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音乐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23-06-09 16:03:25 分类:学校范文

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情况下,离不开教案的制定,你一定也在思考如何写好一篇教案吧,写教案可以提高我们思考能力,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对十音乐教案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对十音乐教案精选6篇

对十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玻璃球、沙子、雪花片。

2、打击乐器若干。

3、活动室的四处分别布置成小兔、小猫、小狗、小鸡的家。

4、会发声音的玩具及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听声音引出课题。

(1)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室,请配班老师启动“会发声的玩具狗”。

师:哎呀,活动室里真安静。听,谁在叫?

幼:是小狗,它在叫“汪汪汪”。

师:哈哈,原来是玩具狗叫了,你们的耳朵真灵!为了奖励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吧!

幼:太好了!

师:那么我们做客时要怎么样呢?

幼:应该做一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评析:在安静的环境中,以玩具狗的叫声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又以奖励的方式带小朋友去做客

?更加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此时的情绪非常高涨,都有了迫不及待想去做客的愿望。)

2、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玻璃球、沙子、雪花片在饮料瓶里发出的声音。

(1)听辨硬币在红茶瓶中发出的声音。

a、师:这是谁的家?

幼:小兔的家。

幼:小兔你好!……

师:小兔家有什么?

幼:红茶。

师:那里面装得是不是红茶呢?请小朋友不要去打开盖子,自己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我,看谁最能干。

b、幼儿操作:

摇红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

幼:老师,我好象听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是石头吗?

幼:不对,是硬币。

幼:对,是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请幼儿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评析:通过让幼儿自己探索、操作,来感知瓶中的东西,幼儿很感兴趣。)

(2)听辨玻璃球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a、教师带幼儿到“小猫家”。

幼:小猫家到了。

幼:小猫你好……

师:小猫家里有什么?

幼:旺仔牛奶。

师:现在也请小朋友去摇一摇、听一听是什么东西,然后告诉大家。

b、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玻璃球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幼:……

幼:是玻璃球。

师:小耳朵真灵,老师喜欢你们!

请幼儿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玻璃球发出的声音。

(3)听辨沙子在可乐瓶中发出的声音。

a、师: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会是什么呢?请你们听一听,到底是什么?

b、幼儿操作。

师: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

幼:是盐吧。

幼:是糖。

幼:是沙子吧,声音很响的。

师:真不错,里面是沙子,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是沙子发出的声音。”

(4)听辨雪花片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小狗的家。

师:小狗的礼物中是什么东西?

幼儿操作,探索后。

幼:老师,是什么,我猜不出来。

幼:我也不知道。

师:这些小朋友们都听不出来,那么我们拿出来看看,看完后,再放进去听一听。

幼:哦,原来是雪花片。

师:你们再听一听是不是雪花片?

幼:是的',是雪花片,我一下就听出来了……

3、尝试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师: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把瓶子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教师在背后分别敲打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猜,猜中后出示实物,和幼儿一起拍节奏。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么多的打击乐器都认识了,那么现在一起来玩一玩吧!

(评析:在良好情绪的激励下,幼儿猜出了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而后让他们玩打击乐器,让他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4、尝试用各种饮料瓶为曲子伴奏。

师:刚才的打击乐器我们都认识了,那么这些饮料瓶放了东西后也可以作为打击乐器,现在老师就用饮料瓶为曲子伴奏一次。

教师伴奏完后。

师:好听吗?

幼:好听。

师:那么现在就用你们的小手拿起饮料瓶一起来为曲子伴奏吧!

伴奏后,幼儿边玩瓶子边出活动室。

(评析: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曲子伴奏后,又用各种饮料瓶来伴奏,增加了幼儿的新奇感。)

活动评价:

小班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让幼儿以客人的身份到小动物家去做客,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孩子的情感及表达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从第一环节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倾听各种东西在饮料瓶中的声音,到第二环节,辨别打击乐器的声音,到第三环节用各种饮料瓶为曲子伴奏,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对十音乐教案篇2

苏教版第10册音乐教案

导言:大家新年好~上课前,做个小调查――春节联欢晚会中,你最喜爱的节目是什么?你最喜爱的演员是谁?为什么他们能够打动你呢?

自由交流

一、 音乐知识,知多少

音乐在其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那我们来个小测试――音乐知识,知多少。

1、2/4的含义是什么?3/4的含义是什么?6/8呢?

2、小医生:下面哪些节奏短句没有问题?

a、2/4 x x  x xx  | x   x  |  x x  xxxxx | x•x   x  ||

b、2/4 x x  x xx  |x  •x |  x  x x  | xxxx  x xx  x ||

c、2/4 x x  x xx  | x   x  | x x  xxxx  |  x•x  x  ||

3、你能把上面正确的节奏短句改写成3/4的吗?

4、你能为下列旋律填写拍号吗?

1 1  | 5 5 | 6  6  |5  ― | 4  4 | 3  3 | 2  2  |1 ―  ||:5  5| 4  4| 3  3 |

2 ―:||  1  1 | 5 5  | 6  6  |  5 ― | 4  4 | 3  3 |  2  2  |1―||

5、你能唱一唱以上的旋律吗?

6、你能说出该旋律是(  ),(  )民歌。你还记得这样的旋律吗?(唱民歌)

7、《杨柳青》是(  )民歌,《茉莉花》是(  )民歌,《盼红军》是(  )民歌,《斑鸠调》是(  )民歌,《凤阳花鼓》?你还知道哪些民歌,能为大家唱上几句吗?

8、听,这首乐曲名为(     ),是(  )演奏的。(播放《梦幻曲》)它属于(  )乐器组。管弦乐队可分为木管、铜管、弦乐和打击四个乐器组。长笛和单簧管属于(   )乐器组,小提琴和低音提琴属于(    )乐器组,定音鼓和三角铁属于(   )乐器组,小号和圆号属于(    )乐器组。

9、你能听出播放乐曲的次序吗?

10、唱一唱你学过的歌曲中最喜爱的的一首歌。

这些小题目中有大家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相信大家在这学期学习之后,就可以很棒的完成了!

二、 小实验

这里有四首歌曲,(选择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你们想选择哪一首听呢?

为了表示公平,我就这样放给大家听吧!(每首歌曲都在播放,听效果)

你觉得这样如何?为什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培养倾听的习惯,合作的意识。

三、 总结下课

刚刚做的这个小实验,你从中认识到了什么?

(生归纳总结课堂常规要求)

教学内容:感受体验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们较熟悉的儿童歌曲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体验三拍子,充分想象,感受旋律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三拍子

教学准备:儿歌谱、录音

教学过程:

导演:在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对那几首儿童歌曲印象深刻,其中唱到了哪些歌曲?(学生说)相信大家都能唱上几句,那好,我们一起来唱吧!

