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故事读后感7篇

时间:2023-12-11 18:05:59 分类:心得体会

在故事的结尾,我们满心满意地产生了读后感,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加敏锐地捕捉故事中的细节和情感变化,增强阅读的深度,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红色故事故事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红色故事故事读后感7篇

红色故事故事读后感篇1

暑假,我去哈尔滨旅游,一条静谧安宁的大街和绿树掩映下的街心公园吸引了我,原来这就是著名的以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名字命名的一曼大街和一曼街心公园。

我伫立在赵一曼雕像前,与她那傲然坚毅的目光交汇,她微抿的嘴角透着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豪迈,那被微风轻扬起的短发又似乎在诉说她温柔的情怀…

这刻起,我被赵一曼深深吸引。回到家,我立刻去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赵一曼的资料,废寝忘食地读完了《赵一曼的故事》。

?赵一曼的故事》讲述了赵一曼短暂的一生。赵一曼出生在四川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五四"运动时期接受进步思想,走上了反对封建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参加抗日斗争。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腿部受伤,落入日军的魔爪。

落入魔爪的赵一曼,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灌汽油、火烙,直至惨绝人寰的电刑,可赵一曼誓死不屈,宁死也没有吐露任何情报,并写下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感人诗篇。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英勇就义。

每每读到这儿,我都会再次翻阅书中赵一曼的生前像片。她清瘦漂亮,身上弥漫着浓浓的大家闺秀的书卷气,这样一个端庄柔弱的女子,在日本军的残酷摧残下骨断肢残,体无完肤…她那坚定的信念、不可动摇的意志,该是怎样的刚强啊!她用一颗赤诚的心点燃了生命之火,燃烧出青春的光华,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为之敬佩,为之感动。

如果说赵一曼是钢铁铸就的,一点也不为过,可她也有一颗柔软的充满母爱的温柔之心。当敌人至终也无法从赵一曼口中得到情报决定处决赵一曼时,赵一曼给年幼的儿子留下了催人泪下的遗书:"宁儿:母亲对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啊!母亲因为反满抗日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宁儿啊,希望你赶快长大,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永远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她的爱,波澜壮阔,表现了一个母亲临终时对骨肉亲情的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日益强盛,但我们决不能忘记这美好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的。是啊,他们用鲜血、青春与生命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没有炮火、没有硝烟的和平世界。回顾历史,重读《赵一曼的故事》,我一定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拼搏向上,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祖国的未来!

红色故事故事读后感篇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喜爱上了阅读红色故事和革命诗歌,从这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国历经磨难的风雨沧桑,感受了中国成长壮大的曲折历程,也明白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热血豪情。

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长征、抗战、解放、改革,每段历史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从红色经典中我读懂了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读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胆雄心,感悟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激情豪迈,也感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大气磅礴。长征路上的严峻险阻,八年抗战的艰难困苦,白色恐怖下的千回百转,南征北战的荡气回肠,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一首首雄壮的诗篇,是镌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朽丰碑,是见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历史画卷。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感慨万千,展望祖国的明天,我们信心满怀。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感谢历史的选择……19xx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依,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在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解放后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又带领我们走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几代中华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为铺就强国之路,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九十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亚洲睡狮已经雄起,东方巨龙正在腾飞,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还是少先队员的我们是党的接班人,稚嫩的双手要勇敢地承担起历史重托,我们是跨越世纪的新一代,是21世纪的真正主人。革命的精神不能抛弃,它依然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制胜法宝,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祖国、时代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共同谱写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崭新篇章!

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故事读后感篇3

在冀南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有一个叫铁头的男孩。他有个双眼皮、大眼睛、圆脸盘,薄嘴唇,年纪才十四五岁。他天天盼望着加入八路军当骑兵,拿着马刀,骑着大马,在战场上与骑兵一齐拼杀日本鬼子。在一次送情报的过程中,凭自我的智慧与勇敢,小铁头赤手空拳夺过了日军中队长的大洋马,参加了八路军,加入骑兵;在李指导员的精心培育下,很快成为一名英勇的八路军骑兵战士。

铁头和其他战士一齐抓汉奸、杀鬼子、攻城池,屡立战功,使他在战火中、马背上迅速成长。赶走日本鬼子以后,他又骑着大洋马随着浩浩荡荡的解放大军一齐夜渡黄河,向南挺进,继续为解放事业做贡献。

这是红色经典《小铁头夺马南征记》描述的精彩故事。看完这本书,我被小铁头大智大勇彻底征服了,仿佛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看见许许多多像铁头的一样拥有强烈爱国之心的革命先辈;为了赶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国,无论多少困难摆在眼前,他们都毫无畏惧勇往直前,用自我的青春与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他们对敌人充满着仇恨,但对自我的亲人同胞都充满热爱。如机智勇敢的小嘎子,临危不惧的王二小,英勇善战的小飞虎队他们都跟铁头一样小小年纪,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年代勇敢地打击敌人,保卫国家。正是他们的奋斗和牺牲才换来了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幸福的阳光下成长;虽然不能体验当时的情境,但就应多阅读一些像《小铁头夺马南征记》的红色经典了解历史,亲近英雄,思考职责,真正了解胸前的红领巾是红旗一角的含义,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代代相传;更就应珍惜此刻的大好时光,排除万难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家多做贡献。咱铁头能行!我坚信新时代的中国少年都能行!

