要的演唱形式。
2.我来学对歌
(1)播放电影《刘三姐》的经典对歌片段,帮助幼儿了解何为对歌。
(2)播放音乐,请幼儿分成两队结伴学习对歌。
延伸活动:
在语言区中尝试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你说我猜”的游戏,进一步感受对歌的形式。如:“什么飞呀飞上天?小鸟飞呀飞上天。什么动物跳跳跳?小白兔呀跳跳跳。”在此基础上.请幼儿分享、表演自己和同伴的创作,教师进行记录,汇编成《对歌集》,激发幼儿创作的积极性,以不断丰富《对歌集》的内容。
三月三幼儿园活动方案篇2
目标:
1.了解香包的由来和作用。
2.学习制作香包的方法。
3.体验两两合作的快乐。
准备: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香包,在活动室布置一个香包展览区。
2.布料、硬纸板、剪刀、彩线、珠子、彩穗等。
过程:
1.美丽的香包
(1)与幼儿一起欣赏展览区的香包,引发幼儿制作香包的愿望。让幼儿了解香包是壮族人民节日里佩戴在身上用以寄托美好愿望的饰物。香包里的花瓣、香料、药材等有提神醒脑、预防疾病的作用。
(2)引导幼儿观察香包的外形特点,说说香包要用哪些材料制作。
2.制作香包
幼儿两两合作,运用剪、贴、缠、绕等方法进行创意制作,感受壮族饰品特有的装饰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展示
鼓励幼儿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动:
1.在科学区,鼓励幼儿利用收集来的花草、树叶等自由配制香料,对比不同材料搭配后散发的不同香味。
2.把制作好的香包投放于“小剧场”,幼儿可在表演对歌时进行适当装饰,增添表演的趣味。
三月三幼儿园活动方案篇3
目标:
1.感受“三月三”制作糯米饭、吃糯米饭的欢乐氛围。
2.了解从植物中获取染料的过程,感受壮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准备:
1.糯米(幼儿淘好并浸泡一定的时间),用植物制成的染料,制作各色染料的植物,舂、捣用的工具。
2.小盆5个,电磁炉,蒸锅。
过程:
1.神奇的染料
(1)出示制作染料用的植物,让幼儿闻一闻植物的清香,认一认不同植物的外形特征等。出示已经制作好的染料,帮助幼儿理解这些染料就是用这些植物制成的。
(2)出示舂、捣用的工具,让幼儿试着舂一舂、捣一捣,感受植物做成染料的奇妙过程。幼儿端出已洗净、浸泡好的糯米,分成五份分别浸到各色染料中,并持续浸泡一段时间。
2.香喷喷的糯米饭
现场煮熟后,教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品尝,还可按当地习俗蘸食芝麻粉等佐料,以增添别样的风味。
延伸活动:
1.在接近“三月三”的日子里,提示家长带幼儿到附近的菜市场了解制作五色糯米饭的各种植物,感受家家户户准备过节的热烈气氛。
2.把舂、捣用的工具和各种植物投放在“小餐厅”角色游戏区,也可投放各色胶泥,让幼儿制作“五色糯米饭”。
3.在科学区投放舂、捣用的工具,鼓励幼儿寻找、收集自然界中的各种花草,舂一舂、捣一捣,配制自己喜欢的植物染料。
三月三幼儿园活动方案篇4
设计意图:
大班上学期,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有趣的编织”“芒果美食街”等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发现他们喜欢参与各类民俗活动,学习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制作,欣赏民族歌舞等,这大大激发了教师继续挖掘和利用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的热情。鉴于百色是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百色的人口中壮族人口占了80%,社会文化中蕴含着浓郁的壮族文化特色,而壮族农历三月三的“歌圩节”也是当地人极其熟悉和喜爱的传统节日,于是,我们便思考能否以“山歌”为切入点,设计一个民族特色主题活动。
我们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歌圩节”的内涵。广阔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自古以来,当地人们劳作之余喜欢对唱山歌,这种即兴歌谣淳朴自然,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改编后适合幼儿理解与欣赏。人们把对歌之处称作“歌圩”(广西地区称集市为“圩”),而农历三月三的“歌圩节”在广西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节日里人们来到歌圩,除了对唱山歌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跳竹竿、舞彩龙等多种民俗活动,形成赶歌圩的热闹场面。这一天,人们会佩戴美丽的香包,家家户户还会煮五色糯米饭……其次,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请家长协助我们了解幼儿关于“歌圩节”的已有经验。接着,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将主题活动划分为三个分主题:“三月三”“对歌乐”和“赶歌圩”,让幼儿通过了解民俗风情、欣赏民间故事、学习民间歌舞表演、设计制作民族服装等活动,感受广西山歌的魅力,体验壮族歌圩文化,孕育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分主题一:三月三