?舒克贝塔》《白龙马》《哪吒传奇》《黑猫警长》这些经典的儿童歌曲让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今天,我们再来感受,唱一唱几首儿时的歌曲。

一、 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1、《小小的船》《小宝宝睡着了》

第一首《小小的船》,来跟着琴声唱一唱。一边唱一边打着拍子,并随着音乐自然地用动作来表现。(需要老师肢体的引导)

第二首《小宝宝睡着了》,要怎样唱?那我们来回味一下***哄着你入睡的情景吧。

(学生老师一起交流、通过语言、肢体来感受三拍子)

从两首歌曲中,共同感受到的是什么?

2、听听唱唱动动《溜冰圆舞曲》

那来听(播放《溜冰圆舞曲》),大家来听下,随着音乐动起来。

听到的《溜冰圆舞曲》中,你都看到些什么?

你有过溜冰的经历吗?跟咋们分享下吧!能表演给大家看吗?

那大家一起随着《溜冰圆舞曲》一起溜冰吧。(初步感知)

你能与我分享一下你的心情吗?

(学生在课间的时候常不好好走路的,拖着地走,那个时候有点像溜冰的状态,所以在上课的时候用他们这样的“习惯”,学生立刻感受到了)

那你还想设计什么样的动作进行表演呢?

二、总结下课

我们从几首三拍子的歌曲、乐曲,感受了三拍子的韵律,一起来交流下你所感悟的。

(学生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我们美丽的祖国》(一)

教学目标:1、能有表情的表达歌曲,感受歌曲的内涵。

2、初步学会二声部合唱。(高声部)

3、培养学生间合作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能唱出歌曲的语气;

2、体会歌曲,掌握歌曲“声断气连”的方法。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导言:你知道哪些歌唱祖国的歌曲?你能唱上几句吗?在上个学期我们学过《我爱我的家乡》,大家想一下,是歌唱家乡的什么?我们怎么来演唱歌曲的?那大家一起来唱唱吧!

一、 学唱《我们美丽的祖国》

1、初听、感受

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我们美丽的祖国》,先来听一听,然后说一说它跟《我爱我的家乡》有什么不同。(情绪、歌唱的内容、演唱形式)

2、跟磁带唱

轻轻跟着和,感受一下轻巧的声音。

3、发声练习

为了更好的演唱好歌曲,大家先来通过一简单的乐句来练练嗓子。(出示练声曲)

(1) 看歌词,谁来生动的读一读。(提出要求,从读中领悟乐句的情绪)

(2) 范唱

(3) 学生学唱(注意  x  0x xx | x ― ―)

4、跟磁带轻唱

相信大家能用更好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了

5、跟琴声唱,解决学生在歌曲中难以把握的。(学谱――唱词)

6、跟磁带唱

这首歌曲是按照怎样的速度来演唱的那?如果我们用慢速来演唱呢?试一试,会有什么效果。(比较交流)

7、完整的演唱歌曲(指挥)

一边唱一边随音乐动,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二、总结下课

这首歌,现在大家都可以用连贯、流畅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了。歌曲中还有一个妙处,就是二声部的合唱,那么下节课就来感受下二声部的合唱魅力。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一) 唱《我若是小小鸟》

(二) 做 学唱民歌

(三) 听 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合唱的艺术表现力,演唱时能做到均衡、和谐。

(二) 继续感受三拍子的旋律,用视唱法学会《沂蒙山小调》,丰富对民歌音调的积累。

(三) 通过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感受其音乐形象。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言:大家喜欢自由吗?那把自己比喻一下:我想我是自由的------------

你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下自由吗?

一、 发声练习

1、 出示

5 4  3  |  2 ― ― | 3  4  5  | 5 4  3  2  | 1 ― ― ||

3  2  1   |  7 ― ― | 1 2  3   | 3 2  1  7  | 1 ― ― ||

2、 演唱

在蔚蓝的天空中,云儿自由的飘(第一声部)。

在天空的下面,飞着自由的小鸟,还有着快乐的人们(第二声部)。

二、 学唱歌曲

1、 歌词朗读

我若是小小鸟,展双翅入云霄,那该多好。

聪明的你说:但少小不努力,贪玩耍恶勤劳,哪能飞的高?

这正是揭示了一个-------------------------的道理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揭题,感受

这是一首古老的德国民歌――我若是小小鸟。快来听听吧!

你在歌曲中体会到什么?把你感受说出来。

3、 学唱歌曲

虽然歌曲很短小,旋律也很简单,但其中丰富的和声,增加了歌曲的立体感。形象生动,我们一起来享受美妙的三声部歌曲吧。

(1) 主旋律(第一声部)――听唱法

(2) 第二声部――跟琴声唱

(3) 第三声部――听唱

(4) 第一、二声部合唱,第三声部听

(5) 第一、三声部合唱,第二声部听

(6) 第二、三声部合唱,第一声部听

(7) 三声部合唱

合唱美在哪里?你觉得合唱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如果三个声部都在比谁的声音大,声音响亮,这样好吗?

合唱时可是少了谁都不行哦!

三、 总结下课

“我若是小小鸟,展双翅入云霄,那该多好。但少小不努力,贪玩耍恶勤劳,哪能飞得高”大家一定从中学到很多吧,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体会到的吧(学生交流)。

第二课时

导言:上课前,来个“民歌大集合”的游戏,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每组能说出民歌的名字+1,能唱出其中几句旋律+2,能唱又能说出是哪个地区的民歌+5,积分多者为胜,抢答的节奏为 x x  x x  |  x   0 ||

我要 来一   个 !

获胜小组获“民歌小组”,个人荣获“民歌小天王”,不得重复。

一、 学唱《沂蒙山小调》

看来,大家对我们传统民歌还比较熟悉,这样的现象非常好,也同样希望大家不断的积累。

1、 初听、感受

我们现在听到的是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2、 学唱

已经听见有同学轻轻的跟着和了,那么,一起来学一学,怎样?

(1) 在老师引导下边拍手边唱。

(2) 在老师指挥下,注意换气。

(3) 提示3/4,感受三拍子韵律。

3、 完整表达

无伴奏/有伴奏

二、 总结下课

你们自豪吗?为了什么?(学生交流)我们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而骄傲!

第三课时

导言:(欣赏《大象催眠曲》)你觉得这段音乐中塑造的是什么形象?如果是一种动物呢?你是从哪里感受的?(自由交流)

一、 欣赏《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

1、 初听,感受形象

在来听一首,你又在乐曲中看到了什么?

