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年有关的作文5篇
为了使作文写优秀,我们一定要多加思考才行,一篇优秀的作文是需要仔细审题列提纲的,这样写的文章才是有逻辑的,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与过年有关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与过年有关的作文篇1
哦,过年了!快乐的新年,美丽的新年,期待的新年,终于到了!
除夕之夜,我们小孩是最快乐不过的了。晚餐上,有又甜又嫩火锅鸡肉,有又香又辣红烧猪肉,有又酸又辣鲤鱼,还有我也参与制作的蛋饺,等等。这么多美味,配上甜甜的饮料,真让我大饱口福啊!
吃过年夜饭,便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办得特别好。杂技的惊险使我的心惊险使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表演完后不住地为他们喝彩;笑话、小品的幽默有趣使我咯咯大笑,难得这么开心过,一个接着一个的表演使我想喝水都舍不得错过一秒钟!
在欢乐的联欢晚会中,十二点钟快到了,我也开始工作了,然后拿着礼花和鞭炮来到天楼上。在天楼上,真像在看一个露天电影,礼花在一个接着一个的表演着,拉开了漆黑的帷幕。快看这里,一个美丽花苞伴随着响亮地奏乐冲了出来,最后绽放成一个美丽的大菊花,留下的碎丝随风飘荡,变成了一闪一闪的星星。一声脆响有把我吸引过去了,快看那儿,一个闪着五颜六色的花苞把天映得五颜六色,最后一声巨响,真个天空照得通红,留下的碎花像雪花一样落下来,美丽极了!其它的.小礼花也在四周助威,这里一声噼里啪啦,哪里有啾啾的响个不停,像星星,像流星,还像飞碟。这边也不甘示弱,接连不断的炮声在提出挑战,接着,一排打着转儿的流星过后,几个花朵同时绽放,有红的花,犹如一把火;有紫的花,显得那么高雅;有银色的花,像灿烂的珍珠。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美。四面八方到处在响,在绽放花朵,我都不知道看那儿了。不一会儿,整个城市浸在了乳汁一样的烟雾中。
这让我联想到现在世界上一些小国家不断的遭受其他大国的攻击,而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繁荣,多么伟大,才是我们得到一个安全、幸福的生活!我希望我的祖国在新的一年里更加繁荣昌盛!
与过年有关的作文篇2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之一,因为春节是多么的喜庆啊!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亲人都不远千里回到父母身边。新年的前一夜叫除夕,是个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就是“交”。因为 “合” 与 “交” 都有相聚之意,所以团圆夜要包饺子。
除夕那天晚上,我们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吃完了年夜饭,都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品尝瓜果,一边欣赏春节联欢晚会,盼望着新年的钟声快快敲响。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我们欢呼雀跃,因为我们又长一岁了。这时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和弟弟妹妹赶紧去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拜年,祝他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他们高兴地给了我们压岁钱,祝我们健康成长、学习进步,我们快乐地蹦起来:“终于得到压岁钱啦!”家里的拜年声与窗外的鞭炮声汇成了一曲欢乐的歌。
得到压岁钱以后,我们跑下楼去看大家放鞭炮,爸爸把一串鞭炮拖到院子里,我们赶紧退后,捂起耳朵,爸爸在我们“快,快!”的叫声中点燃了鞭炮,一会儿,鞭炮就“噼里啪啦”地响起来,这是新一年的祝贺!啊!新年到了!!!
与过年有关的作文篇3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过年时不仅可以穿新衣服,还有压岁钱拿,可以放爆竹,可以到处去玩耍;还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
在四川老家,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是准备年货的时节。家家都开始忙着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到处都呈现万象更新的气象。在大年三十的早上是要吃火锅的。所以在前一个晚上,大人们忙着把猪蹄、鸡、鱼事先炖的半生半熟;把青菜、蘑菇、香菜、葱什么的洗干净,好在第二天早上吃火锅的时候把各种蔬菜和半生半熟的猪蹄、鸡等都放在火锅里烧着,等过了一会儿,全家人围坐在火锅旁一边吃“烫火锅”,一边有声有色地聊天,一边互相夹菜,敬酒,那时候全家都过得十分快乐美好,祥和。
晚上是不能吃饭的,只能吃饺子。饺子里面是要包各种玩意儿的。不能随意包,有的包着硬币,说明来年十分的富裕;有的包着枣,说明吉祥如意……吃完饺子后,几乎家家都要出去“采青”。这个采青不是春游的意思而是去拔别人家的菜、地瓜什么的来吃,就算被主人看见了也不会生气的,因为这是一个习俗,会给主人带来好运、吉祥的。
正月初一的时候,家家都会放下手里的活,男女老少们都穿上新衣,轻轻松松地休息一天,到处去闲逛游玩一番。
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这个时间里家家都要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正月十五过后又恢复往常的样子。
与过年有关的作文篇4