活动一:三月三的传说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完整、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2、感受壮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萌生民族自豪感。
准备: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解关于“三月三”的民间故事(通常包括“歌仙刘三姐”“英雄韦达桂”等故事版本)。
2、与故事内容或人物相关的图片。
过程:
1、“三月三”故事会
(1)组织谈话活动,引出活动主题:“三月三”是一个热闹的传统节日,壮族有很多关于“三月三”的民间传说,你们都收集或听说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2)幼儿分组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故事,然后每组推选一名幼儿到集体面前来讲述。
(3)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民间故事,为什么。通过谈论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2、“三月三”的习俗
向幼儿介绍壮族“三月三”的节日习俗:做五色糯米饭、戴香包、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彩蛋等。
延伸活动:
在图书角参与“三月三”故事连环画制作,教师从旁指导。
活动二: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
目标:
1、感受“三月三”制作糯米饭、吃糯米饭的欢乐氛围。
2、了解从植物中获取染料的过程,感受壮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准备:
1、糯米(幼儿淘好并浸泡一定的时间),用植物制成的染料,制作各色染料的植物,舂、捣用的工具。
2、小盆5个,电磁炉,蒸锅。
过程:
1、神奇的染料
(1)出示制作染料用的植物,让幼儿闻一闻植物的清香,认一认不同植物的`外形特征等。出示已经制作好的染料,帮助幼儿理解这些染料就是用这些植物制成的。
(2)出示舂、捣用的工具,让幼儿试着舂一舂、捣一捣,感受植物做成染料的奇妙过程。幼儿端出已洗净、浸泡好的糯米,分成五份分别浸到各色染料中,并持续浸泡一段时间。
2、香喷喷的糯米饭
现场煮熟后,教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品尝,还可按当地习俗蘸食芝麻粉等佐料,以增添别样的风味。
延伸活动:
1、在接近“三月三”的日子里,提示家长带幼儿到附近的菜市场了解制作五色糯米饭的各种植物,感受家家户户准备过节的热烈气氛。
2、把舂、捣用的工具和各种植物投放在“小餐厅”角色游戏区,也可投放各色胶泥,让幼儿制作“五色糯米饭”。
3、在科学区投放舂、捣用的工具,鼓励幼儿寻找、收集自然界中的各种花草,舂一舂、捣一捣,配制自己喜欢的植物染料。
活动三:美丽的香包
目标:
1、了解香包的由来和作用。
2、学习制作香包的方法。
3、体验两两合作的快乐。
准备: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香包,在活动室布置一个香包展览区。
2、布料、硬纸板、剪刀、彩线、珠子、彩穗等。
过程:
1、美丽的香包
(1)与幼儿一起欣赏展览区的香包,引发幼儿制作香包的愿望。让幼儿了解香包是壮族人民节日里佩戴在身上用以寄托美好愿望的饰物。香包里的花瓣、香料、药材等有提神醒脑、预防疾病的作用。
(2)引导幼儿观察香包的外形特点,说说香包要用哪些材料制作。
2、制作香包
幼儿两两合作,运用剪、贴、缠、绕等方法进行创意制作,感受壮族饰品特有的装饰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展示
鼓励幼儿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动:
1、在科学区,鼓励幼儿利用收集来的花草、树叶等自由配制香料,对比不同材料搭配后散发的不同香味。
2、把制作好的香包投放于“小剧场”,幼儿可在表演对歌时进行适当装饰,增添表演的趣味。
