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ⅱ读后感精选7篇
写一篇出色的读后感是我们与书籍之间的桥梁,一篇引人深思的读后感能够成为读者与书籍之间的桥梁,吸引更多人去阅读与思考,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体ⅱ读后感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体ⅱ读后感篇1
小说讲述了地球人叶文洁偶然间发现了另一个地外文明——三体星人(一个有着三个太阳的地外文明),因为三体的不确定性导致三体人必须找到另外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进而入侵地球的故事。在地球人和三体的数百年的争夺中,其他的更高级文明消灭了三体星和太阳系。其神来之笔来自于将基本物理定律变成武器,原来宇宙是十维的,因为文明间的争夺,于是不断的使用降维武器导致宇宙不断的降维,并最终归零。大刘用人类社会的竞争推广到了整个宇宙: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扩张,但宇宙的总资源有限,并引入了猜疑链和技术爆炸。进而引申出整个宇宙社会学,在宇宙中,每个文明都如同在黑暗森林穿梭的带枪猎人,小心翼翼,提防着别人的冷枪,也随时准备消灭被发现的敌人。已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就曾不止一次的警告人类,不要对宇宙发出各种讯号,就如同在森林里啼哭的婴儿,引来的大多豺狼。
人类是一个很奇怪的物种,我们总习惯于给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寻求一个竞争对手,不然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我们不断的.在战争与和平间轮回,在毁灭与创造间徘徊,只是因为我们无法找到新的共同体。我们很容易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的异常团结,却在现实中相互推诿。世界纷争不断,战争从未停止,也许真的只有在共同的外部敌人面前我们才能搁置争议,一致对外。
太阳存在了50亿年,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年,太阳还有50亿年的寿命,而40亿年后仙女星系将和银河系发生正面的碰撞。这些冰冷的数字昭示了我们人类绝对无法偏安一隅,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当我们从海水爬上陆地,当我们的智人祖先一路走来,就注定了我们未来的道路。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自然科学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逃避,就必须坦然面对。即便是没有触发三体文明,人类也逃不出“歌者”的二向箔,在大神级文明面前,人类如同蝼蚁,但蝼蚁尚存斗志,况且人类呢?有道是“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用整个人类的文明,见证了整个宇宙的运行真相。灿若星河,浩淼无垠的苍穹之间,众多星际文明如同初春的花蕊,脆弱而又坚忍,在自我的星球上绽放出不一样的精彩瞬间。
夜晚,抬头仰星空,城市的灯光让整个天空略显寂寥,西边那个我们最近的行星——金星显得异常明亮。忽然怀念起儿时的夜空,那每一颗闪闪的星星也许都是一个文明的摇篮,而住在他行星上的地外文明,同样满怀好奇的凝视我们。
三体ⅱ读后感篇2
这个寒假里,我无意中读到了一本名叫《三体》的科幻小说。从翻开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在《三体》中,我了解到“面壁者的计划”、“破壁者的能力”、可展开到九维的质子、可让人穿越时空的三体游戏、能秒杀100架宇宙飞船的水滴。每次看到这些不同于我平日里接触的事物时,我都情不自禁地赞叹,正是作者刘慈欣伯伯那宽广的知识面、严谨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使我这样的小学生读起这本《三体》来,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妙趣横生,摄人心魄。
