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家务心得体会6篇
心得体会的内容应当体现批判性思维,避免盲目乐观或消极,每一次心得的书写,都是对自我意识的深入挖掘与探索,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坐家务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坐家务心得体会篇1
一到春节家里的家务就特别多,我帮着妈妈一起做家务。
开始扫地了,我拿着扫把弯着腰在客厅里,扫啊扫,将扫出的灰尘积在一起,扫进了撮斗的“嘴巴”里面。按着这样我将客厅打扫半天,才打扫干净。
刚扫完,我又马不停蹄地拿起拖布开始拖地,我拿着拖把在拖把桶里涮一涮,再在甩干机里甩干,接着就开始拖地。只见我左拖一下右拖一下,就像小花猫洗脸一样。妈妈见了,就叫我,拖地一定要有顺序去拖,才能拖干净。我按照妈妈教我的去做,果然,一会儿,地面被拖得像新的一样。嘿嘿,拖地的时候还找到一本字谜书籍,特别好玩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猜字谜网站看看哦,特别有趣那。
该擦桌子了,这一项是我拿手好戏,我拿着两块布快速地跑到水池那里,打开水龙头,将第一快抹布冲洗干净,为了擦得更干净,我有拿出第二块抹布,洗干净后再打上肥皂,这样就ok了。我拿着第一块抹布在桌上仔细擦过第一遍后,在桌面上打上肥皂泡,然后,用第二块布讲桌子上的肥皂泡擦干净,这样桌子就被打扫干净了。
虽然我在春节做家务干了这么多家务,累的我满头大汗,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劳动是艰苦的,一定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可以乱扔垃圾,乱涂乱画。
坐家务心得体会篇2
“你不用扫地,你去干你该干的事情!”“你要是这次考不好,我就罚你做一礼拜家务!”“我一天到晚干家务,你就这点分儿你对得起我吗?”我在准备写这篇文章之前,脑子里播放出这样一组组画面——我想,是时候给家务劳动平反了。
当你听到劳动这两个字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阶级斗争?劳苦大众?脏活累活?穷人?或者……高级劳动与低级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我想,可能这个词是一个最能够引起人们浮想联翩的词汇,你总会带有复杂的情感去看待这个词。你也渐渐发现,除了五一过节的时候我们会用到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再提及这个曾经处于中国人思想核心的词汇。劳动是如此的抽象,又是如此的中性,让我们可以忘记它的存在。在中国人,尤其是很多中国家长的眼中,劳动与大老粗是划等号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却从没有人说劳动可以改变命运。有趣的是,成功人士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也往往会强调知识和理念,却不愿意大谈特谈他在背后付出的艰辛劳动……知识总是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劳动却让人觉得不足挂齿。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年,我在与很多朋友进行深度访谈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不幸福,是因为我们不欣赏自己的劳动。我毕业后到一所公立学校工作,而后由于“世界很大,想出去走走”,便来到一家出版社做少儿出版。到了出版社,很多同事们就对我的选择表示不解,“学校多好啊?怎么选择来这儿了呢?你看,学校有寒暑假,也不用出差!”听到这些话,我有些发懵,但仍然坚持做了3年,后来由于明确了自己的亲子教育工作方向,便辞职再一次来到一所中学任职,到了那里,新同事又来到我的身边,对我的选择表示好奇,“出版社多好啊?听着就觉得高大上!能认识很多作家吧?来这儿干什么啊?”听了这些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人们都不满意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都对于自己未曾接触且不了解的工作表示向往和欣赏。于是,为了让大家心态平和,我跟大家分享了各种工作的苦衷,听完大家忍俊不禁。
我还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统计,教师的孩子大多有四个毛病:懒惰、邋遢、磨蹭、盲目,这确实与老师的劳动性质有关——大人过多的说教与指挥,小孩过少的自主判断与挫折体验。这还不是最震惊的发现,最震惊的发现是教师在谈到自己孩子的择业时,100%不同意自己的孩子继续做教师,他们是有多么不认同自己的劳动呢!我在采访不同行业,包括银行、媒体记者、公务员、程序员等不同的人员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所以,你又会理解一个答案。中国的家长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们不要在成为想自己一样的劳动者——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劳动者。他们只知道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命运,考全班第一就比考全班第五更有希望。在他们拼命要求自己孩子的同时,也意味他们不再树立自己的梦想,他们已经放弃了对于自己的改变。他们把对自己现状不满的内心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成绩成为了他们的焦点与赌注。更有荒唐的人,便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语挂在嘴边,让孩子放弃一切兴趣爱好,一门心思功课考试。家务劳动成为了耽误学习成绩,浪费时间的事情,正好以此为说法,逼迫孩子刻苦读书。