活动四:三月三,歌圩乐
目标:
1、了解“歌圩节”的由来及内容,感受壮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初步体验对歌时一问一答的特点。
准备:
1、歌圩节活动的视频或课件。
2、电影《刘三姐》中的经典对歌片段《什么结子高又高》。
3、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了解“三月三”节日的活动内容。
过程:
1、有趣的歌圩
(1)开展谈话活动,轮流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三月三”节日的活动内容。
(2)播放歌圩节活动的视频或课件,和幼儿一起观看其热闹的场景,引导幼儿回忆以往过节的经历,帮助幼儿了解歌圩节丰富的活动内容,知道“三月三”这一天,除了家家户户要蒸五色糯米饭和做彩蛋以纪念祖先和招待亲友外,人们还会举行盛大的“歌圩”活动,“对歌”是其中主要的演唱形式。
2、我来学对歌
(1)播放电影《刘三姐》的经典对歌片段,帮助幼儿了解何为对歌。
(2)播放音乐,请幼儿分成两队结伴学习对歌。
延伸活动:
在语言区中尝试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你说我猜”的游戏,进一步感受对歌的形式。如:“什么飞呀飞上天?小鸟飞呀飞上天。什么动物跳跳跳?小白兔呀跳跳跳。”在此基础上、请幼儿分享、表演自己和同伴的创作,教师进行记录,汇编成《对歌集》,激发幼儿创作的积极性,以不断丰富《对歌集》的内容。
分主题二:对歌乐
活动一:猜一猜,唱一唱
目标:
1、学唱歌曲《对歌》。
2、进一步熟悉对歌的演唱形式,通过剪影表演体会合作的快乐。
准备:
自制的影幕(饰有歌词中出现过的石坡、小河、大树等背景)、歌曲中各个角色的剪影。
过程:
1、有趣的剪影
(1)出示剪影表演的影幕,激发幼儿观看剪影表演的兴趣。
(2)出示歌曲中各角色的剪影,请幼儿猜一猜分别是什么角色。
(3)结合剪影表演示范演唱歌曲。
2、唱一唱、演一演
(1)通过提问、讨论帮助幼儿了解歌曲中对唱的形式’:分为两队,一队问,一队答;各队既可以集体演唱,也可以推选代表演唱。
(2)再次利用剪影表演,请幼儿根据剪影角色出场的提示,尝试演唱与各角色对应的歌词。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灵活操作,以增加幼儿边猜边唱的趣味性。
(3)请幼儿分为两队分别扮演歌曲中的角色,表演对歌。
延伸活动:
1、在美工区,鼓励幼儿剪下收集来的废旧图书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并贴上小竹签,做成剪影角色。
2、将自制影幕和剪影角色投放到“小剧场”,鼓励幼儿编排不同的对歌故事,以丰富“小剧场”的表演内容。
3、鼓励幼儿和同伴分享自己创作的剪影故事,帮助幼儿用文字进行记录,进一步丰富《对歌集》。
活动二:细话歌
目标:
1、初步了解百色那坡细话歌①的特点,知道紧绷的绳子能传播声音。
2、制作传声筒,享受探究的乐趣。
准备:
绳子、纸杯若干,传声筒一副。
过程:
1、欣赏细话歌
(1)两位教师手持传声简表演壮族细话歌,引发幼儿兴趣。
(2)介绍细话歌的特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传声筒的作用。
2、学习制作传声筒
(1)制作前的讨论。请一名幼儿尝试将一根绳子拿在手里摇晃,听一听绳子能否发出声音。再请一名幼儿用双手将绳子拉直,另一名幼儿用手在绳子中间做提放绳子的动作,听一听绳子能否发出声音。
(2)制作活动。在两个纸杯底部分别打一个小孔,将棉线的两头分别从两个小孔中穿过后绑在牙签上,固定在纸杯底部。
3、游戏:细话歌
请两名幼儿利用自制的传声筒以一唱一听的方式尝试表演细话歌
三月三幼儿园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主题
幸福生活与您成长。
二、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做为与幼儿园合作的切入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三、幼儿简介
幼儿园创办于1963年,是一所由教育部门主办的公立幼儿园,该幼儿园的家长大部分由公务员、老师、企业主,该类客户都是我们行需要争取的目标客户。
四、活动对象
全体幼儿园小朋友、家长和老师。
五、银行行参加人员
张三、李四、王五。
六、活动具体流程
(一)出发时间
月日早上9:00于广场集中,9:10准时出发。
(二)活动流程
1、亲子热身运动:<嘻哈甜心>、<呦呦小英雄>。
2、亲子比赛:
(1)袋鼠蹦蹦跳跳:孩子用腿夹球从起点出发跳到家长处,把球交
给家长,家长用腿夹球跳到终点。
(2)大脚踩小脚:孩子双脚踩在家长脚上,从起点走到终点,快者为胜。
(3)摘水果:家长背着孩子,让孩子取下高处的水果图片,取下数量最多者为胜。
3、分组烧烤。
