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活动教案推荐5篇
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灵活应变,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调整,智能教案分析系统能自动检测目标缺失,为教学设计提供AI建议,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节的活动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的活动教案篇1
一、时间:
5月26日——6月10日
二、地点:
锦江大酒店
三、活动目标及活动宗旨:
1、让顾客了解锦江大酒店,打消顾客对消费档次的各种顾虑。
2、丰富传统节日的庆祝氛围,刺激亲情消费;
3、开发现有场地资源,调动清淡时段的营业潜力;
4、凝聚宾馆销售合力,调动全员积极性,捆绑式营业。
四、公众对象:
端午节期间的散客、家庭、亲朋好友。
五、定位:
“融融端午情团圆家万兴”在祁阳酒店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成为一个高档次的状况下,首先在广告攻势上独树一帜,活动标新立异,令人耳目一新,营造节日上热烈温馨的气氛。
六、促销活动组合
1、客房部采取“送餐饮消费卷”的经营策略,毎現金开房1间送20元餐饮消费卷。
2、餐饮部以“融融端午情团圆家万兴”的名义开展如下促销活动。
1)、美食城的菜价10元,燕京纯啤买一送一。
2)、贵宾厅菜金八折。消费300元以上送消费卷20元,并送ktv下午场(不含海鲜、鲍翅燕、煲汤、烟酒)。
3)、以端午节文化为內容推出多款适合家庭聚会的精美实惠端午团园宴,预定团园宴送ktv下午场。并推出几款特价端午菜品。
4)、在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地道”、“原汁原味”的原则。家庭用餐、亲朋好友聚会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客源构成。那么酒店的产品就应以满足这类客人的`需求为主,菜品方面要求口味清淡,老少皆宜,菜量偏多,价格适中,并适时地推出各档次宴会用餐,此间穿插特色菜、招牌菜、新派菜等,使消费者能全面地了解酒店的厨师水平,促进酒店形象品牌的树立和推广。这是此次营销的主要目的,也是此次活动中的主题项目。
端午节的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
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的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名称,来历及习俗,知道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能够自己动手做粽子,喜欢与同伴交流过端午的经历。
3.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己动手做粽子。
难点;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认识端午》多媒体课件;超轻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样品。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端午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用儿歌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你们要仔细听,"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小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儿歌说的是哪个节日吗?
幼儿:端午节
二、基本部分
(一)介绍端午的来历和习俗。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幼儿:五月初五。
教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不知道。
2.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4.教师小结: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绳,赛龙舟,采艾草。
(二)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粽子。
1.教师提问幼儿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让幼儿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种种类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的.种类。
(三)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
1.教师: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粽子,接下来就去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粽子吧,做完之后还要给自己的粽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做完粽子后,教师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做的粽子和给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
教师:老师在绘画区准备了很多的画纸和画笔,小朋友们去画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节吧!
活动延伸:
1.艺术领域;画龙舟。
2.语言领域;讲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动;做五彩绳。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端午节的活动教案篇4
活动日期: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活动内容:
一、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二、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主持人):同学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学生和家长动手包。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x同学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家长和学生齐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六、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七、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1)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附:习俗的传说。
1)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2)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3)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5)划龙船竞赛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代则为一种表现团队精神的最佳活动,而且举办划龙船比赛,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国际邀请赛的情形。龙船比赛会让外国友人喜欢的原因:它是一种有别于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
端午节的活动教案篇5
教材分析
农历五月是赛龙舟的节日,幼儿在报纸中或电视上均看到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资讯,包括吃粽子和赛龙舟。当老师提到龙舟竞赛,幼儿便兴奋不已,七嘴八舌地讨论,藉此机会与幼儿共同认识赛龙舟,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划龙舟》是一首旋律欢快、节奏鲜明、说唱结合的歌曲,本次活动通过指导幼儿学唱歌,引导幼儿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作品内容,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激发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2.尝试为间奏部分和念白部分创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和变化。
3.愿意和同伴合作游戏,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
活动准备
幼儿看过赛龙舟视频,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出示赛龙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划龙舟时人们的表情和动作, 引导幼儿感龙舟竞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提问:图片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怎样让龙舟跑得更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周围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
小结:赛龙舟也称划龙舟、龙舟竞渡,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运动。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竞争非常激烈,场面非常热闹。
2.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划龙舟》,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
(1)请幼儿欣赏歌曲。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用歌词说出划龙舟比赛的热闹景象。
(2)请幼儿再次欣赏歌曲。提问:从歌声里你听出人们在划龙舟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会想什么办法获得胜利?水手是怎样为自己鼓劲的?鱼儿是怎样为水手鼓劲的?引导幼儿练习念白部分,体会参赛者齐心协力想争取胜利的急切心情,感受歌曲欢快、激烈的竞争景象,帮助幼儿理解水手用力划桨、鼓手擂鼓助威、鱼儿热切鼓劲的紧张氛围。
(3)引导幼儿随音乐伴奏完整学唱歌曲,可采用分组演唱的形式进行练习,提醒幼儿注意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3.引导幼儿为间奏部分和念白部分创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例如:人山人海乐悠悠后的间奏,可双手轮流拍打双腿感知节奏;水手边还喊号子边有节奏地做划桨动作;鱼儿加油可以随节奏握拳跺脚加油助威。
4.鼓励幼儿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感受划龙舟的气氛和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