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香教案7篇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必备工具,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富有情感的教案是教师拉近与学生距离的重要纽带,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菊花香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菊花香教案篇1
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4课《一路花香》,这课是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两只水罐的故事。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向我们揭示了: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一路花香是挑水工利用破损的水罐漏水的特点形成的美好景象。课文分为三个自然段:
1.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
2.有裂缝的水罐因漏水而惭愧的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时注意路旁的花。
3.破水罐看了花后,仍然为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诉他:是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
说教法: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运用电化教学,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体会法。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训练,唯有多读,才能理解课文,才会运用。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分不同角色读,帮助学生感受不同3.品析词句法。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刻了解故事寓意,用“读、找、品、画”的学习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水罐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说学法:本课是则寓言,教学寓言时,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寓意,这是寓言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寓言本身充满了兴趣,但对寓意的理解会存在很大难度。为此,教学时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来感受不同水罐的表现,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寓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说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4)情感目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一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说设计:本课我设计了两个课时来完成这篇寓言的教学。今天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的设计。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学习二、三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品析课文,总结全文。在课前准备上,我准备了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本次着重说第二课时的内容,针对教材及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课程。
1.复习引入
思考:说说两只水罐的'不同之处,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好水罐为什么会如此骄傲?从哪个词看出挑水工的勤劳?板书:完好水罐骄傲自大
破损水罐自卑自责
师:破水罐真的没有用吗?过渡学习第二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自读,画出好水罐骄傲自大的词语,读一读体会。
本段的重点在第一次对话,抓住“道歉、惭愧”体会破水罐的自卑。(同桌演读,让学生通过语速和语调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受到感染,内化课文的语言。)在学习中,学生可能还会遇到不理解的词,这时我鼓励学生自己互相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由挑水工为什么要破罐注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过渡学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课文的重点,采用以读代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那只破水罐……感到一丝快乐”出示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美好的景象。破水罐和挑水工的第二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出示挑水工的一段话,“难道你没有注意……主人那能欣赏到这美丽的花朵呢?”组织学生自读、集体演读、分角色读、把自己的感受带进去读、指导再读。对朗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要及时纠正。读中抓住“一丝、再一次”等词指导学生读懂破罐此时仍有自卑,(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感想)”画一画词句,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小组讨论:读了挑水工的话,你知道了什么?举例说说。
教师总结: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教师板书)
接下来设立谈话环节:两只水罐,你喜欢哪一只?正确引导:好水罐能圆满完成任务应肯定,至于骄傲当然不对,但如自己努力地去做一件事终于取得成就,感到自豪也未尝不可。破水罐对自己要求严格,但老是自卑自责是不行的,要尽早解脱,看到自身的价值。
作业设计:拓展活动:现在听了挑水工的一番话,你认为破水罐会怎样?
菊花香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在生活中学会欣赏美的事物。
2、帮助学生在欣赏中尝试理解美。
3、独立进行花鸟图画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以及动手动脑的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头饰带子的长短要合适头型。
2、指导学生注意画面整体效果,如构图的美观、色彩的和谐等。
教学准备:小鸟叫声音乐,森林的挂图,《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歌曲录音带
卡纸一张,剪刀,蜡光纸,固体胶,水彩笔(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现在请你们慢慢地闭上眼晴,欣赏一段音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鸟的叫声)
2、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
在这美丽的树林里,到处可以见到高大挺拔的大树,五彩的花朵,有白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紫色的、粉色的……漂亮极了。你瞧,它们一个个张开了笑脸,引来了美丽的蝴蝶。林中小鸟欢叫,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在快活地生活着。忽然,一阵阵机器轰鸣的声音,只见:一棵棵大树相继倒下,小鸟们失去了家园,花儿被人们任意蹂躏……(引导学生:我们要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
3、揭示课题。
4、欣赏教材p12、13
5、引导学生分组看书、讨论学会制作步骤。
6、学生反馈,教师,并演示制作步骤:
(1)画或剪贴(注意色彩搭配)
(2)剪(安全教育和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教育)
(3)制作带子(注意带子的长短要先量一量自己的头)
(4)组合
7、布置作业:让我们戴上自己做的“花”或“鸟”一起来做游戏。
8、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9、游戏:播放“我们的祖国是花园”,邀请你认为做得最漂亮的花和鸟一起跳舞。
10、教师
同学们,在这节课里,我们共同在这美鸟语花香的世界里欣赏到了美,又用我们的手创造了美。花和鸟是人类的朋友,能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老师相信,我们的世界将会比今天更加美丽。
菊花香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挑水工是怎样循循善诱地启发破损的水罐感知自身存在的.价值的。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置疑导入。
1.同学们,《一路花香》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其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你们预习过课文了吗?你们是怎样预习的?
