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指把人生经历中的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不同的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大家写心得体会只是一种记录方式,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国历史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国历史心得体会篇1
哪里有炎热的太阳,哪里有热情的老乡,哪里有青青的大草原,哪里有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哪里有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站……我们全家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新疆。正如歌中所唱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呀,青山绿水好风光……不到新疆你真遗憾。”
有雅兰地貌之称的“魔鬼城”中,被千年风吹日晒的沙丘已经变成了一座座雄伟的艺术品,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瞧,那儿有一只孔雀正展开它那美丽的尾巴,光顾着欣赏自己美丽的身姿,它还没发现有一只雄鹰正死死地盯着它呢……它们那么坚固,那么逼真,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他们赞不绝口,连称:“中国的新疆是那么引人注目!”
在闻名天下的葡萄沟,随手摘下一颗葡萄,“嗯,甜甜的,凉丝丝的,真好吃呀!”外国游人竖起了大拇指。葡萄干你爱吃吗?就算你不爱吃,吃了葡萄沟的葡萄干,保证你吃了还想吃。为了让大家都能吃上好吃的葡萄与葡萄干,这儿的葡萄树一棵接着一棵,树枝弯弯曲曲的爬满葡萄架,为游客撑起了一个绿色天然长廊。树上的叶子,绿油油的,茂盛的很。在“魔鬼城”中还是火辣辣的太阳,仿佛也受到了感染,温柔了许多。若是你在长廊下休息乘凉,喝着老乡们自制的果肉酸奶,宛若踩在云端,舒服、惬意极了。
你相信吗?在去塞里木湖的路上,烈日当空,路两边的山上,常年积雪不化,真是太神奇了!美丽的塞里木湖,湖水蓝得见底、云彩白得透亮,一块块彩石、一只只绵羊、一棵棵小树,让我的心一直偎在她的旁边。
伊犁草原更是美上加美,草密密麻麻的,像一块绿色的大毯子铺在地上。大草原上,骑着骏马奔驰的小伙子哼着歌,不时地吆喝几句;牛羊也悠闲地走起了“猫步”,样子真可爱;蒲公英在风的带动下,漫天飞舞,顽皮地跑到游客们的脸上、身上。这不正是一幅活的画!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新疆只是其中的一座城市,只有你亲身去体会美丽的伊犁草原、去品尝葡萄沟香甜的瓜果、去奇异的“魔鬼城”寻找奥秘、去感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你不得不为之叹服——新疆是个好地方,中国是个好地方。
中国历史心得体会篇2
学习历史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死记硬背,绞尽脑汁,“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掌握好方法,但是这仅仅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用心学习,开动脑筋,积极发言,这样你就会发现,原来学习历史并不难。 同时,应当注意阅读每个单元的前言,了解每个单元的历史线索,主要问题和重要学习提示,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必须注意课文的学习导言,虽然短,但内容却是课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还必须认真思考课文的问题,思考的问题越多,越会引发我们思考更多问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因为我们毕竟要面对考试,所以我们在谈论学好历史的过程中也绝不回避考试技巧的问题。
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 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讳的是认为自己不会,就什么都不写。最后,答题的时候,字迹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每点内容不要罗嗦,但一定要把要点概括地讲出。每点都要用序号标明,这样才能清晰明了。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休息或者自习的时候可以和同学一起拿着卷子、书、资料什么的互相问答,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我的亲身体会。
中国历史心得体会篇3
1月24日是农历腊月十二,对别人而言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天,依然热议着“就地过年”“同心抗疫”。对我而言,这一天我又长大了一岁,不禁想到了自己匆匆一年的“赴疆情”。
