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古镇的作文7篇

时间:2022-09-12 15:01:29 分类:学校范文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想要写一篇精彩的作文,一定少不了同学们日常的阅读积累,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去古镇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去古镇的作文7篇

去古镇的作文篇1

原生态的孙权故居,没有过度开发,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雨后初晴,山水叮咚,山色朦胧,好景色!天刚下过小雨,虽然路面湿滑,但也没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走进景区 ,空气十分清新,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片梦境一样。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留存着浓郁的宗族氛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龙门古镇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这里包括祠堂、民宅、石桥等建筑。景区面积约有两万平方公里,有三千多户人家,有90%是姓孙的,沿袭至今,已经是第六十五代了!

古镇的老街和小巷的道路都很奇特,不是有水泥做的,而是用鹅卵石一粒一粒铺上去的,走在上面像是在做免费的脚底按摩一样,可舒服了!这里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与我们这完全不同的,一条条小小的溪流绕过了家家户户,马不停蹄、悄然无声的往前流,营造出“家家门前有清泉的”的景象。漫步石板路,好像一下回到了几百年前,外面日新月异的发展仿佛全与小镇无关。古镇安静,但又不缺少活力,还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发现那水很清,能够清楚地看到水中的鱼儿在游动。一群群村民聚在清澈见底的小溪边洗衣淘米,欢快的的笑声给小镇增添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斑驳的白墙、池边的绿草以及远山,纯朴的村民,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我不禁停下脚步,欣赏起如画的美景,仿佛时间都一下子停止了!突然,一股扑鼻的香气迎面而来,我忍不住看了一下,原来是在炸油面筋啊。我这吃货哪忍得住,连忙买了几个解解馋。刚炸好的面筋全身金灿灿的,还在“滋滋”作响,咬上一口,外脆里嫩,不愧是富阳有名的小吃。

在古镇日渐商业化的发展中,我还能看到如此纯天然的古镇,来体验一下与世隔绝,时光倒流的感觉,真是令人欣喜。这样的古镇,值得我们去走一走,看一看。

去古镇的作文篇2

紧张而忙碌的一个学期总算结束了,作为小学生的我也可以大大地喘一口气了。爸爸为了让我过一个愉快的周末,给我报名了参加了牛通社的一个活动,探访孙权故里——演绎历史童话剧《我与三国有个约会》。

在奔驰的旅游大巴上,我勇敢地向大家介绍自己,还为大家唱了一首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我真正的学会了战胜自己,让自信与我同行。当时的我激动得想哭,不敢相信当时发生的一切,这可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多陌生人面前展现自己,也是这次活动带给我的第一个收获。

到达了目的地,我们粗略的欣赏了一下古镇的风貌,便投入到了紧张而又有趣的童话剧排演中。《陆继怀桔》讲的是一个小孩子通过一只桔子表现了对自己母亲的一份孝心。我担任了一个卡通小兔子角色,爸爸扮演袁术大将军。整个排演过程有趣生动,爸爸不仅担任了主演,还和“颜导”一起编排剧情,而且还很用心,主动当起了“副”导演。帮我们设计与研究台词,非常认真而且有专业水准。使得我们的演出有声有色,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以前只知道我的爸爸厨艺高超,能做得一手可口的饭菜。今天还是头一回知道他有表演的天赋。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认识到了爸爸的表演与编剧水平,更感受到了我的父母对我的那种无私的爱。因为我爸爸一直是一个言语不多的人,他对我的爱永远是深藏于心底的,如果不是为了我,他肯定不愿意参加这种表演之类的活动。因此,我非常感谢我的爸爸为我所做的一切。

经过短短二小时半的编排与排练,就能成功演绎一场童话剧。也让我明白了另一个道理,只要下决心了,这世界上就没有不可能完不成的任务,做不成的事。再困难的事也会变得简单;再复杂的谜团也一样可以解开。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只要认真努力,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去古镇的作文篇3