2.指名听写生词:挑水工、水罐、运水、浇灌。
3.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4课《一路花香》。(板书课题、书空、齐读)
4.出示“一路鲜花”的图片,并结合课题思考:你想到了什么?(将问题进行记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并进行勾勾划划。)
2.解决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3.检查读书情况。(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思考:你能结合听写过的词语,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聚焦人物,品读感悟。
1.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水罐,你会有怎样的内心感受?(理解:“骄傲”一词的褒贬含义和“惭愧”的意思。)
2.教师引读:
两年后的一天,破损的水罐怀着那份惭愧和自卑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
3.体会: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4.师:究竟是怎样的美好景象让处在自卑深处的裂水罐感到一丝的快乐呢?(出示“美好景象”的课件,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扩写。)
5.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勾画出挑水工的话,认真地读一读,你从其中明白了什么?
6.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揭示寓意。
四、结合寓意,发散思维。
完好的水罐和破损的水罐听了挑水工的话后,它们会怎样做,怎样想呢?
五、再读课题,总结谈话。
1.齐读课题《一路花香》。
2.愿这“一路花香”留给我们的芬芳永远停留在我们的心里……
菊花香教案篇4
一、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读了课题,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题。)
2、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板书:寓言)从“一路花香”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鲜花,感受到醉人的花香,还能从中收获朴素的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中,看看课文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课文,初读。(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自读要求。)
1、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遇到不理解的词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想一想。
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一路花香”从何而来?
2、学生自学。(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做批注。)
3、检查自学。
a、出示生词认读。
完好无损水罐骄傲
裂缝渗出漏掉惭愧道歉
日复一日浇灌欣赏目的地不禁
b、练习书写“罐”和“灌”。(课件出示:水罐浇灌)
三、精读课文,体会哲理。
1、导语:在这个寓言故事中,有三个耐人寻味的角色,他们是——
板书:
完好的水罐
破损的水罐
挑水工
同学们,走近他们,认识他们,就能很好的体会这篇文章的深刻内涵。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细地品读课文的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品味角色特点,一会我们交流你们的感受和体会好吗?
2、交流学习感受。
(一)品味“完好的水罐”和“破损的水罐”特点。
1、课文是怎样描写两只水罐的?(出示对比性句子)
a、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
b、那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
2、面对这样的结果,两只水罐的态度和心情一样吗?(出示有关句子)
a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 (自豪自满)
b、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自责自卑)
3、导语:破损的水罐由于自己没能很好的完成运水任务而深深地自责,内心产生强烈的羞愧感,那些句子还描写了他这种心理感受?
a、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1、挑水工的职责是什么?
2、挑水工会怎样尽了自己的全力?
3、应有的回报指什么?
结:挑水工每天到远远的小溪边挑水可见路途之远,任务之重。可为了破损的水罐渗出的水,或许还要多挑几担水才能够主人家一天的用水量。无形中给挑水工增加了工作量。此时破损的水罐对挑水工是满腹的歉意和深深的自责。(感情读)
4、面对破损水罐的道歉,挑水工是怎样回答他的?(齐读挑水工的话。)
导语:第二天,他们又上路了,破损的水罐注意到路旁的鲜花了吗?
b学习第二次对话。
1、想象“太阳照在路旁美丽的鲜花”的情景。
2、挑水工仅仅是希望他注意路旁的鲜花吗?他真正希望水罐注意的.是什么?(出示挑水工的话,齐读)
(挑水工的良苦用心在于让破损的水罐注意自己的价值。)
4、面对破损的水罐,挑水工有很多的处理方式:(抱怨、弃之不用、修补等等)课文中是怎样说的?“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挑水工利用了水罐的缺陷,让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此时此刻你想对挑水工说什么?