三月三幼儿园活动方案篇6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完整、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2.感受壮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萌生民族自豪感。
准备: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解关于“三月三”的民间故事(通常包括“歌仙刘三姐”“英雄韦达桂”等故事版本)。
2.与故事内容或人物相关的图片。
过程:
1.“三月三”故事会
(1)组织谈话活动,引出活动主题:“三月三”是一个热闹的传统节日,壮族有很多关于“三月三”的民间传说,你们都收集或听说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2)幼儿分组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故事,然后每组推选一名幼儿到集体面前来讲述。
(3)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民间故事,为什么。通过谈论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2.“三月三”的习俗
向幼儿介绍壮族“三月三”的节日习俗:做五色糯米饭、戴香包、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彩蛋等。
延伸活动:
在图书角参与“三月三”故事连环画制作,教师从旁指导。
三月三幼儿园活动方案篇7
活动意义:
通过春游活动,让幼儿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从小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5日(8:30→11:00)
活动地点:
实小→微园→文化广场。
活动准备:
一、各班呈交春游活动计划
二、温馨提示准备工作如下
1、班牌
2、哨子(话筒)
3、幼儿联系电话通讯录
4、小奖品
5、各班自备活动用具
6、家长志愿者安排:大班2人、中班4人、小班6人
7、4月7日各班提前上一节春游安全教育活动
8、通知家长:
①春游时间(8:30→11:00)
②春游地点(微园→文化广场)
③春游准备:食物、水、餐巾纸、垃圾袋、双肩背包、中大班园服、运动鞋
④上午11:00在文化广场统一接,下午不再上课
⑤活动延伸:画、谈春游所见所想(并和家长交流)
9、清点人数,记录缺席者姓名:各班出发前、到达目的地后、活动结束前
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管理和监督措施。保教主管对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各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园务委员会三位老师和园长以及家委会成员等全面负责幼儿出游的安全工作,教师负责组织好幼儿活动,维持好纪律,照顾好幼儿出游的一切工作。除此以外,各班级增配家长,保障出游的安全工作。
2、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春游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保健医生携带好急救用品。以防幼儿突发事情。
4、春游活动期间一切行动听指挥,准时出发,准时集合。
5、全体中大班幼儿必须穿好园服,运动鞋;小班幼儿穿运动装、运动鞋。
6、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
7、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不随地乱扔垃圾。
8、班主任在每一次集合时一定要清点好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9、各班家长在文化广场规定地点有序接幼儿回家。
注意事项:
1、提前通知家长了解春游相关要求。
2、出发前清点人数,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3、出发顺序及候场:大班(1-6)大门口,中班(1-8)篮球场,小班(1-8)路及综合楼前。
4、各班均统一排成四路纵队,横排4人拉手。
5、注意沿途安全:教师一前一后,家长志愿者两侧协助。
6、环境卫生教育,不乱扔任何垃圾。
7、家长持接送卡11:00在广场接幼儿,确保幼儿安全。
活动程序:
8:00——8:30幼儿活动前准备。
8:40——准时出发。
9:30——10:40各班在规定区域组织活动
10:40——接前准备工作,清点物品及人数、发放小奖品,布置春游作业,等待家长来接。
11:00——春游结束,家长接孩子回家。
活动延伸:
谈春游、画春游(谈话、画展)
春游活动16字方针:
准备充分、措施得力、过程充实、安全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