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优秀教案6篇

时间:2024-07-07 17:35:03 分类:学校范文

一份出色的教案,能够确保教学进程顺畅,设计有趣的教案能够使学生更享受学习过程,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田忌赛马》优秀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田忌赛马》优秀教案6篇

《田忌赛马》优秀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因为孙膑能仔细观察,进行巧妙安排的结果,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能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懂得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了解背景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范读全文,了解大意。

2.预习课文。

①学习生字。

拼读生字,识别字音、字形、字义。

忌:上部分“己”不出头,不可写成已或巳。

丧:下部分不能多写一笔“丿”。

赢:下部分是三个字组成“月、贝、凡”

②学习词语。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

垂头丧气:情绪低落、消沉。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

夸耀: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

讥讽: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指责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或某种表现。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田忌赛马

审题,哪个字最重要?赛。

由这个“赛”字你想到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写了什么?

2.分析重点句子“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用简练的话说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三~十二自然段)

分角色读课文。

练习有语气地读。

读文时讲解“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讥讽”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三段(十三~十七自然段)

1.指名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读后教师讲,这段的结构为总分总。

2.指名读。

抓“又”字,说明是第二次比赛。

分析第一场:赢的是什么马?(上等)输的是什么马?(下等)

找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安排?第一场比赛起什么作用?

3.用图片表示第

二、三场比赛的结果。

追问:齐威王最后怎么样了?

失败。“目瞪口呆”。什么是目瞪口呆?这表示什么?

再问:是谁起的作用?

板书:孙膑。

五、齐读最后一段(十八自然段)

齐读。

说说田忌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小结: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巧妙安排,这是取胜的关键。

《田忌赛马》优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24个新词语的意思;能从课文中找出"怀疑、约定、讽刺、轻蔑"等词语的近义词。

2.能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3,初步学会看课题椎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办好事情,应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的情况,合理地使用力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田忌赛马转败为胜所说明的道理。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扫兴""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初步学会看课题椎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过程

1.根据课题推想课文内容。

(1)课题告诉我们课文写的.是大将田忌的一件什么事?

(2)既然课文是写赛马的,请你想一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根据推想听课文录音,找一找自己的推想在课文中有没有,是怎样的?

(2)自学课文。

①字词教学。

读生字新词、正音:讽蔑

字形分析:忌(己)蔑(戍)丧(下面不要多一撇)

②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根据课后第3题,给课文分段。

读题;自由读课文,分段;交流,并说说理由。

3.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填表((作业本)第6题"第一次比赛"部分)。

(2)田忌为什么三场皆输?

(3)败了的田忌是怎样的?

①从课文中划出描写失败后的田忌的词句。

②理解"扫兴""垂头丧气"的意思。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1、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3-17自然段,懂得遇事应仔细观察,多动脑筋,科学地分析主客观情况,合理分配力量。

2.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回顾:第一次比赛,田忌为什么三场都输了?

(出示小黑板,用马的图片摆出第一次赛马的情形。)

2.学习第13-17自然

(1)自由读第13-17自然段,思考:孙膑出了什么好主意使田忌在第二次比赛中获胜?

(2)请学生上台动手摆一摆,调一调马的出场顺序。

(3)让学生想想摆摆,除了这种调换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摆法能使田忌取胜。

3.学习第3-12自然段。

(1)默读第3-12自然段。讨论:孙膑看到的哪两种情况是他想出办法的根据?为什么?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和齐威王骄傲自大的样子是孙膑想出办法的依据。)

(2)看到这两种情况,孙膑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对田忌说的?同桌分别扮演孙膑和田忌,再现人物的对话。

(要读好有关孙膑的话,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胸有成竹"。)

(3)让学生根据提示语,分角色朗读对话。

4.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4、6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1.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办好事情,就应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情况,合理地使用力量。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出示投影:简要地说说第一次、第二次赛马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

2.学习第18自然段。

说说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合理分配力量)

3.学习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1)划出原句读,说说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用中的内容造一个句子。

例:胸有成竹--孙膑观察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就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转败为胜--孙膑替田忌出主意,让他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使得田忌在第二次比赛中转败为胜,赢了齐威王。

(3)独立造句。

4.作业:完成《作业本》第5、7题。

5.课后延伸。

学了课文,你最喜欢孙膑的哪一点?如果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孙膑这个人,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本书--《上下五千年》。

《田忌赛马》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词语,理解其含义。

2、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标有不同颜色的六匹马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我国古代一个关于赛马的故事。

2、板书:15、田忌赛马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教学重点

1、出示课题

思考: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讨论

3、师综合;综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出示投影片1)

a 、田忌和和谁赛马?

b 、一共赛了几次马?

c 、赛马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4、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提问:田忌和齐威王一共赛了几次马?

2、生答

3、指名读第一次赛马的部分。

4、思考:

①田忌和齐威王在比赛前做了些什么?