(我想对——说——)
5、学了课文你还想对谁说?
总结:孩子们,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要我们能像挑水工那样学会关爱,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那么我们美好的人生必将“一路花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菊花香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接受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挑水工与破水罐的两次对话,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从这一路花香中,我们不仅能欣赏美丽的鲜花,感受醉人的花香,还能收获朴素的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故事中去探寻这“一路花香”。
1、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挑水工、裂缝、水罐、浇灌、一路花香
2、你会用以上这些词语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过渡:这只有裂缝的水罐能浇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它知道自己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过渡:从不知道到知道自身的作用,它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表示它心理变化的词语。
十分惭愧 ------ 一丝快乐-------仍然伤心-------?
3、自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次道歉,体会“十分惭愧”。
1、导入:那只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送到主人的家,每天如此,因而它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
2、体会:我们来体会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十分惭愧)
“惭愧”是什么意思?“十分惭愧”可见程度更深。
于是他们之间有了第一次对话。谁来读读这第一次对话。(分角色读,老师读旁白)
“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尽了自己的全力”具体是指什么?
(这说明挑水工挑水的路程远,任务重。)
“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具体是指什么?
(因为破损的水罐每次只能运半罐水给挑水工增加了工作量)
指导分角色感情朗读它与挑水工的第一次对话。
(读出破损的水罐的自责与歉意。)
3、过渡:是啊,跟完好的水罐比起来,破水罐怎能不感到自卑呢?你们看,它向挑水工道歉时是多么自责多么难过啊!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
过渡:自己先练读,然后请人来读(指派角色读、男女生读)
(二)体会“一丝快乐”。
1、师过渡:破水罐向挑水工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挑水工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它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美丽的景象啊?新课 标第 一 网
2、出示花香图,奏响音乐。
师问:破水罐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太阳把金色的光辉洒在大地上,路旁的鲜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花瓣上还滚动着钻石一样闪亮的小露珠。勤劳的小蜜蜂、可爱的小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纵情歌唱……
3、阳光普照,鲜花盛开。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师过渡:使人感到如此快乐的美好景象!我们也不禁深深地陶醉了!谁能美美地把这句话读出来吗?(指读、齐读)
师问:此时看到这般美景,你的心情如何?
生:快乐、兴奋
师问:破水罐和我们看到的是同样的美景,它的心情如何呢?
生:一丝快乐。(指板书:一丝快乐)
出示: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
(三)第二次道歉,体会“伤心”。
1、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破水罐为什么只感到一丝快乐而不是十分快乐呢?
(它还是不知道自己的作用啊!)
因为它到了小路的尽头,水又漏了一半。
2、过渡:原来是这样的。此时它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引读:但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
3、过渡:这一次挑水工告诉破水罐什么?谁来读一读挑水工的话?
?课件出示:但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指名读)
过渡:小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指名说。)
预设生1:破水罐漏出的水每天浇灌花种,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挑水工摘下花朵插进主人的花瓶,让主人每天都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花朵。
预设生2:虽然破水罐很破,有裂缝,但它的用处还是很大的。
4、师问:自己有这么大的`作用,破水罐原先知道吗?
(不知道)
师过渡: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听了这段话,破水罐的心情还会变化吗?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他此刻的心情吗?