听说这本书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的作品,这真是太了不起了!它讲述了在我们地球上一个特殊的'年代里,我国科技人员叶文洁一段悲凉的人生经历,使她心中一直存在着人性的“恶”,也使她对人类的本质彻底地失望。当她无意中发现了外星信号后,她希望那个遥远的“三体世界”可以来消灭掉地球上的“恶”,给地球带来更好的文明。她本来坚信地球必须要等更强大的文明来拯救,可是当“三体世界”真正地来到地球后,带来的却只是毁灭和灾难,这也给叶文洁带来了一生的悔恨。原来在宇宙法则面前,人类是如此的脆弱渺小,然而即使是渺小的人类,依然千方百计地努力寻找能在宇宙里活下来的方法。虽然《三体》是本科幻小说。但正是因为作者在书中描写了对于历史的思考和未来的展望,才让我们感觉到身临其境,常常充满了许许多多的现实感。仿佛下一刻,人类就会与三体人相遇交锋。这也让我们开始深深地思考:人类自身的傲慢,会不会才是可以毁灭自身的主因?而“外星文明”、“三体世界”不过只是一种我们走向灭亡的催化剂。了解到这些之后,人类将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在宇宙里和别的文明(物种)共处?读完《三体》,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应该始终谦虚谨慎,努力学习,发展自身,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发扬真善美,恶就会无隙可趁。万一哪天,真有三体这样的高级文明降临,我们人类也不会惶恐无助,正如书中史强所说:“你看,那蝗虫虽然不断被人类消灭,但却从不会真正消失”。谁说不是呢?有限的生命尽头是无限的宇宙。宇宙如此之大,未知的东西太多,即使渺小如我们,只要愿意,也可以探索出一个wu限伟大的世界。
三体ⅱ读后感篇3
?三体》世界的前篇球状闪电是一个小段篇,它只是切入《三体》的一个小小的预热,还没有触及《三体》的时空观。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下《三体》的主要,也是核心的猜想。接下来也包含剧透,所以阅此文甚。
?三体》中的外星文明“三体”文明是一个拥有三颗恒星的文明,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但是科技相较人类先进很多。《三体》的核心思想是贯穿一二部的主角,面壁者罗缉,根据第一位向外星文明“三体”发送信息的人,叶文洁,的启发:“每一个文明第一需要都是生存,但宇宙总物质一定”,而构建了一个宇宙社会的模型:整个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一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在发现另一个猎人后,因为总物质量是固定的,所以必须通过互相厮杀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因此只要一个文明的位置一旦被公布,就会立刻被攻击。罗缉依靠这个信息使得外星文明“三体”不敢轻举妄动。之后人类开始了与“三体”文明互相交流发展的历程。第一二部结束。
?三体》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虽然从剧情内容上来说,超越前两部,但是我认为作者还是收笔太心急,前两部的部分伏线来不及收。
?三体》的第三部讲述的是人类文明还是被其他高级文明发现了,太阳系受到未知文明的未知攻击,毫无反抗之力,攻击方式是使太阳系整个三维空间转换为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在二维中崩坏释放,最后整块三维空间消失为二维。只有达到光速的飞船才能逃逸成功,幸存的少数人类也逐渐的窥见宇宙残酷的真正面目:宇宙一开始是是高维的,可能是十维或者更高,而不同的文明之间战斗,最有效率的攻击方法便是维度攻击,将维度降低,为了使这种攻击不波及自身,使用这种技术的文明通常会把自身整个种族的维度降低。在这样不间断的战斗中,宇宙的维度不断降低,当维度回到0维时,宇宙将重新回归到十维。重新开始新一轮轮回。
?三体》这部科幻小说从第一部开始,一步一步的把一个完整的时空呈现在读者面前,当我看到书中的“黑暗森林”理论时,不禁想到,霍金曾经警告人类不要盲目的寻找外星文明,外星文明对人类文明将是一个灾难!也许当时我不理解,在看完《三体》后,我身怀恐惧的深刻的理解到了这个。我被作者严谨的罗缉思维所震撼,星空也许并不是人类想象的那么美好,人类文明还只是一个孩子,如果宇宙中真的有大量的不同文明,我想,过早的暴露人类文明的存在对人类文明将是灭顶之灾!
一部好的小说将影响人的一身,在这学期的课外阅读中,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十分大,作者环环相扣,并且会提及许多十分专业的.知识,而流畅的叙事和浅显易懂的描述使得就算是大一的学生也能理解深奥的量子物理知识,天文学,等等十分专业的知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就在看到关于量子态的剧情后,专门上网查了一些量子物理的基本定理。
?三体》每一部的主线并不同,但是我认为它的隐藏主线都是完全相同的,就是“科学”!科学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改变命运!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便是作者希望传播一个核心思想,同时,我也希望把那份震撼传达给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三体》给人心灵的洗涤与升华,所以,我在这里再次郑重推荐这本书!
