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作文精选7篇
学会写作文,在同学们接下来的学习环境中有着莫大的帮助,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并且列好提纲,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国文化的作文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文化的作文篇1
我家有个牛儿像,爸爸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可能它在我家呆了好几代了。
我很喜欢这个牛儿像。没事时,就去摸摸它,所以我对它特别熟悉。这是一只不知什么骨头做的,但雕工却很细腻的雕刻品。不仅动作、神态雕刻的栩栩如生,连牛身上的毛雕刻的也很细密,感觉很柔很软,就像真的一样。这是一只卧着的牛,一只腿藏在身体下,一点也看不到,好像缺掉了似的。牛背上趴着一个牧童,手里拿着鞭子,背上背着斗笠,好像是刚刚爬上去,还没来得及趴好。牛神态安祥,好像正在回头与牧童说话。 这种情景总让我想起那个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牛郎是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嫂子对他不好,总逼他干很多的活。有一天,牛郎遇到一头正生病的老牛,牛郎心地善良,对老牛悉心照顾,很快老牛的病就好了。其实老牛是金牛星下凡。有一天,老牛对牛郎说:“山上的湖里正有几个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衣服拿走,那件衣服的主人就是你的媳妇了。快来,我带你去!”于是牛郎就趴在老牛背上,被老牛带到湖旁,果然有几个仙女正洗澡,湖边放着一堆衣服。牛郎按照老牛的嘱咐拿了那件红色的。衣服的主人织女因此与牛郎相识、相爱,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个牛儿像可能就是根据“老牛要带牛郎去找织女”的那段故事雕刻的吧!
你看,一个不起眼的牛儿像,不但反映了古代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还蕴含着神话传说呢!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我们留心,就能感受到它,触摸到它。因为我们生活在有着丰富、灿烂文化的国度里,我们是炎黄的后代,我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
中国文化的作文篇2
要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数不胜数,如剪纸、对联、古诗、传统节日,春节是我们最隆重的节日。
传说有个叫年的怪物,长着尖尖的角,每到过年的晚上的时候就跑的村子里吃人。
大人、老人、小孩都很怕它,所以人们在这一天都在山上躲起来。这一年,有个长着胡子的老人来到这里,人们忙着上山,村庄里一片混乱,谁也没注意来的老人,只有一个好心的婆婆给了他一点吃的,并对他说;你快走吧,等会年就来了!可谁知老人听到后,说;不用怕,今晚我就留在你家里,一定会把年赶走。婆婆劝了半天也没有,只好自己走了。晚上年来到村里找人吃,它来到婆婆家。看到贴着红对联,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退了好几步。这时门开了,只见白胡子老人身穿一身大红袍,站在外面,屋里开满了灯。年看见以后吓得跑走了。从此人们就知道年怕红色,灯光和响声,所以每年春节人们都贴红对联,穿红衣,放炮竹,整夜不熄灯。
过年真好,我希望天天过年。
中国文化的作文篇3
任何一个多少知道历史的人,都不会不知道长城。长城,现在已俨然成为我们国家的象征。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一个奇迹,是智慧的结晶,从它完工的那一刻,它就向全世界宣誓了自己的雄伟与威严。有诗人曾写道:“上临星斗三千丈,下瞰燕林十六州。”长城的这份俯视天下的威严,怎么可能不让我心怀敬意?
长城的规模之雄伟,气势之磅礴,在世界上都算得上是首屈一指。它全长6000多公里,相当于地球周长的近六分之一,更让人称奇的是:长城历经了3000多年的风雨交加的历程与磨难,却始终没有折损自己的风骨,风雨不能让它屈尊卑膝,炮火的洗礼更不能摧毁他的身躯。每当漫步在长城上,用手抚摸那因时间而变得粗糙的岩块,心中便由衷的慨叹,同时也因这个巨人长期以来的坚守而多了一份景仰。
长城,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决定了它不平凡的命运。它是守护者,它以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人的刀剑,使得塞外的铁骑难得前进一步,使得中原地区的王朝能够继续歌舞升平的生活,文明与蛮荒就此被分割开来。它又是见证者,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朝代的交迭更替,它既听过婉转的汉乐,也听过寻魂的胡歌。沧海变桑田,长城经历了太多的事件,以致一切在它看来只是过眼云烟,只是安心做自己一堵墙的使命。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都向往长城,向往它的豪气,为了它而竞相折腰,发出一声又一声的呐喊:“不到长城非好汉!”而到了近代,又有多少青年战士为了保家卫国,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终究把敌人驱逐出了我们的国土。因而又想到,这长城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同时也象征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雄伟,威严,乐观,坚强不屈,众志成城而又伟大。
如今长城的实际功用远没有都江堰这些民生工程来得重要,而只是作为景点来观赏。然而即便如此,不顾游人的踩踏与嬉笑,默默的履行自己作为一堵墙的职责,哪怕敌人一生也不会出现,抑或穷极一生也无法与其匹敌。想到这里,我抬头向远方看去,依稀看见金色夕阳下映照出来的长城的身影,仿佛比平时还要高大出许多。
中国文化的作文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祭扫陵墓、缅怀故人的节日。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在这样一个年份里的清明时节,我们缅怀的除了故去的亲人,还有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怀念那些因抗灾而消逝的生命,他们用感恩与崇敬谱写一曲清明之韵,一曲英雄赞歌。
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一生都在拯救祖国,保卫祖国。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业如今的富裕生活,他们是创使者。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