今年十一长假,爸爸带着我和好朋友王俊楠去游览了龙门古镇。那一片古老的建筑和迷宫般的小弄堂,还有形形色色的古迹,真令我流连忘返。

一路上,我们兴奋不已。望着车外连绵起伏的山峦,种满了庄稼的田野,还有道路两旁的鲜花开放着,绿草如茵。不知不觉已经来到景区停车场。

穿过广场,我们到了龙兴桥头。这座龙兴桥是一座古老的拱形石桥。桥身全是用石头砌成的,桥面上铺着一块块大小一致的长方形石板。桥栏是用石条做成的,栏板上雕刻着美丽的图案。因为是重大节日的缘故,桥的两旁挂满了红丝带,头顶上方还飘扬着许多小五星红旗,让人置身于一片喜庆的海洋之中。

走过龙兴桥,沿着石子小路,我们来到了明前园。据说,这是孙氏家族庆祝喜事时用来做戏的。走出明前园,穿过香味扑鼻人群拥挤的老街时我真想吃一口这里的特色,可是爸爸总是不屑一顾,不让我如愿以偿。没多久我们便来到闻名遐迩的砚池,据老辈人说,古时候有位读书人,每天都在池边刻苦练字做学问,每天又在池里洗毛笔,把一池清澈的水变成黑乎乎的黑水,于是人们便叫它为“砚池”。我一开始还以为砚池水真是黑乎乎的呢,可走过去一看,却是清澈见底的一池水。现在砚池是龙门古镇的一个著名景点,每天都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观赏。

穿过长廊,离开砚池,眼前就是太婆桥了。这太婆桥是一座小小的石桥,结构和龙兴桥是一样的。说起这“太婆桥”的桥名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据说,当年造桥竣工那天,正好有一位知书达理的美丽新娘路过。工人们要求新娘给桥取个好听吉利的名字,新娘沉思片刻,就说道:“新新娘子新新桥,千年太婆万年桥。”工人们听了满心欢喜,就把这座桥命名为“太婆桥”。

龙门古镇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时的游玩和寻问,获取到更多关于古镇的.事情,直到夕阳西下我们才带着满足和快乐,依依不舍的踏上了归程。

去古镇的作文篇4

“除夕到,真热闹,大人小孩都来到……”我哼着自己编的小调儿,一蹦一跳地上街去买鞭炮,那快乐与兴奋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因为今年我又来到了外婆家过年。

外婆家住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古色古香的木式结构房与一条条老街小巷就是这里的特色。这里虽然比不上大都市的气派与繁华,但是因为它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与危险,得以让我们这些孩子像小鱼一般自由自在地穿梭在每一条街道。

很快我来到了一家鞭炮店,货架上各式各样的鞭炮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我恨不得把每种鞭炮都试一遍:摔炮——安全又方便;“放屁虫”——震耳欲聋;“满天星”——应接不暇;冲天炮——高不可测……但我最情有独钟的却是那最不起眼的普通小鞭炮,别看他个头小、分量轻、价格又便宜,可它威力强大,还能“水陆空”三栖作战。

空袭——这是最常规的玩法:将鞭炮拿在手上,点燃导火索后扔向空中,于是“啪”的一声。有的鞭炮导火索比较短,那就得考验你的技术了,点燃导火索后得迅速扔向空中,否则搞不好就在你手中爆炸。每次碰到这种情况,我都跃跃欲试,可每次鞭炮在刚离开手指后“啪”的一声响都会让我心跳加速,后怕不已,真是又惊险又刺激!