②第一次比赛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

5、生讨论,指名上台用图片演示,板书。

6、提问:

a 、这次比赛齐威王为什么能赢?(出示投影片2)

b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个强字指什么?

c 、第一次比赛齐威王赢了,田忌表现怎样?

d 、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假如你是田忌,你会怎样想?

e 、田忌失败后,想了吗?从他身上,我们想到失败了应该怎样办?

7、指名答

8、师过渡:田忌垂头丧气,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

9、指名读孙膑的'话。(出示投影片3)

10、齐读孙膑的话,提问:从孙膑的话中,能看出什么?学生相互讨论后作答。

11、师过渡:面对田忌的再次挑战,齐威王说了什么?指名读句子,从齐威王的话中能看出他的表现怎样?从齐威王身上我们想到,面对胜利应该怎么办?

12、指名读第二次比赛的经过和结果。

13、思考:

a、第二次比赛,孙膑想了个什么办法让田忌转败为胜?学生用图演示比赛过程。

b、理解词语:目瞪口呆

c、齐威王为什么目瞪口呆?

14、师过渡:同样三匹马,比赛结果为什么完全改变了呢?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出示投影片4)

四、体会中心,明白道理。

1、思考:

a 、为什么这个办法田忌想不出来,孙膑能想出来?

b 、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呢?

2 、生讨论(出示投影片5,结论)

五、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1、数学游戏导入 新课。

(5)<(6) ( ) ? (6)

(7)<(8) ( ) ? (8)

(9)<(10) ( ) ? (10)

(转败为胜?)

六、以转败为胜为切入口,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1、田忌第一次赛马为何败?

2、田忌第二次赛马为何胜?

3、孙膑凭什么断定田忌第二次比赛一定能胜?

数学游戏提示:

(7)>(6)

(9)>(8)

(5)<(10)

七、小组讨论会,认识人物。

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八、悬念作文。

(1)田忌赢了赛马,非常高兴,正想与孙膑回家畅饮一番,忽听齐威王在背后大喊:孙膑,慢着!

田忌将如何应付?孙膑还能帮得上忙吗?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课文。

(2)假如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有什么办法帮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仍然获胜吗?请同学们拿笔将第二次比赛改写一下。

板书设计 :

15、田忌赛马

田忌(输) 第一次 齐威王(赢)

上 上

中 中

下 下

田忌(赢) 第二次 齐威王(输)

下 上

上 中

中 下

设计时间:20xx.10

《田忌赛马》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之一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这节课分四个部分进行了教学。

一、学生质疑,理清思路。

首先引导学生围绕田忌赛马这一课题质疑,提出自己想弄清的问题,教师经过归纳整理,引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这就是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二、自主学习,明理育心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分成四个步骤:

1、学生观看录像,养成仔细观看的习惯,教师通过让学生揣度田忌失败的心情,谈自己的看法,明白怎样正确对待失败。

2、学生细读人物对话,了解人物性格,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应该怎样对待胜利这一问题。

3、学生自己动手摆马,思考取胜的办法,教师再演示孙膑的做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学生讨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办法而田忌却不能这一问题,明白做事要注意方法,讲究策略这一道理。

以上几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既明白了道理,又受到了良好的心理熏陶,在有效地进行了学科心理教育,从而体现协同教学的基本思想。

三、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通过摘李子这一游戏,训练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懂得课文所包含的道理。

四、改写故事,培养思维

齐威王必须调换出场顺序,才能赢田忌,可怎么调方法不止一种,让学生想办法,大大培养了创造思维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自主学习、讨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田忌赛马》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明确孙膑取胜的直接原因。

2、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一、尝试发现

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出示投影)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2、自学发现问题

学生独立自学,独立发现问题。

学生质疑: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从不同角度充分质疑。

3、自学探究问题

出示自学提纲,(出示投影)

a.第一次赛马是怎样进行的?

田忌为什么输了?

b.第二次赛马是怎样进行的?

田忌为什么赢了?

c.想一想孙膑是怎样想出这个比赛方法,使田忌取胜的?

围绕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

学生朗读中,利用工具书、资料自学课文。可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形式,教师充当顾问。

二、引导探究

1、发言比较

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梳理课文内容。

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指生读课文第二段,思考1: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发言: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

引导学生分析以上两句话:

指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2:孙膑怎样解决了这个问题,使田忌取胜?

生发言:还是原来的马,只要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思考3:赛马的方案共有多少种,为什么说孙膑的方案是最好的?(引导学生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设计赛马方案。

小结: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孙膑的确足智多谋。

2、引导探究

a、指生读第一段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扫兴”“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

b、指生读第二段

课文怎样描写田忌、孙膑、齐威王的心理?

指导分角色朗读。在朗读过程中,理解体会:挖苦、讥讽、胸有成竹等词的意思。

c、指生读第三段

第二场齐威王有哪些表现?(有点心慌了,目瞪口呆)

为什么第一场不先写齐威王的表现?