(大多数同学认为是“老鼠偷油”,也感受了其幽默、风趣、诙谐的旋律特点)

(自由讨论,大胆想象,各抒己见)

2、 介绍

?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是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于1874年所作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中的第五首。你能从音乐中感受这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画面吗?(再听)

3、 交流

你脑海中这样的一幅画面是怎样形成的?是从乐曲中的哪个方面表达的?

4、 创编

现在啊,傲视希望同学们能画出乐曲的形象,也可以创作一个故事,发挥你的想象力,为这段音乐创造一个更为神气、广阔的天地。当然,要抓住音乐的发展变化。也可以和你的伙伴们一起合作完成。(创作、巡视)

二、 总结下课

现在将我们的创作成果来与其他伙伴分享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中感受到音乐,感受到那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交流)

第三课

教学内容:吹草哨儿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吹草哨儿》,感受在春天田野上放歌的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的表现歌曲的感情,二声部合唱要做到音准、和谐。

教学重点难点:副歌的合唱和谐

教学准备:歌纸、投影、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言:冬天过去了,来说一说冬天里的印象吧。(学生交流“忆冬”)

而现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春天里,什么是最能打动你的?可以描述一幅春景,也可以叙述一件事情。(学生交流“迎春”)

一、 发声练习

1、 出示练声曲

我们曾用舒展、优美的声音演唱,好象字晴朗的夜晚,那般宁静。大家能在下午这个时候,用声音来展现“月亮出来了”吗?

2、 演唱

a、 舒展优美

b、 跳跃轻巧

那你们能用这样的练声曲告诉我们“春天到来了”吗?你准备怎么做?

a、歌词     b、声音要求

春天来了,我们的心情是多么舒畅呀!当我们结伴同行时,走在田埂上时,一路欢歌笑语,是多么高兴呀!还有可能追着、跳着呢!当看到柳树冒出了绿芽时,心中是多么惊喜啊!

二、学唱歌曲

1、 揭课题、听感受

春天来了,真好!摘下一片青草叶子,一边走,一边吹起动听的歌儿――吹草哨儿。

歌曲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呢?(熟悉歌词)

你的心情如何?大家看到这一切,歌声中也应唱出――――?

2、 学唱歌曲

a、 主歌

我们的耳朵先“看”到了春天,那也让我们的歌声飘在春天里吧!

跟着音乐轻轻的唱,能发现歌曲中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

(采用听唱法,六度、八度大跳可跟琴声模唱)

b、 副歌

草哨儿真厉害,吹出了春天来,摘草叶,口中吹,哨音像银铃,越吹越欢欣。于是曲作者觉得原来的单旋律已不能满足了,这样,用两个声部的合唱,达到充实情绪的效果。你们有信心唱好么?

a、 第一声部(跟琴声模唱带有升记号的旋律)

b、 第二声部

c、 合唱

(听、唱与歌谱结合)

3、 完整的表达歌曲

歌曲中有三段,这三段我们都一齐唱?可以有些变化吗?你想怎样设计呢?

(领唱合唱、对唱合唱、小组唱…)

真好,那我们按照领唱合唱的方案来完整的表达歌曲吧!谁先来说说按怎样的顺序演唱?

(提醒反复记号、延长记号)

当唱第三段时候,还要唱小房子里的吗?

有延长记号,就看老师的指挥手势来唱,好吗?来合作一下!

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现在怎么来演唱吹草哨儿,你理解了吗?用你们的歌声告诉我。

三、 总结下课

一首吹草哨儿,让我们感受了明媚的春天,在你们的歌声中,也让我感受到你们的欢乐。当然,演唱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中。真是高兴!希望大家有更好的表现。

第二课时

导言:(出示儿童创作的乐曲,师范唱)大家觉得这首歌曲怎样?那这是和你们一般大的同学创作的,但我同样相信大家也可以创作出来,你们有信心吗?

一、 创编旋律

1、 节奏

那我们就从基本的节奏着手吧!你能拍一拍这样的节奏吗?

出示:2/4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那你再来听一听在下面的几条旋律中,哪一条才是这样的节奏呢?(用do re mi fa sol五个音创编的旋律)大家的耳朵真好,那你们也来用do re  mi fa sol来创编旋律吧!

2、 创编交流

比一比谁的旋律更好听。真是各有千秋哦!(师生互动)

3、 自主创编

怎样,创编旋律很有意思吧!还有一个3/4拍的,大家也来玩玩吧!

二、 听音填空

要想创作旋律,还得有些基本功的,比如耳朵要特灵,为了训练自己的耳朵,最常见的练习是听音了!那我们现在就来练练自己的耳朵吧!

(出示旋律谱)

完整的旋律是这样的,仔细听――

那我们跟着琴声来哼一哼,当括号中的音,你不肯定时,可以就用些母音唱一唱。

呵呵,其实老师在括号处弹奏了个双音,但我发现同学们不是能听出上方的音,就能听出个下方的音。恩,还不错!(唱旋律)分乐句来听!(单旋律音)

那现在我们在完整的听一听!呵呵,一个提议,唱一唱吧!

三、 总结下课

有兴趣的同学到是可以也来创作一些简单的歌曲哦,当然别忘了可以合作完成,更别忘了与我分享哦!

第三课时

导入:(播放《小步舞曲》、《北京的金山上》、《霍拉舞曲》)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感受风格的不同)

一、 听《霍拉舞曲》

1、 初步聆听,感受

?霍拉舞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 比较

(播放小提琴《霍拉舞曲》、木琴《霍拉舞曲》)你能听辨出其中的不同吗?

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同一作品,给人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交流一下,这两种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在表现乐曲中有何作用?你所喜欢的乐器音色怎样?

学生喜欢小提琴的,可让学生自己对乐器了解;学生喜欢木琴,给学生介绍木琴。

3、 介绍《霍拉舞曲》

?霍拉舞曲》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作于19。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库尔达维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曲体裁,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部分,一为悠长的歌词,二为活泼的轮舞,常用二四拍,多用装饰音和颤音。我们所听的就是具有轮舞体裁的-------------独奏曲。

4、 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二、 总结下课

通过《霍拉舞曲》,我们感受了不同的乐器在表现同一作品时的不同,了解了木琴这样的打击乐器。在下节课中,我们还要认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好奇吗?那就等待下一节音乐课吧。

第四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宝贝(出示箱子)谁来猜猜,里面会装些什么宝贝呢?(生猜3―4个)

(1) 看来让大家猜,是有些困难,还是让老师取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出示玻璃瓶、报纸、装有沙子、豆的杯子)现在大家知道老师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了吧!

