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6-06 11:02:45 分类:心得体会

写心得体会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和感想预先在脑海中过一遍,每个人在写好心得体会之后,可以让自己感受在以后能铭记于心,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纪念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纪念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8篇

纪念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1

“九一八”是烙在中华民族心上的一道伤疤,那是一段悲惨屈辱的苦难历史,也是一部觉醒奋起的悲壮史诗。他点燃了日本长达14年的侵华战火。在日军铁蹄肆虐下,中华儿女壮怀“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满腔热血,“四万万人齐蹈厉”“誓死不当亡国奴”,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岁月的落英早已覆盖战争的遗迹,发展的潮流一点点清洗着历史的伤痛,但89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应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历史,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及殊为珍贵的民族尊严。

尽管“九一八”已经远去,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所有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值得我们永远悼念;抗日战争中所有英勇献身的英烈和为之作出贡献的人们,值得我们永远缅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不屈不挠斗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各种各样的纪念碑、历史遗迹,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记忆。无论是退伍军人金春燮为抗日英烈建造77座纪念碑,还是江西吉安超果村的村民自发集资建造烈士纪念碑,千千万万群众自发铭记历史的举动,都是在告诉世界、提醒后人,渴望正义、走向复兴的中国人民,不能、不会更不应淡忘那些曾经沉痛耻辱的记忆。

历史的耻辱是对昨日的惨痛记忆,更是今日我们前行奋进的不竭动力。国难、国耻、国殇要纪念,但更应把在纪念活动中收获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强大力量,转化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正能量,转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行动。

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必须始终铭记“落后就要挨打”教训,发愤图强、奋发向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捍卫祖国利益和民族尊严。

纪念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2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八十年后的今天, “九.一八”的耻辱不会再来,中国再也不是原来那个旧中国。虽然我们依旧贫困,但我们已经迈开了大步,朝着经济强国发展。虽然我们在经济上和发达国家依旧有很大差距,但我们绝不会容许任何外来势力对我们的入侵及封锁。

人穷志不短,我们只有树立起对祖国,对民族的自豪感,才会为它去付出自己的才智乃至生命。我爱我的祖国——中国,你的人民都爱你——中国!

勿忘九 · 一八,就是要我们记住这一特殊的日子,以此缅怀先烈,铭记苦难,让分分秒秒在时空交错中重现抗日先驱英勇牺牲,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勿忘九 · 一八,就是要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发奋图强,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努力!

纪念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3

昨天是九一八事变77周年纪念日,这篇文章本该昨天就写了,怎奈昨天实在太忙了,只好今天抽时间补上,其实我早就想写点东西了,正好遇上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

77年前,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九一八事变。77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忘记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

九一八,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九一八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屈辱的历史!

有首歌曲叫做《松花江上》,歌词如下: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是啊,就因为九一八,多少人被迫背井离乡!曾经的家乡现在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

虽说现在中日两国友好非常重要,甚至有所谓专家分析说未来中日两国谁也离不开谁,没有中日两国的友好就没有整个东亚地区的繁荣稳定。但我认为,两国关系的友好并不代表着过去仇恨的永远忘记!我们要将友好和仇恨分清,日本欠我们的是永远都逃脱不了的!我相信我们也很愿意和日本友好。但是令人气愤的是日本方面至今都不肯承认侵华的事实,甚至出现篡改历史的让人发指的行为!我想中日两国友好必须建立在日本方面主动承认侵华并向中国人民道歉的基础之上!

因此,我今天发表这篇文章目的在于唤醒更多人的爱国意识,让我们永远铭记77年前的那段历史,勿忘国耻!!!!

纪念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4

读完了“九一八”事变后,我感到了无比的气愤。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畔的南满铁路,反污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军,借此进攻沈阳和北大营,从而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就侵占了整个东北省。“九一八”事变是国耻,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河山。如果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写满了中华民族的血泪和创伤,“九一八”事变无疑是其中最深的一道创伤。他们到处杀人放火,无数同胞倒在血泪之中。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一个优秀的民族,也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正义和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谐和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通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永不忘国耻,民族当自强!

我们纪念历史,是给浮躁、自满的人一个强烈的提醒:务必发愤图强,顽强拼搏,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自满,不急噪。只有这样,我们的现代建设才能继续大踏步前进,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仇恨,更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我们纪念历史,因为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是许多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

纪念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5

1931.9.18 奉天城外,东北军北大营。东北9月的天气已有凉意,经过一天操劳的北大营第7旅的将士们,伴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渐渐进入了梦乡。营前,只有几名哨兵抱着枪来回踱步,以抵御四周的寒气和睡意的困挠。而此刻,离大营不远的高梁地里,几百双贪婪的眼睛,正从四面八方紧紧盯住北大营的营门。这眼光,似恶狼,闪现着扑食前的焦灼、紧张、兴奋和残忍……就是这一天!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自行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并布置假现场,诬称是中国军队所为,遂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中国军队驻地。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在短短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便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并以此为发端开始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如果说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写满了中华民族的血泪和创痛,那么,“九一八”事变无疑是其中最深的一道疮伤。岁月如梭,事过境迁,如今的中国已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神舟立于强国之林。但是,那一段足以让整个国家蒙羞一辈子的屈辱历史,又怎能被我们忘记?!值此9.18事变73周年暨第四个全国国防教育日到来之即,我们将轰轰烈烈地开展“勿忘国耻,强我国防教育周”活动,为的就是让历史的警钟再次敲响,让昔日的耻辱永被铭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在遭受了巨大伤痛之后,得出了一条屈辱而又真实的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清朝的时候,列强们可以嘲笑我们低下的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科技水平,可以嘲笑当时的中国人民是东亚病夫,可以嘲笑政府的卑躬屈膝、软弱无能,割地赔款、如弃草芥。但是今天!他们谁敢不惊叹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谁敢不佩服奥运会场上中国健儿的神奇奋勇!谁敢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无论是神州5号的成功还是奥运金牌榜上熠熠发光的32 枚今牌,无不又一次让世界向中国投来了惊羡的目光,又一次让世人对中国刮目相看!