“陆战”——这是我效仿了邻居家一个小孩的新玩法:将鞭炮埋在泥土里,露出导火索,点燃导火索后鞭炮爆炸并炸飞周边的一些小泥巴。不过很快我就进行了创新——“地雷战”——我将许多鞭炮里的火药倒在一堆,周边埋上一些泥土并穿上一根导火索,点燃后迅速逃到一边观看,只见“噗!噗!”炸起好几个小土丘,威力大增,惹得其他孩子羡慕不已。

再说“水战”倒是纯属偶然:一次,我无意间把鞭炮扔进了一只水缸里,“砰”,随着一声闷响,只见水花溅起一米多高,我欣喜若狂:啊哈,不愧是我最喜欢的鞭炮,在水里都能炸!我兴致高昂,一下子点燃了五枚鞭炮扔进水缸,“砰!砰!砰!砰!砰!咣——”咦,五个鞭炮有六响?我正纳闷着,突然发现水缸里的水好像少了许多,我绕到水缸后面一看:水缸裂了个大口,水正哗哗地向外流……“闯祸了!”我猛然意识到,真是乐极生悲,我开始后悔自己的忘乎所以!

不过,过年就是好,每个人都很快乐,正在准备年夜饭的大人们似乎快乐得都忘了生孩子们的气,每个人都特别宽容:“下次小心点,要注意安全!”过年真好,尤其是在外婆家过年,总能让我体验到城市里体验不到的乐趣!

去古镇的作文篇5

古老的石桥,跃过潺潺清澈的小溪。溪那头,满是明清的古建筑——黑瓦白墙木门。鹅卵石铺成的小巷,是那样狭长、幽静、曲折。而站立在纵横交叉的小巷旁的,正是那一座座黑瓦白墙的古建筑,在光影中,在那些留有一点痕迹的白墙中,显得那样朴素、恬淡,给人以一种*的美感……除了古老的建筑,还有满眼的绿色,就这么一个古镇,坐落在龙门山下,沉睡了千百年……

拐过一个小弯,跨进宽大的门槛,看见一栋古老,却又四面通风的厅堂,今天的活动就此展开。而我们这次的活动是演绎历史童话剧。我们几十个人分成四组,而我就在第二组——“孙权嫁妹”。由于这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演话剧,我心里感到是那样紧张,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似的,甚至我有了不想演的念头。还是试试吧。最终好奇心战胜了忐忑。我们几个小孩聚在一起开圆桌会议,激烈的探讨可行的方案,然后进行一次次排练。在排练的过程中,有很多很多的情景,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若导演不满意,立刻推翻重来,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我们这几个还投入在这话剧的排练之中,还沉浸在这欢声笑语之中……过了很久才从大人的催促下动了筷子。吃过饭,我们又紧锣密鼓地排练,生怕正式演出时出了什么叉子……最终,在我们这几个小孩和大人们的参与中,成功演出了这场话剧,我们胜利了,我们完成了我们这些小学生原本不能完成的任务。我心中的石头放下了,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在那短暂的二个半钟头中,我领悟到了人生价值——若要成功,首先就得去尝试,去努力……渐渐,我们走出了这古朴的小镇,走过了古老的桥梁,走出了这秀丽的富春山水……

去古镇的作文篇6

有人说: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是全世界。喜欢行走的我,在一个假日,来到了宁波南塘古镇。

初到南塘古镇,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古朴大气的老牌坊,正面写着南塘老街四个大字,背面是甬水古禺。牌坊挂在长廊上,每当下雨天,雨水滴檐,露出牌坊古老清驳的一角。

走在南塘老街上,远远便见有一座桥,静静地坐落在南塘河上,河中的水清澈见底,倒映出它的身影。桥上的石板还略显湿润,上面结着墨绿的青苔,小桥和南塘河远望似形成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据说,这座桥在这里已经很久了,当地的大爷说:还是爷爷的爷爷的时候修筑的。

走在南塘的小桥上,徐徐微风吹来,我听着桥下潺潺流水声,想着自己走过的那些时光,一下子觉得内心沉静起来。

老街里,有一个巷子,与戴望舒笔下的雨巷略有不同,它似乎更为幽深窄长,巷子里小路纵横交错,会让初来乍到的你迷路。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就像是历史的痕迹,伴随着光阴的故事,也收藏着生活的欢乐与悲伤。