很难想象如今风和日丽的江南在过去的年末还是一片冰雪的世界,是人民子弟兵与人民群众并肩战斗,众志成城,燃起了一股爱心之火,将冰雪消融,将爱心之花种在人民心中;是无畏的年轻烈士用热血、用意志乃至生命铸成一道钢铁长城,将冰魔御之门外。
冰凉的雨滴将我从沉思中唤醒,倏手拈来,天边的亮色逐渐隐去,化成金色的镶边。我忽得想起了一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的一生,如洪水奔流,不遇到岩石和暗礁,难以激起美的浪花”,英贤的生命之花在慷慨赴国难的瞬间绽放。
2009,冰雪中国,温情世界。在这追念先哲英贤的清明时节,在这雨色空蒙的传统祭日,让我们再次奏响英雄之歌,激励我们在未来道路上乘风破浪,急流勇进。
云,映着光,发出淡淡颇带忧伤的光。清明,多鲜明的名字,有多少人在你的胸前哭泣过,又有多少人在你的眼下惆怅过。昔日的情葬在你的脚下,往事的意断在你的手上。空气里为何总带着哀伤,是你的多情,还是幽灵的感伤。路上的行人,都躲在蒙珞的空气里,用无助的眼神四处张望。细细的雨迟迟地落下,映着江南无尽的情怀,像是有一层雾,水一样飘着,飘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这是清明的见证。
中国文化的作文篇5
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一个具有数亿人的国家;一个……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要礼貌。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这是一首文明礼貌歌。
礼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礼貌的定义:是指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的尊重与友好的体现。
小时候,父母总是说见到人一定要叫。小时候的我天真烂漫,很听父母的话,一见到认识的人就会叫个不停,什么阿姨叔叔啊;姑父姑母啊……
现在的我已是一个高一的学生了,不怎么爱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会叫人。一般见到熟人也就笑笑而已了……老妈一直说“见认识的人一定要叫,这是礼貌问题。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也经常说“在校一定要叫老师好,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学生。”可是现在的我,总觉的自己是一个小大人了,一直嘴边挂着阿姨叔叔什么的,会被我自己的朋友、同学笑话。
我承认这一点我做的不好,但我有自信的说我有一点做的很好----那就是尊老爱幼。
坐车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特别是公交车。在公交车上,后门一开就能看见三把黄色的单人座椅,这三把座椅是专门为老弱病残所设的。但我总是会看见一个孕妇或老人站着,偏偏会有年轻人、中年人坐在旁边。其实我猜想坐着的人有想让位的,但就是自己不想吃亏。直到售票员说“谁能让一下位???!!!”我有信心说我不是这样的!因为我做到,看见这样的情况会主动让位!
礼貌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礼貌能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礼貌相待的人喜悦!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来继续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礼貌!
高一:乔书婷
中国文化的作文篇6
北京故宫建筑群金碧辉煌、布局严谨,它能够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北京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房屋9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着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壁垒森严的城堡。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北京故宫四四方方,共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东门名为东华门,西门名为西华门,北门名为神武门。我查看了故宫的全景图,发现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外朝与内廷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皇帝与后妃居住之所。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的汉白玉台基上。乾清宫在故宫内廷最前面,清康熙年前这里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年后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章,选派官吏和召见大臣。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有着独具特色的宫殿建筑和珍贵的历史文物,难怪享誉华夏,蜚声世界。
中国文化的作文篇7
秦始皇兵马俑,简称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第一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秦始皇派能工巧匠精心制作兵马形状的殉葬品,是为了不要让人们忘记秦国的辉煌历史。秦俑享有如此高的声誉,那让就我们一起去探究那神秘的地下王国吧。
兵马俑分为三个坑,一号坑最大,里面有六千多个兵马俑:战马成群,马车成列。这个大型军阵,有精锐的前锋,强大的主力,灵活的侧翼。骑兵,炮兵,矛兵,盾兵他们组成方阵。这些战士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战士虎目圆睁,好像在怒视前方的敌人;有的紧闭双眼,好像在做战斗前的祷告;有的黯然神伤,好像在为牺牲的战友悲伤。
二号坑里有将军俑、武士俑、铠甲俑、陶马等等俑。一个个挺着笔直的胸膛,目光中透出一丝坚毅,跪射兵那英俊潇洒的姿态,仿佛发誓要与敌人决一死战,同归于尽,而那大腹便便的将军俑,好像在大声地发号施令,指挥着千军万马。
三号坑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这就是一,二号坑的指挥中心。
这样栩栩如生的雕塑,这样震撼世界的伟大精品,它不仅仅反映了历史的色彩,更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身为中国人的我为之骄傲,你们也一定要来领略这壮观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