师板书:欣慰、快乐、兴奋
5、师过渡:课件出示,此时此刻,听了挑水工的话,破水罐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来,一两句足以。
生:原来我的作用是那么大啊!(齐读)
6、总结升华。
师过渡:是呀,面对十分惭愧自责的破水罐挑水工正是用他的聪明、睿智、爱心发现了裂缝的价值,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一路芳香。这一路花香飘进破水罐的心田,飘进挑水工的心田,更飘进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田。原来啊:上帝不会无缘无故地创造你。世界上每一件东西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看轻自己,充分发挥作用,那我们的人生道路必定是一路花香(出示课题)。
三、升华感情,点明中心。
1、再次齐读课题。
2、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你曾为没有美丽的容貌而懊恼;也许,你曾为没有出色的成绩而伤心;也许……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小组内交流,反馈)
师:同学们发自肺腑的语言,散发着哲理的花香。(板书:每个人都有价值,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
3、指导分角色朗读。
四、拓展延伸
1、寓言故事《残缺的环》、绘本读物《失落的一角》
2、搜集一些与本文寓意相通的名言警句,读一读,背一背,并选择一条做成书签送给自己。
3、续写课文。 老师读这篇文章,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欣赏着这一路花香,听了挑水工充满了哲理的语言,破水罐会怎么想?完好无损的水罐会怎么想?得知这美丽鲜花来历的主人会怎么想?怎么说?请大家拿起笔,续写课文。
菊花香教案篇6
教材分析:
这则寓言写的是印度挑水工,用两只水罐挑水。一只完整无损,另一只有裂缝。后来当有裂缝的水罐感到惭愧的时候,挑水工与其对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世上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作用,同样能给人类以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接受教育。
2.能自主学习课文,并通过合作拓展思路发展交流能力,抒发自己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或深或浅地感悟其中的道理,四年级的学生可能有些困难,应对的策略是精心设计,形成读书系列活动,并通过合作、交流能有所领悟。
教具准备:1.挂图 2.关于“鲜花”的动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尝试着进行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读题、说题
1.读题:一路花香
2.说题:(1)说到花,我们脑海里会自然浮现怎样的一幅图画?会用什么词来 来描绘?
(2)老师也送给大家一组有关花的词语。
(3)说到“花香”,我们又会想到哪些词呢。
(4)老师也送给大家一组关于“花香”的词语。
3.请学生扣住“路”字设置疑问。
二、读通课文。
1.谈话:那就让我们打开课本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读完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学习第二小节。
1.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说到这只破水罐很惭愧,他惭愧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去读一读第二小节后,我们再来交流。
2. 学生读文讨论:
(1) 是啊,这只破水罐为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挑水任务而惭愧,为连累了挑水工而惭愧,你们看,他多伤心啊!
(2) 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破水罐此时的心情读出来吗?自己练练。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议:1.我觉得他读得还不够伤心;2.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只难过、伤心的水罐。3.这是一只充满歉意的'水罐。)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只破水罐的话。/sjbwz/
(3) 齐读第二小节。
四、作业:
1.找学习伙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拓展思路发展交流能力,抒发自己感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一、复习导入
引读第二小节。这是一只充满歉意的破水罐。
二、学习第三小节。
1. 引读:可挑水工却不这么认为,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挑水工的话读一读,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自主——合作(先考虑,后小组讨论)
2. 师生交流:体会挑水工说话的艺术性,他循循善诱,从破水罐的角度出发,用事实说话,让破水罐从生活实践中去感知自己存在的价值。(适当设计一个学生提问: )
3. 小结:是啊,挑水工真聪明,他知人善用,恰倒好处地利用了破水罐的裂缝,浇灌了一路鲜花,使这条路上充满了鸟语花香,给自己,给破水罐,给主人,更给所有从这条路上走过的人,带来了 —— 一路花香,带来美的享受。
板贴:
4. 让我们一起来把挑水工的话读一读,再次体会挑水工的聪明和良苦用心。
三、抒发感受。
1. 听了挑水工这番话,这只有裂缝的水罐,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你能把他的想法写下来,再跟大家交流,好吗?
2.学生写,交流。
3.指名一人读(对破水罐自己说) 你写得真好,不过这时瓦罐会以什么样的心情来说这些话呢?(自信 快乐 高兴)
4.你能快乐地、自信地把你写的话再读一遍吗?
还有很多同学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那把他说给你的同桌听,好吗?)
菊花香教案篇7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意目标: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协助学生正确看待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
课时布置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读通读准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条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读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再次读题目,读出你的感受。你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和物?
