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秋节的做作文8篇

时间:2022-11-04 14:04:38 分类:学校范文

一篇优秀的作文,一点是我们在明确分析了作文题目后写出的,想要写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少不了同学们平时的文字积累,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描写中秋节的做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描写中秋节的做作文8篇

描写中秋节的做作文篇1

此刻,正值八月十五,漆黑的夜空挂着一轮圆月。阳台下的我,吃着月饼,却吃到了一种苦涩,是眼泪么?可我脸上并没有泪水。宿舍里传来王菲的《水调歌头》,声音婉转动听,我生出一阵凄凉。月儿,你有没有亲人,你会不会想念他们?我见你眨眨眼,你怎莫不问问我?算了罢,只是对牛弹琴罢了。

明月几时有

那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正圆,那时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吃月饼、赏月景……好不融洽的局面。碰到我弟弟喜欢吃的枣泥时,我还会和弟弟抢。一般情况下,我抢过来后,弟弟就开始哭,妈妈嗔怪道:还不把他给弟弟。”我把月饼给他时,他还是哭。我就只得哼哼几声,弟弟就破涕为笑,我感慨道:“哎,小孩儿就是笨!”这时,弟弟就开始拿着数学显摆:“姐,谁或小孩笨,我知道1+1=2,你不知道吧!”爸爸在一旁浅笑。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夜空中弥漫着祥和的气息。

把酒问青天

那一年的中秋,爸爸下岗,我高考失利,选择了复读。那年,妈妈反常的买了几个廉价的枣泥月饼,月饼摆在桌面上,却没有人去吃,弟弟在屋里看着新闻,似乎在一时间中那个大了很多。爸爸喝着酒,时不时望向月亮。月圆之夜,凉风习习,周围一片静状。终于,王菲的《水调歌头》打破了沉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听着听着,我的眼便模糊了,想必苏轼那时的抑郁之情和我现在无异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爸爸去了外地,妈妈忙于家务,我只能刻苦读书。又是月圆时,我独有登楼远眺,爸爸,你在他乡,是否安好,是否感到女儿的思念。凉风习习,宛若爸爸的手抚摸我的脸颊。一滴泪水悄然来到,晶莹中,月儿更圆,月只更美。耳边传来耳熟能详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时在人间。”我不由自主的哼唱起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很,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儿,我收回刚才的对牛弹琴,在我刚才哼唱的当儿,我分明的看到你眼角欲落未落的泪。你有亲人,所以你才会在八月十五传达对亲人的爱。对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描写中秋节的做作文篇2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假期,人们有的在家博饼玩乐,有的出门旅游,尽情地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而我却不幸得了肺炎,得住院打点滴,整个小长假只得耗在医院了。

因为我的病,可谓全家总动员了:妈妈负责在医院照顾我。你看她一会儿交费,一会儿送血样尿样化验,一会儿喂我喝水、吃药,忙得转陀螺一般;而爸爸呢,家里医院两头转,送饭啦,缺这个要那个了,他就两点一线地跑,还得一边打理店里的生意呢;最着急的要数那最疼我的奶奶了,我这个她唯一的小孙子得病了,看着我咳嗽得厉害,她那个心疼呀!一遇到熟人就打听治咳嗽的偏方,什么枇杷叶汤啦、肺炎草汁啦、梨子百合汤啦,轮番送来。不仅如此,还精心张罗我最爱吃的饭菜。

今天妈妈又带我来医院输液。当护士阿姨处理好吊瓶之后,妈妈便坐在旁边陪着我。这一刻,我看见了妈妈那双原本水灵灵的大眼睛里显出一丝疲惫,是啊,这几天妈妈为了照顾我,没能睡个好觉,眼圈都黑了。

妈妈,你靠在这床上休息会吧,药水滴完了我再叫你。

没事,你好好休息,打点滴没人看着不行,药水不能滴得太快,也不能太慢,有问题得及时叫护士呢!妈妈温柔地对我说。看着她略带憔悴的容颜,我的喉咙似乎堵得慌,我赶紧把脸侧向病床里边。

临近中午,爸爸早早地把饭送来了,他让妈妈趁热吃,而他就坐在床边要喂我,我说不用,我自己吃就行,要他也一起吃。我在家已经吃饱了,你手上扎着针不方便,我来喂你。爸爸不由分说,打起一汤匙的饭,先送到嘴边吹吹,再喂到我的嘴里。这平时大大咧咧的男子汉,此时的动作却是那样的小心翼翼、细致入微。我的眼里有泪水在打转,连忙低下了头,装作若无其事默默地吃着!

自从妈妈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我生病的消息后,微信消息简直快刷爆了,叔叔阿姨都在询问我的病情,有的还来医院看望我。特别是好朋友阿凯的探望,班长锐垚的问候电话,让我感到幸福像潮水般涌来!

第一次在医院里过中秋节,虽然没了旅游、博饼带来的快意,但亲情与友情陪伴着我,让我沐浴着爱的光辉,这,真是一个特别的中秋节!

