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读后感8篇
读后感是与书籍对话的方式,让我们更清晰地认知自我,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消化书中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祖父》的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祖父》的读后感篇1
?祖父的园子》是选自名作家萧红《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的一篇文章。主人公萧红的童年是人人都想拥有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美好时光。每次读这篇文章,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都会想到一定好好要珍惜这短暂而又美好的童年时光!
?祖父的园子》主要是写主人公回忆了小时候在祖父的园子里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调皮天真、可爱的小主人公在园子里帮祖父做事,跟着祖父在园子里种菜、铲地、浇水。饿了在园子里摘黄瓜吃,无聊了就在园子里追蜻蜓、捉绿蚂蚱,玩累了就找个阴凉的地方就地而睡。她在那里生活得无忧无虑、潇洒自在。
小萧红的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童年是需要家人来呵护和创造的。她有一位慈祥的祖父,就算她做错什么,祖父也从不会责骂她,总是那么慈爱地和她说笑。从他们的故事里,可以看出这位祖父对主人公是多么疼爱有加。
我的童年虽然没有萧红童年那么美好,但是我也很快乐。小时候,我总是帮着奶奶捡鸡蛋和理菜,帮着爷爷拿他需要的工具,帮着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我觉得帮爷爷奶奶做事很快乐,每次帮他们做完事,他们都会夸夸我:我的孙女长大了,会帮家人做事了。他们每次这样夸我,我的脸就会不自觉地变得红彤彤的,羞得我都想捂住脸了。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快乐的。读了《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后,我将更加珍惜这难得的童年时光,让它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祖父》的读后感篇2
读着萧红的《祖父的园子》,那清新活泼的文字描述的情景,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虽然萧红的一生非常坎坷,但是那段在祖父园子里度过的童年时光是那么的美好快乐。她笔下流淌的童年时光都是自由的,你看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认真品味文中的句子,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位戴着一顶小草帽的小女孩。她正开心地在倭瓜棚里玩捉迷藏呢,在黄瓜架旁“吭哧吭哧”地啃黄瓜,在玉米地里捉蚂蚱。一切都是都是自然的状态,一切都是无邪的纯净。
在我的童年里,也有这么一个日子,那就是外公家后面的园子。
初春,刚刚下过一场很大的雨,园子里的一切都焕然一新。雨水渗进了泥土,泥土散发出一股幽香,令人心旷神怡。微风拂过,那绿色的生命轻轻地抖掉身上的雨水,挺直了身子。蝴蝶、蜜蜂纷纷趁着大好心情跳上一支美丽的舞蹈。
夏天,我最喜欢的就是园子里的瓜棚。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园子里游戏、打闹。玩累了就拿着帽子垫在后脑下,躺在瓜棚里,一边美滋滋地啃着瓜,一边研究它们每一条藤上的花是不是一模一样。过了一会儿后,我看见外公在瓜棚下睡觉,我他的头上放了几朵花,脸上画了像猫一样的六根胡子,还把他的鞋子给悄悄地脱了下来,再用鸽子的羽毛挠他的`脚,他突然就笑了起来,满个园子里都是他的笑声。
外公的园子和我,就如萧红心中的“祖父的园子”一样,我总是能在外公的园子里找到无穷无尽的快乐。
《祖父》的读后感篇3
前几天,我学了《祖父的园子》这一课,读完后,我多么羡慕祖父园子里的植物和祖父的小孙女。
?祖父的园子》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祖父家有一个大花园。花园十分漂亮,有各种花儿和蝴蝶,作者十分喜欢它,因为它带给了作者快乐。她在花园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植物想开一朵花也行,若不愿意,一朵花也不开。总之,在这园子里花儿、草儿、女孩儿……全是自由的,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祖父对小孙女的爱。
这篇文章里最令人羡慕的地方就是园子里,大自然的美和植物自由了。倭瓜想爬上架,爬上房,没有人管它。黄瓜愿开一朵花,愿结一个瓜,也没有人管。玉米想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说想长到天上去,也没有人管……它们在祖父的园子里是多么惬意。女孩儿也一样,在祖父的`园子里就算把谷子当狗尾草割掉也没事儿,祖父是多么爱她。而我们呢?天天作业多得很,做事有一点不对就会遭到指责,我们一点儿自由也没有。
作业负担只是语文、英语之类的都够受了,还有科学作业,成天都不能出去玩儿。周末,只要我爸爸一说出去玩儿,我就立刻拒绝了,因为还有作业等着我做呢,我多么想出去痛痛快快的玩儿啊!