课文中的物(水罐)会像人一样说话,这种写法叫拟人。
3、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回忆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说明道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我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带有生字的词或不懂的词。
2、检查自学效果。
读词语。水罐 完好无损 日复一日 不由 骄傲 羞愧 渗出 浇灌 花瓶 欣赏 道歉 漏掉
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价。
三、掌握故事内容。
1、方法指导。(先概括各自然段内容,然后连成全文主要内容)
2、逐段概括主要内容。指读、自读、齐读,讨论交流。
第一自然段:挑水工用两个不同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
第二自然段:破水罐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让它回家时注意路旁的花儿。
第三自然段:破水罐再次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告知是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
(在充沛了解段意后,用自身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读议:挑水工的两只水罐有什么不同?
2、自由练读,读出两只水罐的不同。
3、指名朗读,评议。(朗读时强调:有裂缝,完好无损,满满的,只剩下半罐水)
4、对比朗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
五、识记生字。
1 自学生字表里的生字,描红“罐、傲、愧、灌、瓶”,考虑怎样记住。
2 交流各自的识记方法。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誊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协助学生正确看待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一路花香》这篇课文,你还记得这些词语怎么读吗?读读词语。
水罐 完好无损 裂缝 骄傲 羞愧 漏掉 道歉 欣赏 浇灌
2、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回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我们知道寓言是通过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的。《一路花香》这则寓言故事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课文。(生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这只有裂缝的水罐能浇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是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它自身却不这么认为,它的情感在不时地发生着变化,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它情感变化的词语吗?(快速浏览全文)
(相机板书:十分羞愧一丝快乐仍然伤心)
(褒扬:找的真准,对破水罐的心情掌握得很好。)
(二)体会“羞愧”
1、我们来体会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十分羞愧)“羞愧”是什么意思?(以为自身做错了事,没有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十分羞愧可见程度更深。能从课文哪些词语和句子中感到水罐因什么而羞愧?(读一二两小节)
填空练习说话:破水罐因为而羞愧。
过渡:因为自身的裂缝,使自身比不上好水罐的.价值而羞愧;因为自身的裂缝使挑水工白费力气而羞愧;因为自身的裂缝使挑水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羞愧。当破水罐感到十分羞愧的时候那只好的水罐却怎么样呢?
想象一下,当好水罐遇到破水罐时它会对破水罐说什么?面对那只完好的水罐,破水罐不只会羞愧,还会怎样呢?
2、指导朗读:是啊,跟完好的水罐比起来,破水罐怎能不感到自卑呢?两年后的一天,破水罐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愧疚,向挑水工道歉,能不能把破水罐的羞愧心情读出来呢?(指名3人读,齐读。)
对于他的道歉,挑水工说了什么呢?我们分角色来朗读。(请一组)
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挑水工?一只怎样的破水罐?
(二)体会“一丝快乐”?
1.读第三小节,说一说。因为羞愧的破水罐不久又有了“一丝的快乐”。
2.“美好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想象出来吗?请把想象到的用生动的语言说出来。
3.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路旁美好的景象。出示图片。用什么词语来赞美这景象。
描述:多美的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一朵朵,一簇簇地怒放着。走在这条小路上,可以欣赏一路美丽,一路花香。
4.假如你就是路人,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你会有什么感受,会说什么呢?
5.轻轻地读读第一句话,谁能读出这一路鲜花的美和破损水罐的一丝快乐来?破水罐和你们一样被美丽吸引,它不由有了那么一点快乐。
(三)体会“伤心”
1.过渡:可是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它为什么仍然伤心呢?读第三小节想一想,说一说。(出示:到了小路的尽头……道歉。)
总结:它的快乐是那么少,是那么短暂,因为它还在为自身的裂缝而自卑,为自身不能尽到责任而自责难过。谁来读好这段话?(到了小路的尽头……道歉。)
2.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时,这次他的内疚程度更深了,歉意更重了,它又会说些什么呢?
(四)体会“欣慰”
1.是啊,破水罐的羞愧没有因为路边美景而消减,它仍然十分伤心。破水罐的心情仅仅只有这三次变化吗?老师也和你们一样认为破水罐的心情一定会发生第四次变化。默读课文,想一想,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帮老师完成这个填空。
2.你们为什么认为它会有这样的心情。结合跳水工说的话说一说。
3.挑水工的话说的多好啊,使破水罐明白了自身的价值。请有感情朗读。
三、揭示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