他会有什么表现呢?

d、指生读第四段

为什么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e、指导书写,识记字形。

3、整理小结

孙膑是怎样想出这样高明的对策的?(认真观察、结合分析)

三、训练验证(出示投影)

1、综合训练

a、看拼音写词语

yí hu wā kǔ jī fěng suǒ xìn diào huàn

( ) ( ) ( ) ( ) ( )

b、补充词语

( )头( )气 胸有( )竹 ( )( )洋洋 目( )口( )

c、按课文内容填空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共写了( )次赛马,第一次田忌( )了,第二次田忌( )了。他能够转败为胜的原因是( )。

2、能力测验(选做题,出示投影)

“只要调整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如果你是谦虚的齐威王,当你发现第一场田忌用下等马对自己的上等马时,你会怎样调整,为什么?

3、小结,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略)

【评析】

?田忌赛马》这节课,以课堂“创新”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的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大胆的尝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能力训练化

这节课重视了学生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本课教学中深入剖析了孙膑的思维过程,学习了孙膑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了思维过程的训练。练习题的设计,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加强了自学能力的培养,从“自学发现”到“发言比较”三个小环节都是学生独立自学的过程。

2、目标问题化

这节课紧紧围绕着大目标,设计了众多的小目标,而每个小目标都是以小问题的形式展现,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的科学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3、高效省时化

这篇课文一般授课时是二课时,而这节课仅用一课时就走了一个“来回”趟,授完全部内容。从“导入”到“发言比较”是“来”趟,单刀直入,抓住几个重点问题,从内容到中心,让学生明白了孙膑取胜的原因;从“引导探究”到“训练验证”,是“回”趟,从中心到内容,分析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综合训练,能力测验,结束全文。

《田忌赛马》优秀教案篇5

设计意图:

1.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全面地发展。

3.力求个性化的、情感化的阅读,在读中感悟形象、激发感情。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3.任选文中某一人物,读中感受到该人物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人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2.难点:用自己的话简介人物。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常规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赛马图片。(仔细看图片,想一想:这是什么比赛?)

(今天,我们要学一个古代赛马的故事。)

2.出示课题:16.田忌赛马

二.新课学习。

1.看题质疑。(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重要问题:田忌跟谁赛马?是怎样比赛的?结果怎样?

2.初读课文,解决问题。

①解疑

课件逐步出示:

②给课文分段。

③生字、新词学习。

3.深读课文。

过渡:出示人物志卡片。(只有对人物相当熟悉,才能制做出一张好的人物卡片。)

①自读课文。

要求:注意人物的言行和神态,让人物在你的脑海中活起来。

②选你认为最能使人物活起来的一段话,四人小组,分角色对话练习。

③汇报读。学生评议(活了没有?)

我仿佛看到

4.研读课文。

①三个人物中,你们最喜欢哪一位?

②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填写人物志卡片。(怎么填才合适?从课文中找出有力的证据:相关的词、句、段落或对话。)

③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找出有力的证据,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填?

④校对,出示教师准备的人物卡片。

三.总结谈话,激发兴趣。

(另外两位人物,我们可以在课后给他们制做一张更好看的人物志卡片。我们古代的伟大人物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找一找他们的事迹,给他们也做一张人物志卡片。)

四.布置作业。

《田忌赛马》优秀教案篇6

一、课题

田忌赛马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学习认真观察的分析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双方的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赛马是我国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喜爱的一种活动。齐国大将田忌十分喜欢赛马,课文讲的就是赛马中的一个故事。

2、学习新课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给课文分段

3、讲读第一段

(1)我们看一下比赛情况,齐读第一段,思考:从这一段中,可以知道那些情况?

(2)指名回答:比赛的结果?比赛失败的原因?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换一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3)第一次田忌失败了,他有那些表现?(扫兴、垂头丧气)

(4)想象以下,齐威王有那些表现?

4、讲读第二段田忌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发生了什么事?

(1)朗读课文

(2)孙膑给田忌出注意时,,田忌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田忌有什么弱点?

(3)孙膑的表情、心理是怎样的?(胸有成竹)他为什么如此胸有成竹?

(4)读课文,体会孙膑的品质?(观察认真,善于动脑)

(5)体会齐威王的性格品质?

(6)分角色朗读课文

(7)分组表演

(8)练习

5、讲读第三段田忌要同齐威王再比一次,齐威王同意了,我们来看以下比赛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

(2)田忌是如何取胜的?找同学演示一下

(3)田忌胜利了,齐威王有那些表现?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4)田忌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6、齐读最后一段

(1)只就说明什么?(没费多少力气,就使结果完全改变)

7、朗读课文,完成练习

五、作业:

完成思考练习完成练笔

《《田忌赛马》优秀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