分数能不能改变人的命运,我们不做深谈,但至少一点,我们从高考趋势改革能够看出未来人才需求的端倪——社会需求的是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这个素养便包括你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从这一点讲,家务劳动乃是培养孩子这方面素养的最好的亲子互动形式。曾经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疯转,它以图画的形式告诉大家中外家长在孩子1—6岁,每一年的要求有和不同。大概是这样的,在1岁的时候中国家长要求背数字,外国家长要求1岁的孩子可以捡一些简单家庭垃圾;在2岁的时候中国家长要求孩子背唐诗,外国家长要求孩子收拾餐具……以此类推,你会发现外国的家长非常看重家务劳动,而中国的家长非常看重“精神劳动”。在我看来,家务劳动至少有以下一些好处:
1、家务劳动增进了亲子情感。任何的亲子互动都可以增进亲子情感,家务劳动也不例外!父母为孩子分配的简单工作,是对孩子极大的信任!他们非常情愿与家长一道完成各种“有趣的”任务。
2、家务劳动产生家庭责任感。怎么能产生家庭责任感?只有参与家庭生活,成为家庭的共建者,才能有价值感与责任感。责任感不一定体现在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只要心中有家庭、能够从家庭的角度考虑问题,便是具备家庭的责任感。
3、家务劳动激发了合作与团结意识。在家庭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孩子与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便是让这个家庭变得干净、有序、美丽。这个目标考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配合完成,这也就训练了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家务劳动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务劳动告诉了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可以坚持去做。“好的行为多了,坏的毛病便减少了”,心理咨询也常常用这样的思路与方法来处理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
5、家务劳动推动了孩子的社会化。家庭式孩子的社会化场所,通过什么让孩子接受社会规范与文化呢?粗暴的说教,不利于孩子接受社会文化;共同的社会劳动却让孩子很容易明白社会规范与人之常情。参与家务劳动,必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爱劳动的人总是最招人喜欢!”
我的女儿不到一岁时,便喜欢坐在学步车里拿着扫帚“扫着玩”;二岁的时候她便与妈妈一起在厕所“洗衣服”,三岁的她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劳动者,她愿意和外婆一起择豆角、自己收拾碗筷、扔垃圾……她并没有觉得劳动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反而她乐在其中!倒是有的时候,我会自私地想,她如此“贤惠”,将来会不会太累?
坐家务心得体会篇3
作为小学生的我,已经放寒假休息了,可是母亲每天还要工作,工作完回家还要做家务,母亲多么辛苦啊!感恩父母,这是做人之本。作为学生的我们认真学习是对父母的感恩,平时也可以多替父母做点小事,所以我决定帮母亲做家务,让母亲有时间休息休息。
父亲母亲都上班去了,我打算收拾屋子,必须让父亲母亲休息休息,我特地在父亲母亲的卧室里撒上洗衣粉,希望能拖得干净一点,在父亲母亲的卧室里拖来拖去,出了一身的汗,可是就是没拖干净,我不想拖了??可是想起母亲休息,我就继续拖了,这一次我变得聪明了,我按着地板的纹理拖来拖去,我慢慢的拖,豆大的汗珠从脑袋上留下来??终于拖完了,我并不觉得累,而是觉得开心,看着闪闪发光、一尘不染的地板,我十分开心,就着这时我非常感慨,母亲每天都拖地,母亲不是更累么。
中午,父亲、母亲回来了,看到屋子里井然有序,焕然一新,都感到很惊奇,当得知是我做的后,母亲抱起我亲了又亲,高兴地对我说:“你真是过好孩子!”父亲看着我也欣慰地笑了。
坐家务心得体会篇4
往事的潮水已经退却,就会在记忆的沙滩上留下五彩缤纷的贝壳,而我第一次洗碗的经历就是这些贝壳中漂亮的一枚。
那是去年假期的一个中午我们一家吃完饭,我看到爸爸妈妈疲惫的样子,心里想,爸爸妈妈即要干好本职工作,又要为生意操心,还要照顾我,真是太辛苦了。如今我已由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渐渐长成一个初谙世事的少年,不应该再做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寄生虫般的`“小皇帝”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也要身体力行,为爸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想到这儿我便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你们去休息一会吧,今天我来洗碗。”“你洗碗?”爸爸妈妈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异口同声地反问道。“是,我洗碗”,我响亮地回答道,“我已经十三岁了,三岁的孩子都可以叫我叔叔了,洗几个小碗可谓小菜一碟”爸爸妈妈被我的言行逗得乐不可支,而后他们意味深长交换了一下眼神便点头应允了。
