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的作文5篇
素材的多样性可以使我们的作文更加立体,情感更为真挚,积极向上的内容不仅让作文更具吸引力,也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和行动,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父母的心的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父母的心的作文篇1
我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成就了我。
小学时,爸爸在外打发生意,维持整个家的生计,妈妈就肩负照顾我的重担。
我是个调皮的孩子,经常让她不放心。乡下八月是正忙的时候,而恰逢八月十五,天气很爽朗。村子里垛着从地里拉回来的柴禾,满满的。这就成了我娱乐的天地。放学后,西边红彤彤的太阳尚未落尽,在东边,早早地升起了圆月。我就与几个伙伴,从地里挖了几个红薯,兴冲冲地赶到河遍。弄了些柴禾,准备在渠道里烧红薯。一玩就忘了时间。月亮已升得老高了,我们几个还在努力的生着火,想尝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总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纵然是满脸灰尘,脸被烟熏黑了,也按捺不住心中喜悦。
然而,在兴奋之余,又很担心。害怕妈妈教训我,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她会着急的。我被喜悦冲昏了头脑,顾不得妈妈了。伙伴儿有几个溜回家去了,剩下我和一个要好的哥们儿在这儿,不时扒开火堆瞅瞅。“儿,儿——”妈妈叫我的声音顺着盒传来了。我忐忑不安地朝妈妈跑了过去。“干啥去了啊!也不说一声,饭都凉了。又想挨巴掌了?你这个‘坏’东西——”
毋庸质疑,回家后,肯定听到我连串儿的哭声,爸爸不在身边,妈妈承接了他严肃深沉的爱。我当时很“恨”妈妈,把她当成阻止我快乐的最‘坏’的人。而现在,我终于知道那时的我是多傻。
长大后,就切身体会到母亲的用心。在学校,我极想重温儿时妈妈严肃的爱,可自己已不是孩子了。在学校的日子里,我会突然在某一刻想起妈妈,想给她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随之有种想哭的感觉,眼泪来了又退了。或许,母子间是有心灵感应的。我很少拨打妈妈的电话,但每当我想她的'时候,她总会出现在我的面前。
她又来了,带着对我的牵挂来了。刚在食堂吃罢午饭,外面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生活怪富足,每天中午还有个短暂的午休。“杜佩鸿,快出来!”生活老师急促地喊着我。我赶紧跑出去。哦!原来是妈妈来了。“哦?这是你妈妈呀,杜佩鸿!”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妈妈的手搭在我的肩膀上,很满足。妈妈给我带来了清凉茶,叮嘱我说“天气干燥,容易上火,你可得泡着喝啊。”我双手接过,珍贵得不得了。要打铃了,妈妈得走了。“妈,你带伞没?外面下这么大雨?”我赶紧到柜子里取伞,跑下楼。可寝室门已经关了。妈妈在雨中走着,好象没有下雨的感觉。她没有回头,径直走。隔着楼下玻璃门,她给我留下远去的身影。我的眼泪又来了。
父母的心的作文篇2
每当我骑着单车,到处乱走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句让我受益匪浅的格言:失败乃成功之母。
那是一个温暖的早晨,胡康他们来到我家,问我去不去骑单车,我回答道:“我不去,我肚子痛。”其实,我的肚子并不痛,因为我不会骑单车,我怕会出丑,所以我才编了这个谎话。这时,爸爸走过来,问我为什么不去,我回答道:“爸爸,我不会骑单车,我怕我骑得不好,让他们笑话。”爸爸的脸立刻严肃起来,生气的说道:“不会骑单车就去学啊!干嘛要逃避。”我不知道爸爸什么时候听到了我跟胡康他们的对话,但我却被爸爸的那句话打动了。对呀!不会骑单车可以学啊!又不是每个人生来就会的,干嘛要逃避呢?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骑单车这个本领学会。
中午,天气非常地炎热,但在院子中却很凉爽,我把单车扶出来,准备开始学骑单车。我起先以为骑单车很容易学会,可试骑了一次以后,才知道骑单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我扶起单车,坐在座椅上,还没有把单车骑出一米,我就重重地摔了一跤,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再次扶起单车,坐在座椅上,双脚刚放到踏板上,车子就倒了下来,这次,我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我突然想放弃了。我把单车丢到院子里,自个儿走到房间,打开电视看动画片。突然,动画片里一位人物出来,它的手里扶着一辆单车,只见他坐在单车上,开始骑单车,单车在它的手里如同一种玩具在蹦蹦跳跳。我非常羡慕它,能够把单车骑得那么好。于是,我再次来到院子里,扶起那沉重的单车,再次学了起来。可是,经过了几次失败,我迎来的还是失败,我有点心灰意冷。这时,爸爸走过来,递给我一张纸,纸上写着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作家小时候的故事: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物理学家牛顿小学成绩一团糟;英国首相丘吉尔小学六年级曾留过级;艺术家罗丹……在纸上的最后一行,上面写着一句格言:失败乃成功之母。
我看了以后,立刻觉得自己像打了一针信心剂,只觉得自己的信心增加百倍,终于,我在一次次失败后,我学会了骑单车。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心中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总会想起那句让我受益匪浅的格言:失败乃成功之母。
父母的心的作文篇3
母爱深深,情暖我心
——记一首让我感动的古诗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常对我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于是,《唐诗三百首》便成为了我诵读的第一本经典古诗集,也成为了我的第一本枕边书,让我从小就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我读起那一首首富有韵律、琅琅上口的传世名诗时,那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和精美的画面就会随着古诗的意境浮现在我的眼前,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还要属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短短的几句诗,朴实无华却颇耐人寻味,将“儿子要出远门了,临行前,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为他缝制衣服,针针线线缝得细细密密的,怕的'却是儿子一去几年迟迟不归”的动人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我对伟大的母爱产生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母爱是无私的,是不求任何回报的,这首诗里的母亲是多么伟大啊!在现实生活中,我的母亲不也是这么伟大吗?她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爱护着我,为我付出了许多许多……在我生病的时候,母亲总会在我身边寸步不离地照顾着我;在我有心事的时侯,母亲总会耐心细致地开导着我;在我遇到困难的时侯,母亲总会想方设法地帮助着我……这些不就是母爱的体现吗?即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难、坎坷,或是什么都失去了,我还有母亲,她就是我的避风港,是我的疗养院。我有这样坚强的后盾,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谁说区区小草的心能够报答春日阳光的温暖呢?儿女们又怎能回报得尽慈母的深爱呢?我的母亲也和《游子吟》这首诗中的母亲一样无私、伟大,将母爱的雨露洒满了我稚嫩的心田……在我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母亲为我所付出的一切……
当我渐渐地长大,再次诵读起《游子吟》这首古诗时,我便有了自己更深的感悟:母爱深深,情暖我心!
