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观后感5篇

时间:2023-03-24 22:57:52 分类:企业范文

对于观后感,相信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观看完一部影片,一定都认真写好了,当我们内心有所感悟后,可以及时写篇观后感来记录,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回归》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回归》观后感5篇

《回归》观后感篇1

在我的桌上,放着一个紫荆花型的笔筒,妈妈说,这是我出生时,爸爸从香港给我带回来的礼物。香港,一个多么美好的名字,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25年来,我和她一起成长。

一百年前,香港这块美丽的弹丸之地是帝国主义列强强行从母亲身上割去的,多少屈辱之泪,多少思乡之情,那具有中英特色的“中英街”成了这段屈辱历史的见证,让每个中国人都铭记在心。 当年同一蓝天下的炎黄子孙因何而骨肉分离?华夏之香岛为什么飘起英国的米字旗?是的,那是一页写满屈辱而不堪回首的历史;那是一页溅满血泪遍透悲怆的历史。

25年前,也就是我来到妈妈怀抱的时候,香港这个流浪的孩子终于回来了祖国妈妈的怀抱,祖国妈妈用最真的心,迎接迷失的孩子归来,炎黄子孙在妈妈怀抱里团聚了。从此,她在妈妈怀抱里快乐成长,因为有内地这个巨大的市场,有内地蓬勃而强劲的经济动力支撑,香港平稳度过了从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经济稳步发展,依然是“东方明珠”。 香港有着世界最自由的经济,国际上广泛的联系,有着较为完备的法制和经济管理人才的优势。回归25年来,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市民自信心提高了,在妈妈的怀抱中,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它在骄傲对世界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国的一员,在祖国的怀里,我们很幸福!”

十年树木,今年春天,紫荆花盛开了,花开得绚丽、灿烂、芬芳,因为它们还要以更加鲜艳的色彩,庆贺“香港回归25周年”。在香港回归25周年的时候,我也整整25岁了,25年来,因为祖国的培养,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爱祖国,爱学习,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每当看着桌上的紫荆花型的笔筒,我便会想起我心底的梦想,那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能到香港工作,把香港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春华秋实,我衷心希望香港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和谐 ,我也衷心希望我的梦想能够早日实现!

《回归》观后感篇2

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忍不住重新回首香港回归的最后那1258天,没有昨天的历史,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没有今天的辉煌,何谈未来的展望,当我们在此纪念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我们不妨重新回首香港回归的最后那段日子。

阅读这本陈佐洱著作《交接香港》时,也是我内心世界最挣扎,最纠结的时刻,我仿佛丢失了自己前行的动力,我仿佛一下子对所以的人与事都开始麻木不仁。于是我希望能通过阅读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迷茫与无助,尽快走出迷雾之中,完成剩余的人生。

陈佐洱,原国务院港澳办常务副主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这本书首次揭开中英双方谈判内幕,着重介绍了中英就香港防务、财政、经济、民生、司法、出入境、资产和档案等关系600万香港市民切身利益的信息。

1258天,香港回归倒计时。当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手拿马岛战役捷报,耀武扬威来到中国香港1997回归事宜时,第一次领教了中国人的强硬。由此中英双方开始了这长达1258天,交接香港中英谈判最后一轮谈判的较量。

末代港督彭定康无疑成为故事的主角,他先后打出三张牌:一、英方秘密实施“居英权计划”向香港各界精英人士及家属发放22.5万张英国公民护照,妄图让香港精英人才大量外流;二、通过《人权法案》,妄图将国际人权公约凌驾于中国香港特区基本法之上;三、未经中方同意,提出耗资达1247亿港币的“机场及港口发展策略”,妄图花光香港口袋里的最后一毛钱,等97回归让香港人民喝西北风。三张牌如同三个搅屎棍,利用英国监管香港最后时期,彻底将香港经济搞垮。中英双方谈判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翻看全书总共13章,我无心章章加以详细叙述,只想把自己最关心的几个章节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中国。但是前期入驻香港的解放军却被英国人拒之门外,因为英国人想要体面的滚蛋,不希望中国军队提前进驻香港,也不希望进驻香港的解放军佩戴任何武器,因为那是在告诉世人,英国军队是被赶出香港的。英国人的逻辑思维很有意思,明明知道自己扮演强盗的角色,却希望像英雄一样离开。于是围绕军事用地使用及安排谈判开始,最终509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团,先期进驻香港,完成与英国部队接防工作,以及后续部队的联络和配置任务。

驻军事宜刚刚完成,财政预算案又成了谈判的焦点。英国人可没打算给97年回归之后的香港留半毛钱。精明的英国人在制订96年和97年两个过度期财政年度预算案编制上,加大了“花钱”的力度,提出“玫瑰园计划”,通过新建香港机场,花光香港多年积攒的资金。中英双方为此又召开了数十次的谈判,英国人没想让中国人指手画脚,只是例行公务告知中方,香港要建新机场,中方知道就行。可真正离开中方后,英国人发现“玫瑰园计划”寸步难行,因为新建机场的巨大开资显然需要向银行借贷,可借贷抵押是香港回归后未来的经济实体,显然没有强大的中国政府介入,任何银行不敢承担“有去无回”的贷款风险。而中方希望英方切实考虑香港实际,新建机场必须给未来香港特区发展留有足够的储备资金。最终英方不得不妥协,赤鱲角机场如期开工,青马大桥新建。1998年香港新机场——赤鱲角机场如期完工,启德机场货运转运至赤鱲角机场。