我把爸爸妈妈推到卧室,看着他们躺下休息了,便来到厨房准备清理战场,我努力回想爸爸妈妈平时洗碗的工序,先把碗筷放到水池中就照葫芦画瓢的洗起来,可怎么也洗不干净。“忘了放洗洁精!”我猛然想了起来。我把洗洁精倒入水里,用手搅拌几下又开始洗了起来。哎呀!怎么没水了,我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是塞子没有堵好。唉,贩、没想到洗碗也这么的难。一个小时后,我终于把碗洗完了,可是却打碎了一个碗,我自我安慰道:“碎碎平安,干革命难免会有流血牺牲。”
洗好碗我又把灶台和地板统统清理干净,望着干干净净焕然一新的厨房,想着爸爸妈妈“检阅“后脸上呈现的欣慰和赞赏的表情,我心中有说不出的自豪兴奋和期待。
如今我已经学会帮爸爸妈妈分担多项家务,但第一次洗碗的经历将会如金钻一般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星空,它不但告诉我怎样去回报爱,还让我懂得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
坐家务心得体会篇5
我永远也忘不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做家务活的情景。那天我看爸爸、妈妈在做饭、炒菜、洗碗,觉得很好玩。于是我决定亲自来体验一下。
我第一件家务活是做饭。我学着妈妈的样貌把水放到锅里,之后拿一点米洗一下,倒进锅中,然后把锅放到电饭煲上,按下开关,这样一来就大功告成了,只要等30分钟就能够吃了。
接下来是炒菜了。我刚要切菜,难题立刻就登门而来了:菜要拿多少?刀要如何拿才不会被划到?要切成大片还是小片……这么多的问题差点把我压垮了。我把目光斜到爸爸的身上,在一边观察的爸爸立刻走过来,教了我正确的.拿刀方法,还告诉我,菜一般要拿三根,要切成中等块状……
在爸爸这个“军师”的指导之下,我最终经过了切菜关。此刻要来炒菜了,哼!切菜都难不住我了,炒菜还不是小儿科吗?我露出轻蔑的样貌。当我刚要把菜放入锅里时,突然觉得手背一阵热,“哎呀!好烫啊!”我不禁尖叫一声,把正在看电视的爸爸吓了一大跳,他不耐烦地说:“赵颖啊,你咋那么怕热啊!要勇敢一点,明白吗?”
“明白了!”我有信心地回答。我又把菜提起来,准备来一个速战速决,“呲……”菜一放进热锅里,我立刻把手缩回来,嘴里不禁小声地哼起《感恩的心》,感激锅没把我烫着。哈哈!一切进展顺利,我学着爸爸的样貌“熟练”地把菜炒熟了,这简单的菜可是我一大成绩哦。
到了中午,全家人都吃上了我做的饭菜,我觉得它异常好吃,哈哈!我可是吃了很多哦。
吃完饭后,要洗碗了。我在心里把爸爸的动作重复了几遍就动手洗了起来。我先在碗里倒入一点洗洁精,然后用抹布把脏的地方擦干净,再用清水冲洗,等把洗洁精冲干净后才把它放进碗具柜里,就这样我把一大堆碗、盘、筷子都洗得一干二净。
经过这次做家务事,让我明白了:原先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并不是很好玩的,而是很辛苦的。如果你听了我的话,想回报父母亲的话呢,告诉你吧!听爸爸、妈妈的话,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那就是给爸爸、妈妈最好的礼物。
坐家务心得体会篇6
盼望已久的“国庆长假”终于来到了,我早就想好了要在假期里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帮助xx街的孤寡老人x大爷打扫他家的卫生。
来到x大爷家门口,刚一用手敲门,门就”听话”地开了——这时,我惊讶地发现,门竟然没有关。推门而入,一副“乱七八糟”的景象呈现在我眼前,地上全是垃圾,天花板上到处是苍蝇,垃圾桶这儿一个,那儿一个。我叫了声“x大爷!”听到他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走进像“狗窝”一样的卧室,我便看见x大爷正虚弱地躺在床上,正准备问x大爷“您家怎么这样———”我刚想说“乱”,但看到x大爷显得更忧伤的神情,我便把“乱”字咽了回去。“x大爷,我来给您家打扫卫生”我说着,便卷起了衣袖。
哼哼,我心里想,今天终于可以好好地大干一番了。开工喽,我神气地拿起苍蝇拍:就先打苍蝇吧!我踩着椅子,对着开花板上的苍蝇打将起来,结果,可想而知,苍蝇满天飞舞,嗡嗡嗡,还成群结队地围着我转,我左拍右打地,好不容易打中了几只,但大部分都从天花板这端打到了那端。我想这样不行,得把它们赶走,我马上把门窗打开,把带来的“灭害灵”对着天花板的苍蝇喷过去,这样苍蝇们只好从屋子里飞了出去,好不容易地,苍蝇被我搞定。接着我开始收拾地板,地上的垃圾好多,我不得不一次次弯腰将它们一个一个拾起,然后就是扫地,拖地……哇,当我做完这些之后,看到客厅里亮堂多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最后,该整理x大爷的卧室了。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是马尾穿豆腐——提不起(精神)来了。但看到x大爷望着我微笑的样子,我仿佛浑身又充满了干劲,三下五除二就把卧室打扫完了。
回家路上,我已累得腰酸背疼,终于体会到了做家务的辛苦,但是,一想起x大爷开心的笑容,整齐干净的房间,我就觉得轻松了许多,不由地哼起了那首“劳动最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