凌晨刚过,最亲的妹妹发来了有“仪式感”的红包雨,大学的好朋友们雷打不动地发来了感动的生日祝福,然后一天中悉数收到了微信弹出的一条条生日问候,有最爱的父母,有最亲密的昔日好友。毕业7年,工作1年,都好久不见了,只是偶尔联系,特别是自从来了新疆,工作很忙,事情很多,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我经常开玩笑说自己要活成“孤家寡人”,但不会消失的永远都在。人越长大越是对生日看得轻,嘴上说着过不过都无所谓,只是又长大了一岁,但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容易被感动,惦记你的人,关心你的人让你时刻享受着猝不及防的幸福。
一年前的生日场景还历历在目,那个生日是在初次工作的乡镇过的。那时候和同批的四个人一起分到了同一个乡镇,那次生日是他们陪着过的,刚过零点还属于腊月十二的凌晨,但来新疆后,零点以后都谈不上熬夜,算正常的夜生活,他们和我一起聚在小小的宿舍,摆放着好不容易买到的蛋糕、水果。那天活跃的同事录了视频发到了同一批来疆干部的群里,那个夜晚收到了好多生日祝福,在异乡有关心我的同事,有惦念我的人,感觉很温暖。那天对我意义特殊,有生日的缘故,也是我第一天从镇机关去村里报到,早晨9点多,天很黑很冷,几百米的路显得有点远——其实是心里没底,未知的工作让我有些慌张和不知所措。只能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向前走,发现从工作队员到村“两委”都对我很宽容,他们耐心帮我、教我,带着我入户走访了十多户,给我认真讲解每一户的情况。我记在本子上,装在心里,最终把工作落在实处,看着对我热情问候的大爷大妈,跟我嬉戏互动的小朋友,一时间有说不出来的满足。
时至今日,来疆的第二个生日,提起不远的往事,感慨于人感慨于事。父母总说,“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我们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朋友总说,“好好干哦,那么远的新疆因为有你感觉近了好多”;领导总是说,“对年轻干部要严管厚爱”,我实实在在感受的却是厚爱远多于严管,“慢慢来,慢慢长大”是他们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远赴离家3000公里之外的新疆,在家人的关爱呵护、朋友的挂念关心、组织的督促协助下,我一步步成长,希望自己成长为一个坦坦荡荡、遇事沉着、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人。
中国历史心得体会篇4
我正式接触佛教是从听陈大惠老师的中华传统文化论坛开始的,陈老师的第一讲便是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他让我从新认识到了道德,认识了人生规律,陈老师讲到道是什么?其实很简单,道就是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这个叫道,比如说早上太阳在东边升起,晚上一定落下;苹果一定要秋天结果。这是永远不变的自然规律,这个就叫道。
什么是德呢?按照自然规律,按照自然的秩序,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这就叫德。现在有人说传统文化是糟粕,要打倒它,这是一种误会。还有人说这个太高深了,我跟各位讲,一点不高深。秋天结苹果,您觉得这个苹果高深吗,一点不高深。苹果树结果、老母鸡生蛋,这有什么高深的。自然大道,这个道,最朴实,最生活。您手摸到、眼看到、耳听到的一切都是道,都是传统文化。它一点都不神奇,一点都不奥妙,非常通俗易懂,问题是现在没有人讲。农民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所作所为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他就叫有德。这个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自然规律生活,不要破坏自然规律。
今天我们的人变得很浮躁,变得很功利,我们已经失去了人的纯朴的本质。这是个快节奏的社会,这是个强者的社会,因为什么都需要竞争,社会需要强者。然而很多人活的不快乐,不论是有钱的,没钱的,有名的,无名的,都活的痛苦。
后来我初读了了凡四训,看到了了凡先生的人生改造过程,了凡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光是知命认命,听凭命运的安排,那是消极而被动的。后来云谷禅师对了凡说人的命运是可以被改变的,而在后期了凡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地改造命运,则是积极而有益的。他教导子孙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照此实践,也既是自利利他之道。
了凡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改变了原本被算定的命运,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怨天忧人不满上天的不公平,却不知道有些东西是命中没有的是求也求不来的,有些东西是命中有的迟早会得到的。了凡先生没有去怨天忧人,通过努力得到名利财富,那是迟早的事,如果我们没有德行是不能获得相匹配的东西的,因为那是德不配位。