学完这篇课文后,我想,作者那时候那么自由、快乐,后来也不照样当了作家?世上没有那个上小学时死记硬背的学生能成为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所以,请大人、老师们给我们一点自由,让我们一起去亲近大自然,给我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吧!
《祖父》的读后感篇4
读了《马提与祖父》这本书,我不禁想到很多事情。
爷爷快要死了,但马提还是听见爷爷请他去散步。爷爷不是已经奄奄一息了吗?马提还听到亲戚们的哭泣声。爷爷说他们都在开玩笑。我读着读着,知道了人死后,都会进入人的心中,人们会把他(她)永远牢记。那人自己的心依然存在,他的血脉永远是热的!
马提和爷爷穿过了向日葵林,向不桥走去,那里有吃草的“小捣蛋”。可是马提越急着走近,马儿“小捣蛋”和桥却好像在后退一样,越来越远,马提终于停下来,想休息了,但是真奇怪,小桥一下子变得离马提和爷爷特别近了。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大家做事情,不能总想结果,越死搬硬套地想越是不能成功。只要把梦想的大事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去做,总有一天会有成功的.快乐,胜利的喜悦。
马提与爷爷很快找到了放宝藏的地方,挖出了装宝物的箱子,打开来时,他们以为是一袋一袋金银财宝,可只是一枚金币。后来马提才发现爷爷在变小。我觉得生命是短暂的,一枚金币就像整一个人生,所以大家要保护生命。
最后,马提和爷爷回到了床前,那时,爷爷才真的死了,但马提心里——有了一个活的爷爷。
《祖父》的读后感篇5
这次寒假,读的第一本书是意大利作家普密尼写的《马提与祖父》。
故事内容讲了马提的祖父快死了,但祖父突然要跟马提一起去散步。在这次神奇的散步中,他们一起抓鱼,并捕获了一只半黑半白的小马,并给它取名 “ 小捣蛋 ” 。后来,他们给海盗抓住,但又逃了出去。在散步中祖父的身体不断缩小,最后被马提吸进了身体。这一切稀奇的事情我觉得都是马提幻想的,因为他不愿意离开祖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爱的人,哪怕他的身体消失了,但他的灵魂会永远在我们的心里。我想:是的,我们爱的人永远不会被忘记!马提很爱他的祖父,我也很爱我的爷爷。我的爷爷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里,我一定要好好孝顺他,关心他,善待他。
请大家都爱身边的亲人,不要等失去了才想起我们没好好珍惜!