红色故事故事读后感篇4

《林海雪原》是一部怎样的书?是一部神采的纪实类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该书是曲波同志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主要描述英勇的小分队与出没于东北林海区域,对当地人民进行凶残无度的杀害的国民党残余土匪分子进行英勇的作战,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一故事。

?林海雪原》全书第一句就是“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也是我赤诚的一颗心”。作者写本书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纪念他英雄的战友。他在关于“林海雪原”里这样写到:(美好生活)这一切,杨子荣同志和高波同志没有看到,更没有享受到,他们正是为了我们今天所享受的这些,度过了艰苦的年月,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于是我便下定决心,挤业余时间写。由此可见作者写《林海雪原》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写出杨子荣等战友的事迹,让他们的事迹永远被人们记住,让他们的精神成为我们国人永远铭记的一面旗帜。这便是作者为文的善,也是本文最真挚最隽永的善。

有了以上的介绍,我相信大家就会对这部小说有更深刻的理解。课文中只是选了小说的一部分,但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出主人公之一的杨子荣聪明才智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一切,是一名优秀的侦察员所必不可少的。

选文开篇就以在树林里发现一支胶鞋开始说起,杨子荣不断以此为依据,设想出各种情况,并逐一研究发生事件的可能性。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在一名调查人员的身上是必不可少的。相比之下,另一位姓孙的侦察员就显得毛躁许多。

在发现树上的白茬之后,作者又一次对杨子荣的想法进行描写,手法和刚才得很像。这就给我们以一种杨子荣就是这样一个人的印象,加深他的英雄形象。

在之后的几件事上,更是突出体现出他“三思后行”做法。要知道在不熟悉情况的时候贸然行动,往往是送死的最佳表现。但作者只是写了杨子荣的想法,而没有提及另一个和他一起孙侦查员,让人很自然得明白谁是主角,谁是英雄。[笔稿范文网 ]

之后,作者本人出现了。杨子荣又体现了他做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优点。同小炉匠在一起的时候是选文的一个高潮。尤其是晚上他的作为更是让人看的提心吊胆。让人情不自禁的为他的机智勇敢叫好。他是英雄。

红色故事故事读后感篇5

郝燕君,女,共产党员,现任兴和县大同夭乡党委书记。

刘胡兰的革命故事

1947年1月12日

一个15岁的女孩

在阴森森的铡刀前

毫无畏惧英勇就义

她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

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

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她8岁上村小学

10岁起参加儿童团

被选为村儿童团长

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

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

14岁那年

她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并被调回云周西村

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

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

成为当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

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

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大举进袭文水一带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其转移

次日拂晓,敌人突然包围云周西村

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其供出同志

先是“糖衣炮弹”后是“以死相逼”

她昂首挺胸、义正辞严

“怕死不当共产党”

刘胡兰就义前

敌人来拉她

被一胳膊甩开了

她几步走到铡刀前

把头上戴的围巾紧了一下

又望了望乡亲们

一下就躺到了铡刀下面”

牺牲那天她来人世

也就不到15年光景

毛泽东为她亲笔题词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红色故事故事读后感篇6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这中国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一个个年轻的小战士们却站了起来,为祖国献身,为人民牺牲。像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刘文学,勇敢机智的王二小,舍己救人的韩余娟……他们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正在思考这些的我,突然又被映入眼帘的故事所感动。

一天海子山着火了。“山上有3500亩珍贵的森林和电视卫星接收站,这是国家的重要财产呀!”说完他像离弦的箭冲上山,他不顾人们劝阻,强行冲上山,在火势最猛的地方,他为挽救一棵小松树被肆虐的火蛇吞噬,又一个英雄——赖宁离我们而去。

读完这个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的耳边一直萦绕着赖宁说的一句话:“那是国家的重要财产呀!”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赖宁为祖国利益而牺牲的场景,浮现出赖宁披着衣服冲进大火里那让为祖国奉献的精神。这是个令人热泪盈眶的故事,它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战士壮烈牺牲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赖宁有着为祖国着想、甘为奉献的精神。

再想想我们,简直像是被父母亲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们连替别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都做不到,更别提为祖国着想,为他人牺牲了!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中,因肚子咕咕叫,便到处找零食吃,可妈妈今天一直都待在家中打扫卫生,不曾出门,也就没买什么吃的。可当时的我对妈妈大发脾气,吵吵闹闹,一直嚷着:“妈,你给我做好吃的,我就要吃。”干了一整天家务的妈妈,现在已经累得精疲力尽,可还是被吵着要妈妈做好吃的我,而感到无奈。

是呀!我一点都不为妈妈着想,想起这个故事,我不禁惭愧。有多少个战士为祖国而牺牲,他们一个个倒下,却又有一大批战士站了起来。让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绽放,为祖国添加色彩,使祖国更加绚丽!

红色故事故事读后感篇7

我看过很多英雄故事书,也了解了很多英雄的事迹,但是让我影象最深的就是《小兵张嘎》这本书了。尤其是被里面的主人公——嘎子那热爱祖国,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叫鬼不灵的村子里,有一位姓张的老奶奶,她为了保护村子里的一个八路军,被日本鬼子给杀了。老奶奶的孙子张嘎从小就没有父亲和母亲,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死后,嘎子从此就成了一个孤儿,他觉得这帮日本鬼子真是太可恶了,就立下了重誓:一定要为奶奶报仇。在摩云渡村口张嘎巧遇侦察员罗金保,罗叔叔就带嘎子去见钱队长,当上了部队里的小侦察员,他跟着部队到许多地方打伏击战,最后张嘎依靠八路军和自己的信心,杀了杀害张奶奶的伪军,报了仇,又经过上级的批准,得到了一把驳壳枪,使他一下子成了村子里的小英雄。

看过《小兵张嘎》后,使我受益匪浅。我从感悟到我们要学习小兵张嘎的精神,勇敢的面对一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低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我会处处以嘎子为榜样,学习他的勇敢和才智,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红色故事故事读后感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