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验的作文最新8篇
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将段落之前衔接好,写好作文并不是容易的事,理解清楚作文的题意是关键,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做实验的作文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做实验的作文篇1
放大镜是一块两面凸出的镜片,透过它看物体,可以放大好几倍。老人喜欢用它看书报,我也喜欢玩放大镜。可是蚂蚁却怕它。不信你就照我的玩法做做实验吧。
暑假里的一天下午,阳光照得地面烫烫的。我拿着放大镜在楼下玩。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镜片底下出现了一个圆圆的小亮点。我转动放大镜,那个小亮点就变成椭圆的,就像一个项链的坠子。我十分好奇,不停地移动放大镜,想看看小亮点照射到不同物体上是什么样子。突然,一只蚂蚁进入了我的视线,我高兴地把小亮点移向它。奇迹出现了!那只蚂蚁怕得拼命地逃跑。我也跟着移动放大镜,让小亮点追踪它。渐渐地,那只蚂蚁爬不动了,开始有气无力地伸展它的六条腿,不一会儿就死了。
蚂蚁怎么会死呢?我试着让放大镜的小亮点对准我的手指,感觉有点烫。是不是放大镜的小亮点把蚂蚁烧死的?我想应该是的'。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我又开始寻找别的蚂蚁,再做了几次相同的实验,那些都无一例外的死了,还闻到一股臭味。看来我的想法没错。
我再做了一次实验,让放大镜的光呈较大的椭圆。这一次蚂蚁只是慢悠悠地往前爬,过了很久也没有丝毫要死的迹象。我有些耐不住了,又让小亮点对准了它。这时蚂蚁拼命地爬啊爬,一定是被烫得受不了了,爬着爬着就奄奄一息了,连蹬腿的力气也没有了,它死了。
回到家里,我把放大镜烧死蚂蚁的事给爸爸讲了。爸爸乐呵呵地说:“放大镜不仅能烧死蚂蚁,还能点燃火柴。”我兴奋地拿起火柴一试,只用了几秒钟就点燃了,好神奇呀!
我查了资料,放大镜有聚光的作用,会聚的光能产生很高的温度,甚至会引燃干枯的树叶。难怪蚂蚁那么怕放大镜了。
做实验的作文篇2
在一次科学课上我做了一个小试验。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做的过程吧。
在科学课上,我拿了一节9v的电池,然后我拿来电线和小灯泡,我把电线和灯泡连在一起。接着,我把连好的灯泡放在电池的正极上,把电线放在电池的负极上。都连好了,灯泡却没有亮。我仔细检查了一下,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我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有一遍,还是没有什么发现。我又检查灯泡,发现是灯泡坏了,我就换了一个灯泡。然后又照刚才的办法连在电池上,这次灯泡终于亮起来了。
我高兴地欢呼起来:“成功了,成功了,我的实验成功了。”
做实验的作文篇3
只见他在台上面目狰狞,两手紧紧捏着一张“冒牌报纸”。告诉你,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超级实验”——一张纸能折九次吗?让我们开始实验吧!
老师给每人都发了一张长方形纸,听完老师的规则,我们早已跃跃欲试了。“开始吧!”一声刚出口,我们就将纸对折、对折、再对折……等到第六次时,我们开始紧锁眉关、咬牙切齿,显得格外吃力。但最后,还是以第八次为失败告终。
真理不是千万次实践行动揣摩出来的吗?因此我们没有放弃,开始继续实验。
这次,老师换了一张大报纸,请了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只见他的脸上挂着自信的目光,用手指轻轻将报纸对折,那种神态,好像这次必胜无疑,十成把握。
随着纸的厚度增加,硬度也在增加。同学已不像以前轻松了,眉头开始微微皱起,嘴开始“咝咝”地抽着凉气,好像在想:嗯?这咋回事儿?这不符合逻辑思维!
经过又捏又捶一番折腾,终于折到第七次,可同学说:“兄弟们,我尽力了!”我们顿时一齐“唉!”
这时,一位“绿衣使者”上前拿住报纸用力用手上的肌肉用力一按,顿时,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我们期待着……
“耶!第八次成功!”我们欢呼着。可,第九次没希望了。
真理是靠多次实验取得的,实践,是取得真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做实验的作文篇4
有一次,我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叫“自动上升的水面”。
我们先准备蜡烛、盘子、蓝色墨水、水杯子,再把墨水加到盘子里的水里,把蜡烛放在盘子里。然后把蜡烛点燃,把杯子扣上,水面果然升高了,我们惊讶不已。最后,我让姥姥解释,可她怎么都解释不清楚。于是我查了一下,发现:它是因为蜡烛被点燃后,里面的氧气被燃尽,所以压力减小,水面才会上升。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很有学问,只要多去探索,就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
做实验的作文篇5
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早晨,我兴高采烈地来到金笔作文,因为我们要上一堂特殊的活动课——实验课。
老师给我们讲完规则,就让我们自己操作,一个同学小心翼翼地把小苏打倒入瓶子里,约把底盖住的量。一个同学在瓶子里倒入了五大滴洗涤灵,瓶子里还是没有出现任何反应。有一个同学在瓶里倒入两手指节长的白醋。这时,瓶里出现了大是的泡沫,你猜到了吧,对,我们这堂实验课是如何使火山爆发。泡沫都争先恐后的往外涌,看起来像一个美味的冰激淋,底部是黄色的,上面都是泡沫。这时,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害怕,激动是因为盼望已久的火山终于爆发了,害怕是因为,我怕火山爆发时会伤害到我。我就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三种材料放在一起会有那么大的反应呢?