(2) 哇!你真厉害哦,真有件这样的东西。

他们能发出声音吗?(能)

在老师看来,能发出声音的这些东西都是宝贝。不信,大家仔细听:

(师吹出空玻璃瓶,发出呼呼的风声)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这声音像什么?(生说)

你能像老师这样,吹出呼呼的风声吗?好,你上来试一试(演奏)。风呼呼的吹着,不一会就下起了蒙蒙细雨,象沙沙的雨声吗?谁也来演奏一下这沙沙的雨声?(生演奏)听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请一位同学来演奏(生演奏)。雨落在树叶上,发出了哗啦啦的声音,拿起你们手中的书,摇起来,听听象不象哗啦啦的树叶声(生感受)。突然,一阵春――哦?该敲打什么来表现春雷呢?(生说,师评价)那我们就用这些声音来表演一段“春雨雷电”的交响乐吧!(分角色演奏)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到出都是这样的宝贝,用他们可以来表演很多声音故事,怎样,神奇吧!

二、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1、 整体感知

2、 认识打击乐器

乐曲中的“雷鸣电闪”的地方还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的呢?介绍定音鼓和钹

3、 片段欣赏

那我们再来欣赏其中两个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钹在其中的作用。

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说)

(雷声隆隆、倾盆大雨的景象)

片段二中,给你什么感受呢?

4、 小结

乐曲逼真的表现了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的景象,但人们仍然兴高采烈、纵情起舞。再来欣赏下,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当然可以随着音乐通过动作来表现。

那我想,现在大家可以完成书上的表格了!

三、 实践创作

我们感受了大师所创作的“雷鸣电闪”,现在我们也来创作创作,用这些宝贝来表现下面的四个主题。

(1、 雷雨;2、清晨;3、课间十分钟;4、厨房交响曲)

请小组长将宝贝拿回去,要迅速的选择一个主题,充分发挥这些宝贝的作用,来表现你所选题的声音。想一想,这些声音可以用哪些宝贝来表现。

评价:你知道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吗?在这个主题中,这个声音是通过……来表现的!真棒!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宝贝在你的手里真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 总结下课

大家表演的都很好!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模仿出各种声音,相信大家积极的观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去创造,也能成为像“约翰・ 施特劳斯”一样的音乐大师!

第四课

教学内容:

一、 唱 《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

二、 做 选择恰当的音填空  创编旋律

三、 听 水草舞  喷泉

教学目标:

一、 学会用轻巧、圆润的歌声表达少年儿童生长在祖国怀抱中的幸福、快乐之情。

二、 通过选择恰当的音填空练习,培养学生的主音感、调式感;继续进行旋律的创编练习,开拓思路,激发兴趣,培养创造力。

三、 通过欣赏,进一步了解旋律的表现力,感受音乐形象,培养音乐联想力和想象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看:

(包括中国大好河山的景物图片,贫困地区儿童的读书图片)

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在背景音乐下交流)

一、 发声练习:

师:现在呢,我们就要把心中的骄傲自豪用歌声在这样的旋律中体现出来。

1) 出示:副歌部分的“啦”

2) 比较轻巧与圆润

师:放眼看看我们的祖国吧,心中满是激动,用歌声来表达,好吗?(学生唱)

瞧,这是什么?“跳音记号”

想想这里用“跳音记号”是为了表达什么?也用歌声来表现。(学生唱)

3) 找出异同

师:仔细观察,这两句旋律中,你发现了什么?

(节奏、旋律线条的相同)

那再来听听这句旋律,也具备这样的特点吗?

3 ― | 3  1.2 | 3 55 4 3 | 2  1 ||

呀,我们今天又学了一招,还可以这样来创作旋律的呢。你也来试着创编一句?

二、 解决大跳音程、附点与切分节奏

师:大家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如何?那我可得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行。当然我要用音乐的.方式。

听一组音,记下第一个音和最后一个音,并用“la”唱出来。

6 1 2 3 | 5 ― || 3 5 6 5 | 3 ― || 5 6 5 3 | 2 ― || 1 6 5 3 | 2 ― ||

(需要有速度的变化)

再来听一听这一旋律的节奏?(第一乐句)

出示:a、2/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b、2/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你能拍出a的节奏吗?

你真厉害的!能跟大家说说你的诀窍吗?怎么能拍的如此准确?

再来听听(第二乐句),这句的节奏是?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好方法总是这么流行,掌握的真快哦!那谁能哼唱出刚我弹奏的旋律呢?

三、 学唱歌曲

1、范唱:

师:那让我为大家来演唱这首《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吧,看看大家和我是不是心灵感应的,听听从我的歌声中,你感受到我什么样的心情?

2、 磁带哼唱

师:唱唱想想,这首歌的旋律可以从哪里划分成两部分?

3、 演唱形式的设计

4、 解决学生演唱中的问题

5、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交流如何演唱好?)

四、 总结下课

师:我们用歌声来表达了《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心情,再来看看这些图片,你又有什么样的心情呢?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师:(看《樱桃小丸子》片段)大家喜欢小丸子吗?今天小丸子也来到我们的课堂上了哦!小丸子,你来做什么的呀?

二、选择恰当的音填入括号中

师:小丸子,别急。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会帮助你的是吗?

小丸子:音乐老师让我在音乐课之前,在黑板上抄写一条旋律,可现在变成这样了哦(出示)有两小姐看不见了,这可要怎么办那,要被骂了哦。

(别急、别急。。)

好象是do ;好象是la ;好象是re ;又好象是sol 。

师:不要着急,我们一起来帮助小丸子,好吗?

1、  视唱旋律

师:怎么你们一唱到最后都唱do呀?!

2、  选择恰当的音

师:小丸子,瞧,还差一小节了,大家加油哦!这里是个什么音呢?那就把这些音都填进去唱唱,看看哪个音最合适?

3、  小结:

师:小丸子,看,这不就完整了嘛!快去上音乐课了,不然真的要被骂了。

小丸子:我真是太谢谢大家了,大家和我一起去上音乐课吧。

三、创编旋律

小丸子老师:谢谢小丸子同学。我们把这一旋律来唱一唱。(小丸子偷笑)

下面呢,请同学们按下面的节奏创编旋律。

1、  出示节奏

师:这样的创编旋律我们也做过,我们也来创作吧。看谁作的好听。

2、  自由创作,师巡视。

3、  先来听听小丸子她创作的旋律吧。(评价)

4、  我们中有没有同学比小丸子创作好的旋律呢。(学生作业)

四、总结下课

小丸子:大家真棒,我要向大家学习,谢谢大家。

师:还有什么要跟小丸子说的,快抓紧说哦。(交流)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师:请看,这有两幅画,画中表现的是什么?(交流)

那么,根据展示厅的要求,要为这两幅画选择音乐,就请我们来设计下,找一找用什么样的音乐。

二、欣赏

1、  听《水草舞》、《喷泉》

师:听到乐曲后,你是怎样想的?(初步感受乐曲情绪)

2、  听《水草舞》

师:再来听一听《水草舞》,感受水草轻盈的舞蹈。

1)  唱,师弹奏

师:听老师的琴声哼唱。一边唱一边用手划出旋律。这一旋律是向我们刻画了什么形象?那么你觉得老师的弹奏到位吗?