三体ⅱ读后感篇4
终于看完一整套《三体》了。看完最后一页,感觉没什么就没有希望了呀!郁闷……
?三体i》,讲的是叶文洁通过太阳,放大了地球人呼叫外星文明的信号,被三体人截获了。三体人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于是决定大举入侵地球。
?三体ii-黑暗森林》,主要讲人类为了抵御三体人入侵,在三体人用智子封锁人类基本物理学发展的情况下,努力寻求突破口,最终建立了自己以为很了不起的太空舰队。但当三体人的“水滴”到达地球,太空舰队瞬间瓦解,人类才意识自己的夜郞自大。最后,人类自我挑选的“救世主”在三体人即将到达之际,建立起了一个很流氓的`与三体人同归于尽的威胁方式,让三体人停止了入侵。原来宇宙生存法则是黑暗森林状态,谁被发现,谁灭亡。
?三体iii-死神永生》,讲的是人类的威胁破灭,三体人对人类进行入侵前处理。这时逃亡在外的人类军舰广播了三体星球座标。太阳系顿时成了危险地段,三体舰队离去,人类开始为如何建立安全声明努力着。但,人类最终为被二维化。逃出来的只有两个女人,在三体人入侵前期逃离的“蓝色空间”号和“万有引力”号。
?三体i》、《三体ii》无论是汪淼、还是前期的罗辑,到了最危难的时候,总能看到生的希望。到了《三体iii》,罗辑的希望破灭了,程心的希望也消失了……罗辑是叶文洁的学生,叶文洁在去世前叫他研究宇宙社会学。他所建立的所有影响都是源于叶文洁的理论,也让他再也做不了一个普通人。而他最希望的,恰恰是当一个最最普通的人,能够在三体人入侵前正常地生活,正常地死去,与自己心爱的在一起。在《三体iii》心爱人不知所踪,罗辑成为执剑人,一个人孤独地在地底活了大半辈子,最后做为人类守墓人,被二维化。程心,另一个普通人,同样被推为“救世主”,却因为她的选择,最终导致人类灭亡。做为能逃出来的其中一个人。唯一活下去的希望是云天明,但至始至终,却没办法见到这个送给她星星,送给她宇宙,一直深爱她的人……
最终,人类消失了,宇宙也必定会消失……活着是为了死去?
三体ⅱ读后感篇5
地球文明、三体文明、歌者文明、归零者、面壁者、破壁人……一幅宏大的宇宙图景浮现在我的眼前。
最近,我读了一部90万字的书《三体》。《三体》共三本,分别为《三体》《三体ii·黑暗森林》和《三体iii·死神永生》,由刘慈欣所著,作者获得雨果奖。本书同时入围星云奖、轨迹奖。
本书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叶文杰因经历劫难对人类失去希望,组织叛军让三体人降临,来对付人类。叛军之外的人也发展了太空舰队应对三体组织,但这个太空舰队连三体世界中小小的强互作用力宇宙探测器——水滴都打不过。最后当黑暗森林威慑结束时,人类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末日打击逃出来的程心和aa放弃生命,为宇宙重启贡献力量。
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道理,但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是最后人类以为二向箔(一种使高维空间降至二维的武器,打击后任何生物都将死亡)是友好的信息,白ice(人名)提醒的那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故事中人类因骄傲而失败的事有很多,如人类自以为是,把水滴(三体人的常规武器)和二向箔当成和平的象征,却未加防范。
生活中就有一次我因骄傲而失败的例子。我第一单元考试取得了100分,我还是潜下心来认真考了第二单元,又取得了100分。这时我开始沾沾自喜起来,也变得非常傲慢,觉得拿100分很容易。后来第三单元,80分。第四单元,76分,连连失败。面对不争气的分数,我后悔万分,当初太不谦虚认真了。
?三体》中描绘了一个奇幻瑰丽的未来世界,但最有意义的是其中的道理。傲慢是无知的产物。希望大家不要傲慢,保持谦虚。
三体ⅱ读后感篇6
听说这部奇书很多次了,一直没有真正去阅读,某日听了一个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电影的讲座,其中提到《三体》在国内科幻小说界的地位,也提到该书的精彩之处,但演讲者认为该书还是不适合拍成电影,因为其故事铺垫太长,人物众多,剧情复杂,短短两个小时之内很难把故事讲清楚,这么一说我到来了兴趣了,下决心拜读一下这部神作。想到哪就说哪儿吧,先说我最敏感的一个词。思想钢印,听上去就充满硬度的一个词。