《祖父》的读后感篇6
今天,闲来无事,随手拿出《马提与祖父》这本书,翻看了几页,不禁被现实与虚幻交替的文字迷住了,便一鼓作气地看了下来。
故事大概讲的是:马提的祖父病的很重,将要离开人世了。每个人都伤心地哭着,只有七岁的孙子马提没有哭。他正在胡思乱想时,祖父突然对马提说:“我们去散散步好吗?”于是,马提与祖父展开了一段奇异的旅程:他们一起漫步田野,用裤子口袋捉鱼,捕获半黑半白的.小马——小捣蛋,穿越高高的向日葵林,寻找海盗遗留下来的宝藏……在这段奇妙经历之中,祖父渐渐地变小,最后被马提吸入了体内。最终,祖父永远活在了马提心中。
我读完这本书,觉得意犹未尽。顿时,想起了我已经逝世的曾祖母。记得那是一个下午,天空灰蒙蒙的,还下着小雨。花圈摆满了房间,那白色显得苍白、无力,让人不禁觉得凉飕飕的。我往妈妈身后躲了躲,轻声问:“妈妈,曾祖母怎么了?”妈妈没有说话,只是摸了摸我的头。于是,我便以为曾祖母睡着了。和我平时偷懒睡觉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很久,曾祖母却没有醒来。我也带着这个问题渐渐长大。
最终,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其实曾祖母她并没有睡着,也没有离开我们,她活在了我的心中,我就如同马提,曾祖母和马提的爷爷一样,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理,永远永远……
《祖父》的读后感篇7
读了《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我真羡慕萧红,因为她有一个和蔼的祖父,还有一个祖父的园子。她可以在园子里捉蜻蜓,吃黄瓜,可以自由的玩耍,就是把园子里的菜踢飞了,祖父也不会生气,只是会默默地摆弄好,祖父是想给她一个自由的乐园,让她展开翅膀尽情地飞翔。
我想,她一定会非常得意吧!因为她有一个善解人意的祖父,耐心地帮她讲解谷穗和狗尾草的区别。还有园子里的各种花花草草,蝴蝶、蜻蜓、蜜蜂,都是她玩耍的小伙伴,所以作者萧红的每一天都会过得很快乐、很充实吧?园子里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形态多样。萧红一定很自豪吧?她每天都可以穿着短袖、短裤,无忧无虑地躺在草地上,看着鸟儿在天空飞过,白云在眼前飘过,那种感觉一定很惬意吧?
祖父干什么,作者就干什么,祖父给花浇水,作者也浇,但不是往花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喽!下雨喽!"这是一种多么天真无邪的表现啊!虽然我的童年也发生过不少趣事儿,但这些事在我的脑海里却已经淡忘了,我是多么怀念童年的那些趣事啊!可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如流水般飞快地流走。一转眼,我已十二岁了,童年已不再属于我,但我还是希望时光倒流,回到牙牙学语时,把"眉毛"说成"有毛"那样的趣事呀!同学们,如果你们把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看几眼,肯定还是会哈哈大笑起来。童年的事多么值得怀念啊!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童年充满了纯真和情趣,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令人留恋。
《祖父》的读后感篇8
?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童年里在祖父园子的里发生的一些事。园子是作者童年的乐园,给了她自由,给了她快乐,所以这个园子在她心中,是那样美好,那样温馨,那样难以忘怀。祖父的慈爱与呵护,让作者的童年是那样自由快乐。
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这些都是童年的游戏,不是真正的劳作,纯属“胡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这些更是孩子们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给了她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记得,我10岁那年的一个假期,爸爸妈妈把我送到了外婆家玩。外婆家有一大片菜地,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青菜、白菜、卷心菜,还有玉米、花生、黄瓜我们到外婆家时,花生已经成熟了,一天下午,天气很热。外婆说要带我们去摘花生。来到菜地,外婆说:“要把花生整株连根拨去,在再一颗颗的摘下来。”外婆的话还没说完,我就跑进了地里。两手抓住花生的茎藤,使劲往上一拨。“哗”地一响,泥土顿时“飞”了一起。我也一屁股坐在地上,一阵烟土过后,我爬了起来,只是衣服上多了许多的土块。外婆看见了,大笑不止。我一个人嘟着嘴生气的看着他们。
现在的孩子也许比以前的人在物质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但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没有好玩的园子,甚至连草坪找个玩玩都困难;没有朋友,日益发达的交通和越建越高的大楼把孩子们都隔绝开来了;没有那么和蔼可亲,放任自由的祖父,有的只是学不完的兴趣班,做不完的作业,唠叨不完的家长,看不完的电视,玩不完的游戏,真正这样畅快淋漓的游戏和童年他们永远都不能过到。
我希望童年可以一直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