(交流评价)

2)  听a段(多听)

师:仔细听听,还有哪里也是描绘水草摇曳的形象?当你听到之后,立刻举手示意老师。

3)  听b段

师:那么听到的这一段,让你感受到什么?与刚刚听到的,表现的有何不同。

4)  听全曲

师:《水草舞》是三幕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段独舞。形象生动的表现海水中水草的轻柔和柔美。那么作曲家是通过几段来表达的?这样的结构就是三段体的结构。

3、  听《喷泉》

1)  听全曲

师:那么我们再来听一听《喷泉》。这首乐曲又能分为几段?用简单的图形表现出来。

2)  分段感受

师:还是让我来弹一弹吧,过过瘾。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感受音乐形象)

乐曲是描写了什么?

3)  听全曲

师:为了能更好的演奏,我得仔细再听听,大家也来听一听,等弹好了,还是得请各位多多指教呢。

三、总结.

第五课

教学内容:

(一)   唱《凤阳花鼓》

(二)   做 用打击乐器伴奏  唱一唱  创编旋律

(三)   听 《黄杨扁担》 《斑鸠调》

教学目标:

(一)   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背唱这首家喻户晓的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情绪选择恰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二)   通过唱一唱的练习,熟悉另一首叙事性的《凤阳花鼓》,运用对比手段感受两首《凤阳花鼓》的不同情绪及风格。

(三)   通过欣赏,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点及其音调。在逐步积累民歌音调的同时,增长民族感情。

(四)   通过旋律创编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继续培养创造的欲望。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凤阳花鼓》(唱一唱的练习),快来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吧。

从我的演唱中你感受到什么?

大家都来学一学吧,和我一起表演。

那你们快说说“凤阳”这个地方?凤阳是---------省的一个普通的县。凤阳人有一绝活就是“凤阳花鼓”。

花鼓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演方式呢?(花鼓片段)

二、感受不同的《凤阳花鼓》

1、  听乐器演奏版本

师:历史上的凤阳……(资料),就如老师刚演唱的《凤阳歌》一样凄凉,那你来听听这段旋律与《凤阳歌》有什么不同?

2、  交流

师: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凤阳花鼓》,想不想唱?

三、学唱《凤阳花鼓》

1、  发声练习

师:不急不急,来,先唱唱这句旋律。

(出示:歌曲最后五小节)

这句旋律中,感觉如什么?

2、  儿童版本

师:听听其他同学怎么演唱的,要挑战吗?

3、  跟磁带学唱

4、  解决难点

5、  设计演唱形式师:你想怎么来更好的表现歌曲呢?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

四、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历史上的凤阳也不是每年都闹饥荒,可总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这又是何缘故?

那现在你就是当初的凤阳人,要到江南唱一翻花鼓了。你会选择什么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打动人家呢?

可现在没有打击乐器,你能用身边的东西代替吗?来为歌曲伴奏。

五、总结下课

师: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cctv-8正播放的《名杨花鼓》中的片头区,它就是以《凤阳花鼓》为素材的。感受是如何展现的?

第二课时

一、鸡毛信

师:大家知道“鸡毛信”的故事吧。今天,我们得送份鸡毛信,当然也有暗号了。(师拍打3/4的节奏)只有对方的暗号正确,我们才能将鸡毛信交给他。

(师生互动,熟悉3/4)

二、创编旋律

师:大家一定都很好奇这鸡毛信里是什么内容吧。那现在请这四位小勇士给大家来看看。

1、  出示

1)5  5   6  1  1   6

2)5  6  5  3  5  -   -

3) 3  3  5  6  6  1

4)5  6  5  3  2  1  -   -

2、  任务

师:其实我这也有一封鸡毛信,上级要求当看到这四封鸡毛信后,才能打开。

信的内容:请大家按照1)、2)、3)、4)各音的顺序创编一个3/4的旋律。

也就是这些音就是这样排列的,但是可以把这个四分音符的5改成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等等。大家能完成任务吗?

3、  小组合作完成

师:还有其他的方案吗?

4、  选取其中板书演唱

(多唱并按照3/4强若规律拍手演唱)

三、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一、复习《杨柳青》

师:(唱《杨柳青》),这是什么歌的?是哪里的民歌?

二、欣赏《黄杨扁担》《斑鸠调》

1、《黄杨扁担》

1)  初听,感受

师:那么,大家一听到四川首先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听四川民歌《黄杨扁担》。《黄杨扁担》常在元宵节进行的花灯歌舞表演或花灯戏中演唱。(听)

?黄杨扁担》唱的是什么?(板书)

2)  再听

师:那么,我们想:这些美丽的姑娘们梳者各式各样的漂亮的头饰,心情怎样?我们要是看到了,你会想些什么?

3)  哼唱

师:这首《黄杨扁担》,旋律朗朗上口,充满着愉悦之感。我们也来跟着唱一唱。

4)  拓展

师:关于《黄杨扁担》,对于出处有些争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搜索《黄杨扁担》。

2、《斑鸠调》

1)  听

师:这一活泼的《斑鸠调》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这样的一幅荡漾着无限生机的春天,使我们心中充满欢欣喜悦。

2)  再听,并哼一哼其中几句。

1、  衬词

师:在这两首民歌中有哪些衬词?这些衬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三、总结下课师:那么,书上的表格就能完成了吧。来填一填(交流)

中华民族留给我们有许多许多,就音乐中的民歌这一方面就足以大家不断的去挖掘。希望大家在不断的积累中发扬。

第六课

教学内容:

(一)   唱《春雨蒙蒙的下》

(二)   做 边唱边拍手踏脚   选择结束音

(三)   听《良宵》

教学目标:

(一)  知道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能运用连音与非连音对比的唱法表达歌曲感情。

(二)  通过边唱边拍手踏脚的声势练习训练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感受边唱边动产生的律动感。

(三)  通过选择结束音的练习,继续培养学生的主音感、调式感。

(四)  让学生了解二胡的表现力,感受乐曲的情绪,对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与成就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情。

师:五一期间,下了几场春雨,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好与坏的辩论)

二、发声练习

师:瞧,春雨这么多的好,那谁来模仿一下春雨吧。春天的雨跟夏天的感觉一样吗?