这年大约是从腊月二十七开始,正月里头几天算完的,现在这年全然没了年味,甚至竟不能算作年,大约只是个形式罢了。
儿时过年总是繁琐的,大年三十一早便要起来预备夜里的饭了。晌午的饭虽不算坏,却也比不得年夜饭丰盛可口。那时候小孩子们总不在大人身边咋呼了,而是扎了堆儿的跑跳着去找隔壁的大婶,与她一起剪个窗花,写副对联,孩子们大多是不识几个字的,写的对联自然只是寻个开心,只是那窗花却剪得十分生动活泼。瞧啊!王爷爷家的小孙子剪得活像只雄鹰!虽只有两翅一头一尾,连象征性的尖嘴都没有,但那时在我们看来,却是描绘得惟妙惟肖。剪完了便把它们极小心的、齐整的铺开,双手捧着带回家,吵嚷着要贴在自家窗上,大人们个个面露难色,却也不好回绝。
那时我极不开心,想着这样好的“作品”还不能贴吗?对,是作品,这逼真的窗花简直可以算是作品。然而现在大了,又看到姥姥家窗上的窗花,才理解大人们为什么不想贴,那是真挺不中看的。不过那窗花少说贴了也有3年了,竟还没完全掉下来,一角仍死扒着窗户不放,这样好用的胶,我却忘记了。
忙碌了一天,到天抹黑了才开始这天的压轴大戏。年夜饭总是比较丰盛的,什么鸡鸭鱼肉全都上来了,那满桌的佳肴,和满汉全席有的一拼。各种香味都混杂在一起,倒不觉香了,大约是太香而毁了嗅觉吧,无从得知。
我常是第一个上桌吃的,手也不洗窜上沙发便抓起一根最大的鸡腿狼吞虎咽起来,若是在平常,这副德性肯定是要挨一顿骂的,而我现在确是沾了年的光,大人们要不就忙着做饭没空管我,要不就笑眯眯的在一边看着我吃,那时我总在想,这年为什么不能再久一点呢?往往我是主菜填满了肚子,主食水饺却不吃了,原因十分简单:我吃饱了,而且我不爱吃。那时大人们也就只是稍加责备,大过年的,不吉利的话说不得。
吃过了年夜饭,人们总较之前更精神。通常是取了大袄去到一片空地上,放上一挂白皮炮仗或是二踢脚。这危险的任务自然是男人们来做,他们多半衔了根烟在嘴边,此事倒不是贪吸,而是为方便点火了,点了火,便急哄哄跑到安全地点。
噼里啪啦一阵嘈杂后,人们渐渐散去,只剩下一群孩子在满是炮仗的空地上。他们都是自愿留下的,为了那些未燃了的炮仗。一通忙碌后,孩子们都高高兴兴的回家,像捡了许多钱似的,满一口袋的炮仗(捡的不多,大多是放之前偷从那一大串上扯下来的),找姥姥要了点着的香,偷溜出去,与小伙伴们一起放炮仗。点,扔,“嘭”,长久这样做也无趣了,索性用剩下的围成个圈,当中放上拾来的小石子,点着后场面甚是壮观。不过那小石子总要砸住别家的孩子,“哎呦!”一声后,我们的阵营往往就又多了一个人。那被砸的孩子小步跑来,问我们要一些炮仗,引一截香,同我们一起玩。
放完了炮回家,总得猫腰溜进去,许多次都相安无事,只那一次,被母亲逮了个正着。记得那时我正准备去灶上偷块糕饼吃补充体力时,母亲便突然拎起我,斥道:“又上哪野了?!”我耷拉着脑袋不说话,她只凑近鼻子一嗅便知道,我是放炮去了。“以后不准偷偷出去放炮,烧了衣服,炸伤了别人可怎办?”说罢便放下我,端了灶上的甜品走了。自那之后,每每溜回家时,总觉背后一阵凉意,害怕母亲又突然拎起我,训斥一番。
三十夜里的最后一件大事便是守岁了。孩子们大都神采奕奕,只个别慵懒的孩子倦了就早早睡下了。我自然是那类有活力的。好容易熬过12点,大人们又提着炮出去了,这次是怎样也不许小孩子跟去,怕孩子们冻坏了。如此一来,这些小调皮可不开心了,总苦着张脸,悻悻的回屋里,上床,睡觉。直到初一晨起,不与父母再说一句话。
初一天气通常比较好,让人心神爽朗,昨天夜里所有的不愉快似乎都因为这好天气而消散了,只剩下喜悦。初一大约也是这几天里最累人的了,东奔西走,各个亲戚家都得串一遍门,平日里不怎么见得七大姑八大姨这会也都冒出来了,还生了不少孩子。出去时父亲的钱包往往是鼓鼓的,这一遭下来自然是要瘪瘪的了。虽然钱丧失了,腿疲累了,但是领红包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想着可以拿这笔“巨款”买下早就相中的图书、街上的糖人……也就不觉得多累,而且支付出去的钱也都找补回来了一些,自然是比较开心的。初一似乎就是走走亲戚串串门,其他也没什么了。
剩下的我大都忘却了,什么礼数、习俗更是从未留心过,隐约记得,初五回过老家,这年便算完了,再往后,便要等到元宵节了。儿时的年是在欢乐中度过的,而今日的年,大抵都是在成山的课业中度过了。
我现在还能嗅到那儿时的年味,一股天真的童年的味道。
与过年有关的作文篇5
过年习俗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焦急地喊起来。“没贴错!”爸爸不紧不慢地回答。“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是这样!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呢?”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 原来,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听完爸爸的讲解,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 我又发问:“那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那为什么送礼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这是因为啊,橘子的‘橘’字与‘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节用橘子相互馈赠求个大吉大利!”“原来如此!”爸爸又说:“还有‘接财神’这一习俗。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户办酒席,为财神爷过生日。”我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太迷信了!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学们,我对“年”的习俗收获很大,可我不知你们的收获,若有更新奇的,快来告诉我吧!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