父母的心的作文篇4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很小的时候,我体弱多病,隔三差五地打针吃药,一连就是好几天。有时实在不行,那就得住院输液,往往是旧的针孔还在,又添了新的针孔。
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学课文,往往重复好几遍,但我却仍不解其意,更谈不上掌握并灵活应用了。所以每次期末考试,我的成绩总是全班倒数。妈妈对此尤其焦虑不安,生怕我将来没出息毁了我的前途。于是她便在我生病期间,自己休假在家,照顾并辅导我学习。在我生病期间,妈妈教我念1——10这几个数字,换作别的.孩子,一会儿就背过了,但是我却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把2当作了5,把5则当做了6。每当这时,妈妈的眉头总是略微一皱,轻轻地叹口气,但立刻又舒展开来,而我则傻傻地看着妈妈嬉笑。
可是,也就是这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竟改变了我的一生。
有一晚,我昏昏沉沉地走到妈妈跟前,告诉妈妈头疼。妈妈摸了一下我的头,手却猛地缩了回来,嘴里吸了一口凉气,自言自语地说着,坏了,又高烧了,赶紧把我抱到床上,让我躺好,盖好被子。又小跑去她屋里为我找药,但我吃了药确不见效。妈妈急得满头大汗,不知如何是好。爸爸出差去了,这时一切的一切全靠她了。此时的我已经烧得渐渐失去了知觉,她急中生智,从楼下的小卖铺里买来了几十根冰棍,贴在了我身体的各个部位,又打了一盆冷水,用毛巾不停地擦拭着我的全身,妈妈为了让我保持清醒,不停地叫着我,一声声亲切而有力,温柔而坚决的声音灌入我的耳中,让我在茫茫的黑夜中找到了回家的路。
第二天早上,我的烧全退了,屋里一片狼籍。看着累得倒头就睡的妈妈,我知道该如何去做了。在第二年的小学升级考试中,我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全年级第一,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奇迹,只有我知道,是母亲的一声声呼唤,让我彻底地觉醒。
父母的心的作文篇5
一股股桂花的清香在我身边飘荡,一排排树丛在身边站立,一栋栋高大美丽的楼房在操场旁耸立。但是,想起这不是我熟悉的母校,就会感到一阵凄凉。也许,我是想你了吧,我亲爱的母校。
仍就记得,小学开学的第一个学期,那天的太阳有点耀眼,以至于让我有些晕乎乎的。我被推进了校园,却不知教室在哪儿。我在学校里逛了又逛,越走越害怕,越走越陌生,正当我着急地快哭起来时,温柔的班主任老师摸了摸我的头,一边安慰我一边拉着我的手,把我领回了教室,也领入了学习的殿堂。
时间像流水一样,一晃,我就到了四年级。一次班级开展“达人秀”活动,要每个人准备一个小节目,我紧张兮兮地走上台,背到一半诗时,我的词像是被夹子夹住了一样,一个字都说不出。我的脸火辣辣的,衣角卷了又卷,看着台下48双眼睛,我似乎像是被48只豹子盯住了一般。突然,如雷鸣般的掌声响起,他们的掌声更像一股股清流,洗净了我所有的不安,我含着泪,背完了最后一句诗。
六年级,一定是个难以忘怀的学年吧。同学六年的陪伴,一起流下了一滴又一滴的汗水,在学校里,留下了一点又一点的印迹,更甚至,因为一位老师的患病,一起痛苦大哭,因为同一句笑话笑得翻来覆去。临别之际,用自己的双手做出的一本又一本同学录又如何能装尽我们的情谊呢?也许,那些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明白的“专有名词”也已深刻地印在了我们脑海里了。
母校,我想,我真的是想你了,想念你的每一树春风,想念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六(4)班,想念每一位孜孜不倦的老师,想念你的一切的一切。母校,也许我是真的想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