夜幕降临,古镇上亮起一盏盏晕黄的小夜灯,就像是夜明珠般点点镶嵌在老街幽深的巷子里,灯火朦朦胧胧,更为这座古镇添上了一份安谧和静寂。

走在南塘的古街上,小路两旁有各种古色古香的建筑,无论老店,还是新店,都装饰得古朴漂亮,透露着过节的热闹气息。这里的店家卖的都是宁波当地的小吃,每家小吃店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宁海五丰堂、余姚黄鱼面店、慈城四季香年糕铺、慈溪豆酥糖铺、奉化牛肉面店、东钱湖十六格馄饨店、鄞州全丰记飘出诱人的香气,吸引游客食指大动。那里每一块年糕,每一块豆酥糖,每一条油攒子都是老宁波的味道。

小巷中还有民俗风情展演、老宁波手工艺展示、民间文化交流等。一路上,我看到的一切都是宁波这个城市浓浓的生活缩影。

古镇里,行人并不多,有三两人闲走,也有一人悠步,我看到他们脸上更多的是恬淡安宁的神情。行走南塘,这个外是繁华、实则宁静的古镇,在喧闹的背后,总有一份宁静和安逸,能让我忘却所有的疲劳和压力。

行走南塘,我驻赏在晨露沾雨墨的南塘桥边,静享着难得的恬淡时光。有时,我想,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让你无处安放的心在沉静中得到沉淀。南塘,于我来说就是那样一个地方!

去古镇的作文篇7

一个充满初冬暖阳的一天,我出现在了一个古镇面前。他虽不能和大名鼎鼎的甪直古镇和周庄古镇相比,但是它仍然能够完全体现出当地居民的生活,和他们融为一体,成为这里民俗生活最为集中的地方。

这个小镇结构十分特别,它是由三座桥:北桥、中桥还有南桥分成三段,一条小河从中贯穿整个小镇,和苏州水乡有许多的共同点。

我从中桥出发,一直向南桥走去。在灰蒙蒙的天气下,远处的南桥似有似无,被一片薄雾笼罩。我们在没有栏杆的小河边走着,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两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还并没有被拆迁,依然保持着三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样子。这些房子形态并不多,差不多都是一些平板房,但也有例外的。它们大多数是由深橘色的砖头所搭成的,虽说看起来并不结实,但是再细细一想,如果不是那么坚硬,那么它怎么能挺过风风雨雨,然后饱经风霜地站在我们面前呢?屋顶都是由深黑色的瓦片砌成,中间的凹凸正好能将雨水垂直的导向地面,每当下雨之时,落下的雨水便形成了一道道细小的白练,从屋檐上垂直落下,滴在以有点积水的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小涟漪。从二楼伸出的晾衣竹竿上就能看出,至今这些房子里还依然有人住。这些居民还保持着几十年前的风俗习惯,丝毫不去破坏历史的痕迹。我们路过老房子,印刷厂的“隆隆”声音由远及近传来。在这种声音的伴奏下,我们路过热气腾腾的老虎灶和冷清的菜摊,穿行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我继续往前走。在房

子的一旁,我欣喜地发现了两口古井。这两口古井是连在一起的,如果从上面看,很像一个8字,或是一个花生。我往里面望了望,里面的井水还在,冰凉透彻,清的可以当镜子照。这两口古井还有人用吗?又是用来干吗的呢?我顺着地上的水迹往前走,发现了一片菜地,不,应该是一长条菜地。这菜地一直围着岸边,延伸到了南桥那儿。我俯下身子,认真地观察起这些蔬菜们。他们中大多数是插在煤球烧完的煤灰里的。有长得肥肥厚厚的青菜,还有的则是绿油油、茂盛地很的大蒜、包裹紧实的卷心菜,一旁的大缸里还栽种着一片白里透绿的葱。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那数不胜数的青菜。那些青翠欲滴的青菜们,向着阳光充足的南桥生长。它们好像在张开绿色的双臂,迎接我们的到来。

再向前走,原本似有似无的南桥,现在变得越发清晰。我们站在桥上,这时再望望出发时的中桥,却也变得似有似无起来……回首了过去的北桥,模糊了现在的中桥,我们该展望南桥的未来了吧。

《去古镇的作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