驻军,财政,司法,人权,居留权,特区护照......英国能想到的损招都想到了,泼皮无赖,死不认账,倒打一耙,无理取闹,蛮不讲理,作为该书的读者,我看到的故事情节只能用上述词语形容。

东方明珠——香港,终于于1997年7月1日正式回归中国。紫金花开,盼望了255年的“游子”终于回家了。日不落帝国的余晖,不过是残阳一点。怒吼的东方睡狮终于苏醒了,几代人的梦想,几代人的期盼,一个半世纪的屈辱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作为中英谈判的亲历者——陈佐洱,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完成此书,其意义不言而喻,而作为读者,我们这代人见证的不仅仅是历史的某一个时刻,相反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过程。

《回归》观后感篇3

10月16日,我早早地守候在电视机旁,只为目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那动人场面。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10分钟左右,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并按照原计划成功与天宫空间站完成自主交汇对接,3名宇航员正式入驻天宫空间站。这精彩一幕,让每一名中国人为之骄傲。

当看到载人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容易是一名女同胞时,我急忙上网搜寻,看到网页上显示——“重型火箭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进程中的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容易长期参与重型运载火箭总体方案设计,她带领团队开展大直径箭体结构、大型地面试验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并取得一系列进展。全程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和空间试验室的六次发射任务。容易任长征二号f火箭总体设计师工作期间,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短时间内掌握了火箭故障模式、故检判据理论、门限制定方法,完善了整流罩分离失效故障模式的判别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航天员的安全性……”容易常说:“保证宇航员安全可靠地进入太空,是每一个从事载人运载火箭研制人员身上担负的使命和责任”,简短的文字让我看到一位伟大女性在岗位上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的时代风貌。这种航天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作为煤炭企业中的女职工,如何学习先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展现作为,我想到最多的是用实干谱写光荣和梦想。时代为我们女职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怎样在这个舞台上展现作为,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平凡的岗位上,着眼当前、脚踏实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工作中提高、在学习中拓展知识面,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努力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与时俱进,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实现工作和效果的统一。其次,将创新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要有进取的意识,在技术攻坚上下功夫、不怕辛苦、不畏艰难,把心思集中在真干事上,把本领用在多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第三,还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明确本岗位职责,确立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狠抓工作落实,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采取有效防范,主动出击、出色的完成工作。第四,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砥砺奋进,以实际行动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航天是一个高科技,也是高风险的行业,每一次发射都是重大挑战,必须做到周到细致、严肃认真的做好每一份工作,因为很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航天人工作准则。这个准则在煤矿也非常适用,煤矿职工也要在小事上下功夫,在细节上把好关,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在平凡岗位上争创佳绩。

非常喜欢这句话——“用实干铸成自己的精神气质和品质。”我要与身边的同事一道用自身的点滴努力,把煤变成阳光,扮靓多姿多彩的矿山,这是煤矿女职工用行动学习先进最好的诠释了。

《回归》观后感篇4

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迎来了澳门回归祖国__周年。这两者并提,不只是因为这两个纪念日十分接近,而是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方针有着内在联系,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澳门回归祖国,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走上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融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__年来,澳门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社会稳定,经济繁荣,65万澳门居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跨越澳门的区域界限,具有国家和民族的普遍性意义。

回顾澳门__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有三个因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在澳门实行“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在澳门回归祖国进程中,中央决定在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政策,依照宪法制定了澳门基本法,规定了一套符合澳门实际情况的特别行政区制度,为澳门回归后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澳门回归祖国后,中央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及特区政府依法施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澳门的发展,开创了澳门崭新的发展局面。二是澳门同胞在爱国爱澳旗帜下团结奋斗。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特别行政区恪守宪法和澳门基本法,真诚拥护中央的领导,依法组成了体现“澳人治澳”的政权机构,充分行使宪法和基本法赋予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广大澳门同胞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智慧和勤劳铸就澳门的发展奇迹。三是祖国内地大力支持并提供了强大后盾。澳门地方虽小,但自从回归祖国后,便有了经济发展的庞大腹地,并且获得了内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不仅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可能。__年来,澳门的发展始终与祖国内地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澳门既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贡献者,既为国家改革开放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又乘上祖国内地发展的快车,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在澳门回归祖国__周年之际,展望澳门未来的发展,上述三个决定性因素的作用不仅不会减弱,而且将不断得到增强。这使我们在为澳门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对澳门未来必将取得更大发展成就充满自信和期待。

《回归》观后感篇5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回想一百多年前,异邦的铁蹄,飘洋过海,惊飞了憩息的海鸥,惊散了香港的美梦:软弱的清朝政府让国人被欺压,让国家遭耻辱。一度被各国列强分割得四分五裂。《南京条约》——这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香港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沉沉的枷锁,使香港失去了自由,坠入了深渊。凌厉着海啸,漫卷着台风的香港,已不再属于母亲。

如今的香港已离开母亲——中国,在殖民主义者罪恶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一步一步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那屈辱的历史一页页地在时间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但是,中国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息,他们同野蛮的强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香港同胞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殖民者的扩张行径和狂妄野心激起了他们的愤怒。同时也激起了我的愤怒,原来被日本欺负,现在又被葡萄牙占领了一块土地,真是气愤!

《《回归》观后感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