1、  节奏(生模仿春雨)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体现力度的变化)

2、  旋律(风声雨声情境)一阵微风后,春雨唰唰的下起来。

(出示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弹奏――模唱

3、模唱旋律

师:仔细听,弹奏的这两条旋律。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a、3 1 | 5     1  |3 5   6|  5 6  5   |  5    0||

b、5 3 |1      2  | 3 5   3 |  4 2  |  2  ―  ||

(边哼唱边轻拍手)

再听两条旋律。

a、 6 5  6    |  6 4  1    |  4  6  6 5  |  5   ―  ||

b、 3 5  3    |  3 1   5   |  3  4  3 2  |  2   ―  ||

从这几句旋律中,你都感受到什么,是在表现春雨的什么特点呢?

三、学唱歌曲

1、  初听

师: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感受春雨,感受春天,聆听春雨的声音。

2、  跟磁带学唱

师:想一想,怎样用声音来表现春雨呢?一起来轻声唱一唱吧。

3、  解决难点

二声部合唱、节奏、换气、力度的处理

4、  有表情的演唱

四、总结下课

师:有这样一句话――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相信大家都能珍惜美好的时光。

第二课时

一、选择结束音

1、  歌谣

唐僧骑马咚里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的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  ……

2、出示

师:这天,师徒四人来到了一个音乐王国,这里住着所有人都用音乐交流。到处都是美妙的音乐,真是心旷神怡。当师徒四人来到宫殿下,换取关文时,国王殿下设下了两重关口,只要闯过这两重关口,就给他们关文。大家都来看看呢。

(1)1=2/4

6  6    6    |  2 12  3  |  6  6  5 65  |  3  ―  |

6  6    6    |  2 12  3  |  5 32   1321 | (      )||

(2) 1=2/4

5 53    6 32  |  1    1   |  5  5  6 53  |  5     5    |

1 16    5 6   |  5 5   3 2 |   5 2   5 32  |  (       )||

3、选择

猪八戒蠢蠢欲动,要试一试。左看看,右看看,饶饶头,就顺手把3 填了进去,大家来唱一唱,觉得怎样。我们再试试其他的唱唱呢?

看来是6比较合适,有了乐句结束的感觉。八戒憨笑着,退了下来。那还有呢,沙僧说我试试吧,听他正哼着旋律呢(弹奏旋律),看来沙僧塌实多了,大家猜沙僧选择的是什么呢?你们选择的是什么。果然沙僧也选择的1。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

二、声势练习

师:过了两重关口,国王殿下就可以给关文了,奇怪的是,换来的是一张密密麻麻的音乐图。

1、出示:

需要手脚的配合,还要一边唱一边动。好象难度很大的。可是我们知道,这孙悟空是72番变化,手脚灵活,这个怎么能难倒他呢?(师示范)

2、练习:

大家想不想也来做个厉害的孙悟空呢?

脚――手――协调

我来唱,大家做。

都来试试自己一边唱一边动呢。(自主练习)

3、展示

(个人展示;分组合作展示)

三、总结下课

终于,师徒四人拿到了关文又上路了。听,音乐王国的人们正用音乐为他们送行呢。

第三课时

一、认识二胡

师:大家都学习过《二泉映月》,说说都有哪些了解?(交流)

1、  初步感受二胡

师:那么,二胡这样一件乐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其实二胡不完全演奏悲伤的乐曲,而改变了二胡形象的是我国民

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介绍刘天华的故事)

模仿下二胡演奏家吧。

2、  出示二胡实物

师:近距离的接触二胡。介绍二胡。

听一听他的声音(演奏《良宵》的主题)并感受二胡的技法。

二、听《良宵》

1、  初步感受乐曲

师:这一段旋律只是乐曲《良宵》的一个片段,下面我们完整的来欣

赏乐曲,从中感受二胡的魅力。

2、  再唱主题,边唱边模仿演奏。

师:二胡的音色怎样,虽然只有两跟弦,但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我们来唱一唱,一边唱一边模仿演奏,在肢体上模仿,在声音上也来模仿二胡。

3、边看《良宵》的故事,边听

现在你知道《良宵》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吧。其中有一段运用跳弓的手法来演奏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4、拓展现在将你的感受写一写,可以是诗歌,或者画一画,也可以给主题创编歌词,唱一唱。

三、总结下课

第七课

教学内容:

(一)   唱《亲爱的回声》

(二)   认 6/8

(三)   做 为旋律划分小节;听音选择填空

(四)   听 樱花  故乡的亲人

教学目标:

(一)   通过歌曲的学唱,培养学生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用鲜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的效果。

(二)   知道6/8的含义及其特点,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来表达6/8的旋律。

(三)   通过做一做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6/8拍的认识,接触并记住世界名曲的主题音调,继续进行旋律音程的听记。

(四)   通过欣赏,熟悉《樱花》《故乡的亲人》这两首歌曲的曲调,感受歌曲情绪的特点,比较和感受合唱及不同音色的不同表现力。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师: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是想坐在这教室里上课,还是想走出去,与大自然拥抱呢?

我也想,可是……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来感受自然。你听:(范唱)

二、发声练习

1、  模仿回声

师:你们了解回声吗?谁来介绍一下回声的。能把回声表现出来吗?

其实这里就有了音乐,很具有表现力,也就是力度上的变化。

2、节奏、视唱

师:喂  ―  ―  |  喂  ―  ―  ||我们来合作一下,模仿亲爱的回声。

你 好  ―  | 你 好  ―  ||  哈 罗 ―  | 哈 罗  ― ||

回声是……那么可听好了哦。

6  5    ||   5  1    ||   1  6    ||  1  5   ||

演唱评价

三、学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亲爱的回声》

1、出示歌谱

师:谁能解释一下6/8拍呢?

2、认识6/8拍

师:2/4的含义是―――――,强弱规律是――――――。

3/4的含义是―――――,强弱规律是――――――。

4/4的含义是―――――,强弱规律是――――――。

那么想一想6/8的含义会是什么呢?强弱规律又是什么呢?

2/4  x   x   |  x     x   ||

●   ○     ●     ○

∨   ∨     ∨    ∨

3/4  x   x x   x   |  x   x   ―   ||

●   ○    ○     ●   ○  ○

∨   ∨    ∨     ∨    ∨  ∨  4/4  x   x   x   x  |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6/8   x x x  x x x  | x x x  x    0 ||

●○○  ◎○○  ●○○  ◎○○

∨∨∨  ∨∨∨  ∨∨∨  ∨∨∨

看这两句6/8拍的节奏,听一听我是弹奏的哪一乐句?