佛学其实是博大景深的一门学问,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佛学开导人对世界的认知,让人知道富贵荣华只是过眼云烟,开心是暂时的,痛苦也是暂时的,我们不能时时快乐开心,我们不可能永远悲伤痛苦,一切都将过去。然后佛学教导人在思想上改变,教导人乐观,不论是痛苦还是快乐,不论是富贵还是贫苦都是暂时的,世事无常,我们不可能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佛学告诉我们不因为快乐而兴奋不已,也不要因为痛苦而悲伤,因为这是暂时的,遇到困难时要想这是暂时的,富贵时也要想这也是暂时的。佛教导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过错,不要迷恋一时的快乐,不要遇到挫折就沮丧,我们要知道我们从来到世间开始就注定一切都是会离我们远去的。
我们只有舍得放下才会得到,舍得放下富贵德到智慧,舍得放下仇恨就会得到快乐,舍便是得,不舍便不得。
中国历史心得体会篇5
七夕将至,把告白爱人的话留在私下,把告白新疆的话在这里大声说出来。二十几岁以来,与新疆虽没有不解之缘,也鲜有渊源,冥冥之中好像一直有一个“约定”。
有人说,“不来新疆不知中国之大”,占据中国1/6陆地面积,与8国接壤,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新疆是国内最遥远的存在,是远方的远方,除了海洋,这里拥有几乎所有的自然景观,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高山湖泊与无垠林海对望,有万顷碧波的草原,有光怪陆离的戈壁幻景、还有神秘莫测的大漠奇观。于是几经波折,在命运的牵引下我来到了魂牵梦绕的大漠边疆,至此以后,眼中满是巍峨的天山,心里深藏激扬的理想。新疆,咱们数年的藕断丝连,总算是修成正果,如今我怀揣初心与你“赴约”。
曾经未识,早有苗头,约定来日方长。2016年,大学毕业,23岁。把毕业旅行选在了西藏,那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圣洁而纯净。西藏之行没有让我失望,与我想象之中的模样如出一辙,那是一个你去了还想去的地方。此行也给我原本不太完美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往后提及皆是美好回忆与深刻感触。就是这年别人羡慕我考上了研究生,而我最羡慕胸戴“大红花”的西部志愿者,那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我耳边久久回响,在我心中一直埋藏。我想呀,神秘的西藏用旅行的方式已解锁,而同样神秘的新疆希望有幸可以生活于此,实现在“家长里短”的琐碎中感悟新疆、奉献青春。那是未经世事有志青年的满腔热血。
那年初识,心动不易,好想一路西行。2017年,硕士一年级,24岁。无意中看见了西部计划新疆专项宣讲团来学校的宣讲,针对的受众人群是大四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在满是大四学生的报告厅里,我默默坐在角落里听得津津有味,恨不得起身就要追随而去。于是极其害怕当众提问、发言的我,鼓起了十二分勇气,提出了我的疑惑:“如果去当西部志愿者了,在读学历怎么办?”这是一个可以解答的问题但这也是我最大的困惑,即使听到了回答“可以保留学籍,需要和学校协商”,但还是犹豫了。有一种消费叫“冲动消费”,当头一热,事后有时谈不上后悔但总觉得不值得。而面对这件事情,我好像也没有那么理智,冷静下来后,我知道了这其实是现实生活中的不现实,所以还是需要再沉淀一下。那是初生牛犊理想青年的追求抱负。
去年结识,认定是你,选择西部扎根。2019年,硕士三年级,26岁。面临毕业,必须择业。在学校的三年,言语间我流露着对西藏、新疆的向往,好像在开玩笑,但也好像是一本正经。后来总说我还是选择新疆吧,西藏海拔太高,我最爱的长跑不能进行是一件多么令人难过的事情。于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我报考了“新疆伊宁县”的一个岗位;辅导员招聘时,我报考了新疆阿拉尔市的塔里木大学;报考了新疆昌吉市的“千人硕士进昌吉”;报考了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公务员招录……越是临近毕业,我好像越是坚定地把自己的就业地点框在了新疆。那是坚定信念执着姑娘的最终选择。
这年朝夕相处,磕磕绊绊,却一往无前。2020年,终成了一名南疆基层公务员,27岁。二十不惑已经过去好多年,三十而已还又不甘心。终于在过年的时候可以跟人说我已经工作了,不再是学生;终于可以和从小就崇拜的基层公务员父亲谈基层工作,借鉴经验,对比差异,实现突破。总是在工作中怀疑和迷失自己,却也总是在服务百姓中找寻自己的价值。入户走访中,教小朋友学英语,“姐姐你好厉害呀,你和我们老师一模一样,你为什么不当老师呢,你如果给我当老师我会特别开心的”;疫情防控时,在社区服务居民,“姑娘,每天为我们跑上跑下测体温、倒垃圾、买菜、送药……真是辛苦你了,疫情过后,叔叔一定给你唱首歌”……点点滴滴,虽然事情很小,却足够温暖人心。那是深思熟虑别样追求后的基层感触。
新疆啊,来日方长,纸短情长,我想和你约定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