第二次实验时,老师让我们把洗涤灵和白醋混在一起,没有反应。原来,起作用的是小苏打啊!
第三轮,我们把白醋和小苏打合在一起,四周出现了泡泡,但是,没有喷出来。这时,我灵机一动,“哦,原来这个反应是这三种材料合作而成的啊”。
后来,宋老师告诉我们,原来,白醋和小苏打合在一起可以出现二氧化碳气体,把手放在瓶口,可以感到微微的风冒出来,洗涤灵放入里面起到的是催化作用,使火山更快的喷发出来。
通过这个实验,我感到了科学的奇妙,我一定要继续探索下去!
做实验的作文篇6
周末,我在家里做了实验——液压千斤顶。
我准备好材料:一个没有损坏的平口的塑料袋、几本厚书、胶带,还有大头针。
我用胶带将塑料袋的大部分开口封住,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吹气口。请注意:一定只能留下一个小小的吹气口。太大的话,无论你怎么吹,它也鼓不起来。
我把塑料袋平放在桌面上,上面放几本厚书,对着吹气口慢慢吹气。
我发现,那几本厚书被缓缓抬起来,有一本厚书被抬起后甚至还想往下面掉。我用手捏住吹气口,定睛一看,原来是鼓起来的塑料袋把一本本厚书给抬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翻了翻科技书,发现了答案。作用在气体或液体上的力是向各个方向传递的。如果我们吹出的气体产生的力达到每平方厘米1牛顿,则在塑料袋每平方厘米的表面上能够支撑1牛顿的重物。假设塑料袋的尽寸是宽10厘米,长20厘米,塑料袋的表面面积就是200平方厘米。那么,塑料袋表面上能承受的力量是200牛顿,这相当于20千克的物体的重量。几本厚书的重量显然不会超过20千克,所以才会被塑料袋轻轻抬起。
我又做了一个实验,用大头针将塑料袋扎出了一个洞,然后朝里面吹气。结果无论我怎么吹,塑料袋也鼓不起来,还把我累得够呛。可能是因为上面有个洞,所以空气从里面跑出来了吧!
经过这次实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实践出真知!
做实验的作文篇7
这回,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鸡蛋撞地球”。
我和王栋合作。我们选的材料是:泡沫、鸡蛋、所料袋。这些材料的特点是泡沫较轻较厚起保护的作用而袋子起减慢速度的作用。王栋先把洞挖空,然后把鸡蛋放入,在垫层瓦楞纸。然后从三楼往下一仍,“哇!成功了!”话音刚落就挂在了摩托的反光镜上,鸡蛋被打破了。我们重新安上鸡蛋选了个空地一仍!哦!成功喽!我和王栋欣喜若狂。
经过这回的创造设计,我不禁的想起了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和功夫不付有心人。”
做实验的作文篇8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叫作“会跳舞的葡萄干”。
实验开始前,我准备了两个透明的杯子,一瓶雪碧一杯水,还有许多葡萄干。
实验开始了,我先将雪碧和水分别倒入两个透明的空杯子里,再在两个杯子里放入几颗葡萄干。我觉得,这两个杯子里的葡萄干应该都会沉入杯底。果然,两个杯子里的葡萄干慢慢沉入杯底。放水的杯子里,葡萄干在杯底一动不动。放雪碧的杯子里,发生了神奇的事情。它的葡萄干表面渐渐地长满了小气泡,像长满刺的海胆。半分钟左右,较小的葡萄干慢慢浮了起来,浮到了杯口。随后,小气泡一个接一个地破了。葡萄干没了小气泡,它们沉下去了。大颗的葡萄干长满了小气泡,也浮了上来,随后小气泡破了,也沉到了杯底。葡萄干们在雪碧里一上一下,好像正在跳舞。我被这个神奇的现象给吸引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猜它们跳舞的秘密在小气泡里。
我查了资料。原来雪碧里含有二氧化碳,它们释放出来以后,聚集在葡萄干的表面。于是葡萄干上就出现了小气泡,拖着葡萄干浮上了水面。随后,小气泡在水面破裂,于是葡萄干就开始下沉。这个过程不断反复,看起来就像葡萄干在跳舞。
科学世界真神奇啊!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我还要多多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