在《三体》第二部,这个词是面壁者。面壁者是人类发现三体危机时,通过分析三体世界生物不会欺骗、不会伪装和演示的特性,为了逃脱三体世界的监控,以寻求能够战胜三体的途径所挑选的人,面壁者拥有很多自由,有强大的调配资源的能力,但不需要向外界解释,以表象欺骗三体世界,真实意图是战胜三体。希恩斯发明的,更确切的说,这是一项技术,一项企图控制人类思维的技术。作为面壁者的希恩斯,假装要为人类打上对于未来与三体世界的战争充满信心的思想钢印,造就一支拥有必胜信念的太空军,当时的情况来看,人类对于未来的星际战争缺乏信心,敌人太强大了。看到这儿时我不禁微微一笑,这不就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干的活么?尤其在战争年代,这个职业绝对是必要的。当希恩斯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思想钢印的想法时,曾遭到大家的反对,是希恩斯是这样反驳的:"怎么一提到思想控制,大家都这样敏感?其实就是在现代社会,思想控制不是一直在发生吗,从商业广告到好莱坞文化,都在控制着思想",在希恩斯对于人类危机的迫切性的分析下,联合国同意了他的思想钢印计划,只不过对这项计划的实施范围和过程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然而当希恩斯关于思想钢印的惊天大秘密被破壁者。破壁者是来自三体世界的专门破除和揭穿面壁者计划的人。揭穿之后,人们才发现所谓的信心都是假象,希恩斯本人是一个十足的逃亡注意者,他对未来根本就缺乏信心,所以他给人们打上的思想钢印看上去是使其获得信心,实质则相反,只是这种失败主义的逃亡情绪不会立马表现出来。
三体ⅱ读后感篇7
最近,刘慈欣的一部划时代科幻小说《三体》深深的吸引了我。从小就喜欢打破常规、天马行空的飞扬思绪的我,对科幻小说有着近乎痴迷的渴求,从海底两万里,到哈利波特,再到烧脑神作星际迷航,我始终是科幻小说、电影领域的“追星族”。
这部《三体》让我重新认识了时间、生命与文明之间的关系。生命意味着什么?对每个个体而言,无不希望其越久越好。那么时间又意味着什么?它无时无刻不推动着我们朝着死亡迈进。看起来,时间与生命是对立的。但是,正因为时间赋予了生命以界限而使得生命个体能展现出异样的风采,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大千世界。
同样的,对于文明与时间,正如生命与时间的关系一样,我们完全可以把一个文明当做一个生命的个体来对待。小说中的三体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激烈碰撞,时刻都在体现着生命的价值。
给时间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间。前者能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而后者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宿命。保尔柯察金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认为,这是对生命意义最深刻的阐释。每个人在其有限的生命里,都会有追逐梦想的想法,但却有相当一部分人仅仅是停留在有想法的层面而已,因为寻找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违背了初衷。往往是这些人,常常抱怨现实的残酷与生命的不公平,就像《三体》中那个可怜的监听员。
当文明和生命没有了时间赋予的精彩,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或许比死亡更为难过吧。
不能“心有宇宙路自宽”,更多地认识宇宙、地球、他人和自己,我们需要反思自己,更好地热爱生命、拥抱生活!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我给出的答案是:不是的,生命的维度靠时间来丈量,我辈青年胸中尚有升腾的火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