6/8  x  x x  x x x  |  x    x  x     0  ||

6/8  x x x  x x x  | x     x  x     0  ||

3、跟磁带轻轻哼唱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和亲爱的回声对话吧。跟着轻轻的唱一唱。

4、解决难点

师:还有哪里感觉较难把握的?(换气、二声部)

5、完整表达歌曲

师:我们来分配下角色,我先来扮演回声。我一定能表演好的。

那么你还想对亲爱的回声说些什么呢?把歌词改一改,唱一唱。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寻找精灵(听音选择填空)

师:在一个美丽的小镇上(弹奏完整的旋律),住着快乐的人们,因为这里有着三个可爱的小精灵。他们唱着欢乐的歌。分别是――

弹奏 5 6  5  ||  3 4  3  ||  4 5  4 ||

有一天,这三个小精灵到森林里去玩,可是却一直没有回来。小镇上也失去了原来的快乐。只有找到那三个小精灵才能恢复小镇原来的欢乐。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吧。

再来好好听一听这三个小精灵的声音。(弹奏)

那么,究竟他们在哪里呢?

听――唱――填空

二、解救精灵(为旋律划分小节)

师:真是太好了,找回了精灵,快乐的小镇又要回来了。可是奇怪的是,小精灵们不歌唱了。原来是被森林里的女巫施了魔法。

(出示6/8拍的旋律)只要我们能为这一旋律划分小节就可以解除精灵身上的魔法了。首先来看这是几拍子的旋律?那么6/8拍的含义是?你能为这一旋律划分吗?

(自主练习)

好了,这下我们又可以听到小精灵们的歌唱了。听一听吧,我们可要轻轻拍手为他们伴奏呀。(范唱)

我们都来唱一唱吧。

这就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片段,从这样的片段中你感受到什么心情。

三、总结下课

师: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和小镇上的人们感受小精灵的乐章吧。(听全曲)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师:抢答:哪里的《凤阳花鼓》?谁能完整的演唱《凤阳花鼓》?

二、听《樱花》

1、出示《樱花》歌谱演唱

师:我们来唱一唱这样的旋律。

2、感受乐曲的曲调

师:正如大家想到的,这是日本的民歌《樱花》,日本民间特色的曲调跟我们中国的民歌比较一下。由“3、4、6 7 1”五音构成的,便是日本特有的“都节”调式,而中国的民歌中以“6 1 2 3 5”五音构成。3、  感受乐曲的情绪

师:那么我们来感受一下日本的樱花,从中你感受《樱花》的旋律怎样?

歌曲是通过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表达歌曲的?

其中发生了变化,你又感受到什么?

4、  跟录音学唱歌曲。

三、听《故乡的亲人》

1、  感受乐曲情绪。

师:现在我们从日本在飞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听那里的人们正唱着他们的州歌来欢迎我们呢!(听全曲)

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故乡的亲人》,由美国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写于1851年,那么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呢?我们来轻轻跟着哼一哼。

2、感受演唱形式和音色

师:那么是通过怎样的演唱形式来表达的?其中有一段是男声领唱,你觉得怎样?如果用女声来领唱,效果怎样?看来设计演唱的形式也得巧安排。

四、总结下课

第八课

教学内容

(一)   唱《天地之间的歌》

(二)   做 唱唱旋律  完成旋律

(三)   听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学唱《天地之间的歌》,激发学生对探索天地之间奥秘的欲望,从而引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领唱与合唱相互协作,配合默契。

(二)   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做到声部清晰、和谐。继续巩固6/8拍的知识,通过完成旋律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三)   通过欣赏,比较音色,音区,节奏,速度,力度,和声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综合能力,感受音乐形象。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

师: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我们就从航天员杨利伟开始说起吧。(自由交流)

二、学唱歌曲

1、  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从这样一首《天地之间的歌》,你感受到什么呢?

2、模唱“啦”的旋律

3、跟磁带学唱

4、解决难点

(1)切分节奏(口念――拍手――词――跟唱旋律)

(2)二声部合唱

5、完整的演唱歌曲

(看指挥演唱――分角色演唱)

三、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唱唱旋律

1、听《往事难忘》

师:(弹奏)熟悉这样的旋律吗?是歌曲《往事难忘》,这样的旋律来自英国作曲家贝利的《很久以前》。

2、模唱

师:我们跟着来轻轻唱一唱,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将相同的旋律编号。

当唱到(1)(3)时,轻轻的拍手用 x  x  x  x ||伴奏;

唱到(2)时,用 x  ―  x  x  ||伴奏;唱到(4)时,用 x  ―  x  ―  ||伴奏。而第二声部都是 1 7 6 5 3、二声部合唱

二、完成旋律。

师:《很久以前》中有很多的旋律是重复的,我们在创编旋律的时候也可以用。

1、  分析

师:那么还有个条件,我们得看看要求创编的这一旋律是几拍子的。看(出示),那么6/8拍的含义是?

2、  创编

师:那么,你能听出,我弹奏的是哪一节奏吗?

6/8   x x x  x x x  |  x .    x  .   ||

6/8   x x x  x x x  |  x  x  x  .   ||

现在我们先来唱一唱第一条旋律。(跟琴模唱)

那么,下面的那条节奏就让你们来创编了,让其成为一条完整的旋律。

3、  交流演唱评价

三、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听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比较音色,音区,节奏,速度,力度,和声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进一步提高音乐的综合能力,感受音乐形象。并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音区、以及不同的演奏速度、力度和不同的音乐节奏,感受其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我们写的一部交响童话。在这首交响童话里,每一个角色都由特定的乐器来表现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并完成书上的连线。听完了故事之后,说一说这个交响童话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呢?

(交流)

那么在下节课中我们来感受每个角色,而且还演绎下每个角色。

(第四课时)

这里有几个角色,这些角色有什么性格特点呢?是怎样通过音乐来表现的。

首先是乐器的选择上――音色特点

然后根据本身的性格特点在音区、力度上的变化。

(选取主题分析)

表演部分(小组划分角色)当听到你所表演的角色音乐时候,通过肢体等语言来表达。

对十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学习随音乐合拍地边唱边做动作。

2.乐意尝试创编歌词,并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布袋木偶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出示布袋木偶做拍手、点头状,与幼儿相互问好。

师:小朋友们好,我叫聪聪,很高兴认识大家!你们喜欢我吗?如果喜欢我,就和我一起做动作好吗?