描写中秋节的做作文篇3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描写中秋节的做作文篇4

西王母及月精嫦娥

羿上射九日、下除六害,尧和普天下的人民感激不已,颂扬他的歌谣在民间四处传唱,但是,羿的心头却沉甸甸的,自己毕竟射杀了天帝的九个太阳儿子,不知道天帝能否原谅。羿特地宰了在桑林捕获的大野猪,把猪肉剁得细细的,制成肉膏,恭恭敬敬地端上天庭奉献给帝喾,想看一看帝喾对他的态度改变了没有,是否对他依旧亲密,依旧信任。

帝喾看也不看猪肉膏,闷闷不乐:“我不愿再看见杀生的事,也不愿再看见你。你和你的妻子住到下方去吧。”

羿谪居下界,夫妻俩成了凡人,他深感对不住妻子,便与嫦娥商议:“天上等级森严,在人间倒也逍遥自在。不过凡人终将一死,若要长生,就必须渡弱水,翻火山,登上昆仑,去向西王母求取不死灵药。”

西王母原来住在西方玉山的山顶洞穴里,有三只红脑袋、黑眼睛的青鸟轮番外出给她寻找食物,她长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披头散发,却佩戴玉簪,每当晨昏,踞于山头狂嘶猛吼。她掌管天灾、瘟疫、刑罚,也炼制、收藏不死灵药。黄帝退隐九重天外,西王母便迁居昆仑山,那时的她已化身为雍容华贵、仪态端庄的贵夫人。

昆仑山下有弱水环绕,弱水非但不能载舟,一片鸟羽落下亦会沉没。弱水外又有炎火之山,山上的火焰昼夜不息。羿凭着盖世神力、超人意志,越过炎山、弱水,攀上一万三千一百一十三步二尺六寸高的悬崖峭壁,在昆仑山巅的宫殿里拜见了西王母。

西王母钦佩羿的作为,同情羿的遭遇,取药慷慨相赠:“不死药是用不死树结的不死果炼制的。不死树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炼制成药又需三千年。我收藏的药丸仅剩一颗了,两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一人独食即能升天成仙。”

羿如愿以偿,欢喜无限,回来与嫦娥约定,在结婚周年的日子共享灵药。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神仙也未能免俗。嫦峨经受不住天堂生活的诱惑,趁羿夜出待猎,独自吞下了药丸。

奇迹果真发生了,嫦娥渐觉身子失重,双脚离地,不由自主地飘出窗户,像氢气球一般冉冉飘升。上哪儿去呢?嫦娥思忖着:我背弃了丈夫,天庭诸神一定会责备我,嘲笑我;不如投奔月亮女神常羲,在月宫暂且安身。

嫦娥飘至月宫,才发现那儿出奇的冷清,空无一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隐《嫦娥》),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着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竟化成了月精白蛤蟆。

描写中秋节的做作文篇5

中秋将至,似乎人们都在期盼着,或盼望着一家团圆其乐融融地观赏者中秋的圆月,或举头望月凭借着这个众人团圆的日子,彻头彻尾地将内心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宣泄一番。我从没有体验过远离自己的独自处在外地的生活,所以没法感受出门在外远离家乡的游子的思念心绪。

中秋夜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寂静,我家的院子里那几盏路灯显得摇摇欲熄。此时此刻,我的思绪我的心情像是被对月思乡的游子们传染了一般,院子上空的那一轮明月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显得是那样孤独,那样纯洁,那样光亮。此时我的心中涌现了无数话语要向这茫茫月色的倾诉。

我不由想到了苏轼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处于秋天的中间,故此名。在这一天天上的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形如玉盘一样非常圆,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圆”之美称。我国民间把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我爱太阳,但我更爱月亮,那种白玉盘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阳是个豪放,热情的男孩,而月亮则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孩。我爱这种恬静也爱这种优雅。再望着那轮明月,我感觉她如同天空中镶嵌着的一颗硕大的明珠,光泽艳丽,闪闪发光;她如同一块无与伦比而又价值连城的玉盘,纯洁高雅,讨人喜爱。瞧,天空飘来了朵朵淡云轻轻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见在云层中穿行闪光。她挤啊,使劲想钻出来。一阵阵凉爽的晚风吹来,云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丽的脸蛋,像小女孩撩开了披在额上的乌发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却觉得那穿于云层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诗意。我又发现月姑娘正用月光铺成一条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请我到她的家里去做客呢!

今天夜晚,我们一家人来到院子里,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静静的坐着,悄悄的等着,一轮明月的升起,终于,这个小女孩露出了小脑袋,看着人们,好像还有些羞涩,渐渐的,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她,呵呵,也胆大了起来,不停地爬向天空,我们一家人看着她,像看着一块宝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将眼神儿转移。

这是,姥姥拿出一盘月饼,给大家分开来吃,每个人都笑眯眯的,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心里美极了!

