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观零容忍心得体会5篇
大家一定都会明白心得体会的写作意义,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我们在写的过程中必须反复思考事情的发展经过,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观零容忍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观零容忍心得体会篇1
2022年1月14日,广灵公司保障党支部召开1月主题党日活动。在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中组织与会党员、积极分子观看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此专题片是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通过各种案例,提出论点,引人深思。
通过警示案例教育,让我体会到守住道德底线的关键性。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共产党员的做人之本,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势必将上级党委的各项监督管理机制宣传贯彻执行到位,明确道德底线和禁区,让广大职工发挥监督效力,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同时自身也要经常查阅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励。
通过警示案例教育,让我体会到锤炼清廉家风的必要性。作风问题,究其根源,都是自我免疫力差,心有贪念。在专题片中,有多少落马的官员都是从父辈的思想为导火索,最终祸害了整个家庭。为此,我认为要锤炼清廉之风,首先要树立廉洁家风,弘扬清风正气。其次,要加强廉政教育、树立廉洁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生态。
全面从严治党,是决心亦是信心,是导向更是方向,我们要始终以实的作风、严的标准要求自己,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2023观零容忍心得体会篇2
近日,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热播,这部反腐专题片生动讲述了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故事。片中多名落马“老虎”忏悔的镜头,震撼心灵、发人深省,警示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筑牢“防腐墙”,练就过硬的抑欲功夫。
看看这些“大老虎”们的贪欲。秦光荣北京和老家各有上千平米“大院”、王晓光家里堆满4000多瓶茅台酒、艾文礼带3个箱子交代问题、赖小民家藏现金2亿多元、白向群敛财过亿……成了柳宗元笔下“见物就要,从不嫌多,即使无法负荷也不罢休,直至活活累死”的现实版蝜蝂。
听听这些“阶下囚”们的忏悔。孙力军表示:没想到自己成了一个法治建设或者公平正义的破坏者。王富玉(贵州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表示:我疯狂的贪欲登峰造极,但我不知道要钱为了什么。周江勇表示:在这么重要的一个城市主政,现在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和罪行,痛悔不已。
“欲为焚身火,贪是锢身锁”,这句古话不无道理。人生天地间,总有七情六欲,谁不喜欢钱财?官员不是不能爱财,关键是要取之有道,来路正大光明;不是不能爱钱,而是应恪守底线、时刻绷紧红线,莫让心理失衡,要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做官、发财当两道。既然已为官,就要放弃发财念想。《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清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他从不在人前提及此好,赴外地巡视更是三缄其口,不吐露丝毫嗜好心迹。一次有位下属献给他一本宋拓碑帖,冯原封不动退回,有人劝他打开看看无妨。冯志圻却认为,这种古物乃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可能爱不释手,不打开,还可想象它是赝品。“封其心眼,断其诱惑,怎奈我何?”其自断财路、不给诱惑接近自己的机会,难能可贵。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贪念的种子一旦发芽,便很快地疯长乱长,心灵的田地必然荒芜,最终在权力欲望交织的泥潭中愈陷愈深、无法自拔。“对于不知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知足的态度是党员干部对物欲的一种淡然与淡泊、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与执着,更是人生智慧。有廉政寄语说:“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清廉梦里不惊。”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张富清虽然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却知足感恩:“我吃得好、住得好,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比贫困农民也好很多,只要国家发展得好,我们的日子都会好起来。”如老英雄一样,杨善洲、甘祖昌、沈因洛等这些淡泊名利、简朴本分的道德明镜灿若星辰,值得党员干部细照笃学。
自律最能体现共产党员的硬核实力。党员干部要时刻铭记党员身份,把入党初心刻在心里,把为民使命扛在肩上,算清人生大账,给欲望安上闸门、给行为划上边界;要心中有戒,畏法度,知进止,在名利等诱惑面前、在抉择关头,多些“小心驶得万年船”的约束,多些“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自警,心中立戒尺,戴好紧箍咒,如此,我们将永葆“清泉绝无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的清廉本色,坦然地过好淡泊而有尊严的生活。
2023观零容忍心得体会篇3
2023观零容忍心得体会篇4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热播,共分为“不负十四亿”“打虎拍蝇”“惩前毖后”“系统施治”“永远在路上”五个主题,选取16个案例,采访纪检监察干部、有关审查调查对象及涉案人员、干部群众140多人,生动讲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
我作为立康的党支部副书记,不仅自己带头观看,也积极组织立康的全体干部员工一起观看,收看后思想上受洗礼、心灵上受震撼,获得了大家的强烈认同。专题片之所以能引发共鸣,是因为反腐鼓点与民心同频共振,传递出了反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震慑效应越来越强的清晰信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固守忠诚之心、树牢红线意识,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让警钟长鸣于耳,做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公仆,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我觉得我当选为党支部副书记,是组织对我的认可和广大党员群众对我的信任,我更要以身作则,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获取“信仰密码”,拧紧思想“总开关”。树高千丈靠根深,人行万里靠铸魂。《零容忍》中,对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和江苏省委政法委原书记的通报中有一句相同的评价:“从未真正树立理想信念”。这样的反面案例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与人民的期盼大相径庭。党员干部当深入自省,引以为戒,获取“信仰密码”,拧紧思想“总开关”,胸怀“国之大者”,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将理想信念化入血脉,铸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言一行有党性,大战大考炼真金。党员干部定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考验面前立场坚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头脑清醒、信念坚定、言行一致,不做思想上的“糊涂虫”,不做政治上的“墙头草”,不做行动上的“两面人”。我要永远保持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始终不变初心、不移其志,用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奏响“永远跟党走”的时代韵律。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10篇《零容忍观后感心得体会800字》,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2023观零容忍心得体会篇5
爱民情,永葆对人民感恩之心。回想历史,1921年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吹响红色号角,起初只有50余名党员,在历经沧桑之后如今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党。在战争年代,正是有千千万万群众的坚定支持和紧紧追随才使得我们党突出重围,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淮海战役中,陈毅同志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历史回答了我们党在风雨中依然坚忍不拔,长盛不衰的原因便是我们始终保持与人民同心同行。我们的权力由人民群众赋予,要始终保持感恩之心对待群众,根基同群众一道筑牢,干事以人民利益为首,同群众保持共生共荣的血肉联系,同时将其转化为职责岗位的实干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的实际行动,永葆对群众的赤子之心与热忱之力。
本领强,永葆对事业进取之心。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解决了很多过去长期无法解决的难题,办成了很多没有办成的大事,正如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五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如今,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地展开,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干事创业的进取心,以“干”字当头守住初心。一方面要“干实”,要以持之以恒的耐力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做出让老百姓真正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另一方面要“善作”,一味地蛮干、盲干只会原地踏步,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采取问题导向,找准目标,精准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