引导幼儿边唱边合拍地做拍手点头动作。

师:今天聪聪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拍手点头》,小朋友们一起说。

教师边演示布袋木偶边唱《拍手点头》。(教师唱歌曲一遍)

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合拍地拍手点头动作(两拍一次动作)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唱好吗?这次小朋友声音低一点,老师声音高一点。(小朋友声音高一点,老师声音低一点)

二、组织幼儿创编歌词,并合拍地做相应的动作。

1、 启发幼儿创编出自己喜爱的身体动作。

师提问:小木偶除了会拍手点头,还会拍手干什么呢?(如:拍手踏脚、拍手摸脸、拍手拍皮球、拍手开汽车等)教师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高兴的表扬幼儿能创编新的歌词及动作。

2、幼儿听音乐,边唱边合拍地表演创编的动作。

活动建议:

在对此歌曲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幼儿创编的动作可增加两件事:拍手点头、拍手踏脚;三件事:拍手点头、拍手拍皮球、拍手抱娃娃;四件事:拍手骑小车、拍手开汽车、拍手开火车、拍手开飞机(并可按词意越唱越快)。

对十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小老鼠上灯台,使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2、幼儿能够尝试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

3、学习儿歌《小老鼠上灯台》,感知儿歌的音律。

活动准备

1、《小老鼠上灯台》歌曲。

2、猫和老鼠玩具各一个。

活动重点

用各种动作表现小老鼠上灯台状态,使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难点

根据儿歌创编动作并完整地表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欣赏歌曲《小老鼠上灯台》,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老师今天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听一听歌曲里面唱出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附歌曲:“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师:“这首儿歌里面有哪种小动物呀?它发生了什么事呢?”(小老鼠,偷吃油。)

(二)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感受韵味

1、教师操作猫和老鼠的玩具,边完整说儿歌。

师:“小老鼠上哪去了、它是去干什么呢?”

师:“是谁的到来让小老鼠害怕了?”

师:“小老鼠因为害怕小猫,结果就怎么样了呢?”

2、老师再次完整念儿歌,引导幼儿在“猫来了”这句话后加说“喵一”,增强幼儿的参与性,提高幼儿的兴趣。

(三)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做《小老鼠上灯台》手指动作,使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师:“你们想知道小老鼠偷油吃是什么样子的吗?自己做个偷

油吃的动作吧,咱们比比看谁最像。”

附儿歌:小老鼠,(食指相对)

上灯台。(左手握拳垂直,右手手指和中指沿右手左手交替攀爬)。偷油吃,(双手四指并拢,手心朝里,与大拇指一起张合做吃油状)下不来。(双手并拢做摆手状)。猫来了,(双手五指张开在脸两侧做胡须状)害怕了,(做抱头害怕状)叽里咕噜滚下来。(左手抱拳伸直,右手食指和中指交替自上而下从左手臂滚落)。

(四)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动作(加上身体部位)

1、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儿歌,那如果咱们加上自己的身体学习小老鼠滚下来,你们觉得小老鼠会怎样滚下来呢?”

2、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做动作。

3、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如:慢慢蹲下,双手在胸前环绕滚动)

(五)活动延伸

在学习歌曲《小老鼠上灯台》中,请幼儿加入动作,边唱边表演。

对十音乐教案篇5

一、活动背景

在这个承载着夏的气息、包涵着春的韵味的魅力六月,我们迎来了20xx年的父亲节,是父亲带给我们生命,给予我们成长,是父亲含辛茹苦的将我们抚养成人,父亲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个世上最伟大的人。因此,在父亲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为父亲献上属于我们的问候,让她在远方的家乡能得到最真挚的祝福。

二、活动简介

通过制作父亲节祝福墙,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单等活动将大家对父亲的祝福,在父亲节一并送上。我们的重点放在制作父亲节祝福墙上,向过路的同学们发放便利贴,并让他们写上对父亲最想说的一句话,将大家对父亲的祝福通过贴便签的形式张贴在展板上,并做出一定的造型,表达对父亲的爱与祝福。

三、活动目的

父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我们希望人们能够放慢自己的生活节奏,与我们一起表达对父亲的爱与祝福,我们借助父亲节这个活动,激发同学们的感恩情怀,让同学们把对父亲的爱真切的表达出来,让同学们更多的关注父亲,感恩父亲。

四、主办单位

高一班

五、活动时间

月号中午

六、活动准备

签字条幅、绶带、签字笔、宣传单、便利贴、两张课桌、宣传板

七、活动流程

1、活动前所有人员到齐,将所需要的工具在老操场前准备好,将宣传板和条幅放置在相应的位置。

2、“千人签字送祝福’:制作父亲节祝福墙,由我们向过路的同学们做关于父亲节感恩的介绍,并向他们发放便利贴,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父亲送上最想说的一句话,将大家对父亲的祝福通过贴便签的形式张贴在展板上,并做出关于“父亲节感恩”的文字造型,在父亲节将同学们的祝福一并送上。

3、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宣传条幅上签字,用签字的方式郑重承诺今后一定要好好的爱自己的父亲,感恩父亲。

对十音乐教案篇6

目标:

1. 学唱歌曲《理发师》,尝试用轻快的歌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情感。

2. 能够根据节奏模仿小剪刀、喷雾等声音。

准备:

兔八哥理发视频,剪刀、喷雾、镜子图片,歌曲图谱

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发兴趣。

指导语:“今天,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好看的视频,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观看兔八哥理发的视频

提问:兔八哥在做什么?

二、学唱歌曲,熟悉内容。

1.第一次完整欣赏歌曲。

指导语:今天徐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一首跟理发有关的歌曲,题目是《理发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完整弹唱)

提问:

①歌曲中的老爷爷为别人理发的时候用到了哪些东西?(剪刀、喷雾、镜子。)

(幼儿边说边出示图片)

②剪刀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喷雾呢?(用小手拍节奏试一试)

卡嚓、卡嚓;沙沙 沙沙沙。

2. 再次欣赏歌曲,教师清唱。

指导语:仔细听歌曲内容,听听看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

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幼儿说一句,教师唱一句并出示相对应的图谱)

3. 看着图谱,听老师唱一唱这首歌曲。(会唱的轻轻的跟着唱)

4. 一起跟着图谱唱一唱。

三、共同游戏,加深记忆。

根据节奏对答增加记忆(拍手念歌词)

1. 说一说游戏的规则。(比如:理发店的什么呀咔擦 咔擦,请小朋友填空什么,并完整将歌词念下来)

2.提问:

理发店的老爷爷呀什么什么?

灵敏的呀什么什么咔擦咔擦?

哎,已告成功 啊 ,喷呀喷雾什么什么?

请您来呀下一位呀什么什么?

什么里面看一看呀咔擦咔擦?

哎,已告成功 啊 ,什么什么沙沙 沙沙沙?

3.没有图谱的帮助,共同演唱歌曲。(配乐)

四、活动延伸,尝试表演。

1.这首歌曲不单单可以唱,还可以在唱的过程中加入很多好看的动作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2.回去教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共同表演。

《对十音乐教案精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