周围依旧是那样的寂静,我也渐困了,悄悄进入了梦乡,唯独只有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那优雅,温柔的光,依旧是那样纯洁、恬静。好美丽的月色。

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中秋之夜啊!

描写中秋节的做作文篇6

阴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全家团聚,吃月饼、赏月、祈福,又称为团圆节。相传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之后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简单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盛行于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宫庭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现代,仍有着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

我和姥爷、妈妈来到了唐城墙遗址公园。车到重阳广场,拾阶而下,汉武泉桥旁,一片浩瀚的水域,足有一百亩之广。沿曲江池岸向南行,有汉武帝引水造曲江池的原景图∶淙淙细流、缓缓注入曲江池。再向前行,池旁有一座曲江亭,上书“花月夹城道,柳岸曲江头”的对联。我还看见了吹糖人的艺人,观赏了吹糖人的工艺过程。可惜,来得有些晚,石子滩不允许透过,我们只好原路回到。

这时,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来了,因为有云,月亮朦朦胧胧的,曲江池畔灯光闪烁,湖面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汉武泉桥的另一侧,水域稍小,跨过水中的石阶,有三个体能项目设施和健身设备,我玩得很高兴。

月亮越升越高,圆圆的,清亮了一些,再见了,曲江池,我要回家了,我还会再来的,我渡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描写中秋节的做作文篇7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那天晚上,连平时害羞得经常躲在云丛里的月亮公主也早早的出来跳舞了。你瞧,月亮公主穿上了她平时舍不得穿的白色连衣裙,显得格外美丽。不仅如此,她还带了一群卫士——许多孔明灯。也许今天是月亮姑娘的生日,只要轻风一发口令,“卫士们”就围着月亮姑娘跳起了舞,真美啊!望着这迷人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儿时过中秋的情景:儿时的我经常从屋里搬出两只小凳子,一只给我坐,一只给妈妈坐。坐在院子里听妈妈讲一个个关于月亮的传说。在月光下吃月饼、做游戏……

“姐姐,你发什么呆?吃月饼了!”弟弟看到我的样子,好奇地问道。我慌忙回答道:“没有呀!我没发呆。”这时,奶奶端进一盒月饼,我凑过去一看,哇,是11块装的!有绿豆馅的、有蛋黄馅的、还有红豆沙馅的,好多个品种啊!我上前抓了两个不一样的月饼。一手一个,左一口,右一口,香甜的月饼使我口水直流,一连吃了七八个,才在奶奶的制止下停止了。吃过月饼,奶奶有端来水果,有桃子,有苹果,有石榴,还有龙眼。我大吃特吃,吃的肚子发涨才不吃了。

吃完月饼和水果,我和弟弟妹妹们玩起了游戏。我们玩了老鹰捉小鸡、下棋等游戏。但最有趣的还是下棋。我和妹妹放好了棋子开始下棋了。开始,妹妹先占优势,一连弄出了几个师,而我一个比一个差,但最后妹妹还是输了……

中秋节真好玩!但愿下一个中秋节快点来到!

描写中秋节的做作文篇8

皎洁的月光,射在了宽阔的院子里……那一天,正是中秋。

中秋节的夜晚,我和小伙伴们来到小河边点灯笼,大家都聚集在小河边。顿时,小河边充满了幸福快乐的气氛,充满了甜蜜的童年味道,充满了愉快的笑声……点灯笼游戏开始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可爱的小灯笼,我们把灯笼插在了泥土上,每个人插灯笼的地方都不同:有的插在小河边,好像一颗美丽的“仙女草”点缀着小河;有的正插在草丛中发出光亮,好像一颗闪闪的“夜明珠”;有的插在离草地远一些的小桥边,向那里一看,就像一只只闪着微光的“小萤火虫”……我们玩了许久,才回家吃月饼。

刚回到家门口,就听到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中秋节的夜晚,爷爷和孙子……”我心里正奇怪着:“这不是妹妹课本中的《爷爷和孙子》吗?没想到她那么会在这个时候用课文,万万想不到啊。”我走进屋子里,见桌面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和我最喜欢吃的月饼,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呀!我摸了摸饥饿的肚子,向“美味佳肴”靠近。当我刚要拿一颗葡萄放入口中的时候,妈妈拍了一下我的手,说道:“干嘛呀,跑步不能偷步,吃东西也不能“偷步”,知道吗?”我嘟起小嘴,妈妈便向我投来生气的目光,我只好乖乖的变回妈妈的乖乖女。

过了不久,妹妹已经朗诵到:“要是您变成月亮,该多好呀!您愿意吗?”“我愿意!”爷爷自然地答上了。大家听了后,欢笑声充满了整个屋子……中秋节的夜晚,是我最开心、最幽默的一个童年时光!

中秋节的月亮,又圆又大又漂亮;中秋节的夜晚,又乐又苦又有趣——这就是我家的中秋节!

《描写中秋节的做作文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