和平年代,我们不应淡化国防意识、泯灭爱国热忱。祖国今天的崛起靠的是无数先辈的热血和汗水。祖国未来的和平、强盛要靠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未来的重任肩负在我们身上,我们只有永记历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才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舒天昭晖、磅礴东方!才能有一天,当一个美国人被问及谁是世界上国力最强的国家时,他会无奈而干脆的说:china!

纪念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6

上周末,我们班党支部组织党员同学和入党积极分子去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参观之后我心久久不能平静。__年前,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它险些将中国沦为殖民地,给我们中国人留下了无法消退的伤疤。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在纪念馆里看着那一张张日军侵略中国的照片,残杀中国百姓的照片,我的心在愤恨,在疼痛,在怜惜,在后悔……愤恨的是日军的残暴不仁,疼痛的是_的软弱,怜惜的是百姓的疾苦,后悔的是我没生在那个年代。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一定要拿起武器对日本帝国主义给以反击,把他们赶出东北,赶出中国!九一八事变虽然过去了__年,但是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痛却一直存在,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日军犯下的种种罪行,都不会忘记战争带给百姓的灾难和疾苦,都不会忘记国耻……

促成这场悲剧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日本国土虽小,野心却很大,一心想把日本变成亚洲老大。日本军国主义有预谋地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试图通过该事变占领东北侵略中国;而中国当时出现内乱,蒋介石的“壤外必先安内”政策大大加快了日本对中国的侵蚀。当时中国人的麻木与软弱也是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所以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的人心支撑,而要把十四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惟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在勿忘国耻的前提下,重视发展,记住邓小平同志的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勿忘国耻”挂在口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关键是要记在心里。日本人之所以能在古代的时候归顺中国,因为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强大的中国。而纵观中国近代史,一次次被人欺侮,除了政府腐败无能之外,主要还是我们贫穷,贫穷就会挨打,就会被人瞧不起,这是一条规律,就像一个身体瘦弱而有多病的人,他本来体质就差,因为没有抵抗能力,所以其它病魔就会时时侵入。如今的中国能够让世界刮目相看,是因为我们强大了,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政策,使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地向世界前列迈进,国富民强,我们才能真正撑起腰杆,才能让别人真正瞧得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和自然界一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小平同志的话是永远值得我们深思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今世界上,美国、欧洲、日本算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很多方面我们自愧不如,的机会就是奋起直追,“9.18”的警笛是我们卧薪尝胆的动力,只有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我们才能永远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不重蹈遭受别人欺侮的覆辙。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__年了,它的身影已经在我们心中淡化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它给中国带了的伤害。牢记国耻,奋发图强。只有国家统一了,野心国家才不会有挑拨离间以获取渔翁之利的机会;只有国家富强了,才不会有人虎视眈眈的看着我们。

纪念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330万日军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这一天向全球发出的电文是:“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今天随着日本投降而告终。”胜利来之不易,历史不容忘却,时间可以过去,国耻不能忘记。

永远不能忘记,清政府签下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只任人宰割的肥羊;

永远不能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

永远不能忘记,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使3000多万东北三省的父老成了亡国奴;

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使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12月13日,日本法西斯对我囯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然而,坚强勇敢的中国人民并未屈服,中华民族的脉捶里永远流动着不屈的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侵略者的枪炮,中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无数仁人志土和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民族付出了人类历空前的代价,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并从此铺就了一条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令人气愤的是,日本战败后,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接受审判的日本战犯们面对自己犯下的滔滔罪行和法官的审问,竟然否认自己“有罪”。哪怕直到今天,日本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以公开文件的方式向深受伤害的中国人民道款过。更让中国人民和亚洲其他深受日本侵略的国家难以接受的是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教科书竟时常会否认自己侵略过。

永远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永远不能忘记“发展才是硬道理”,要继承中华民族敢于担负责任的勇气,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被过往民族间的仇恨所蒙蔽双眼,而是为了让历史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纪念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篇8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这就是“柳条湖事件”。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

9月19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

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以上就是几十年前那场事变的经过。30万东北军不放一枪一炮,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白山黑水上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战火很快了烧遍了整个华夏神州。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中华儿女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经过八年浴血奋战,付出极大的代价把东洋鬼子赶出了家门。流年流水,如今又是太平盛世。

王谢堂前的燕子在寻常陌巷飞舞,河沙里的断戟还在低声呜咽,可人们已经忘记了许多。我们不能忘记岳元帅背上刺的那四个字。我们不能忘记大刀队,不能忘记台儿庄,不能忘记凇沪血战,不能忘记南京城墙上的斑斑血泪。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能忘记。

《纪念九一八事变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