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蒙氏教案7篇
教案是老师为了更有力把握知识点提前起草的教学文书,通过多年来的工作经历,教师在制定教案时一定十分得心应手,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小班蒙氏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蒙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2、学习并尝试用“按”的方法种大蒜。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的大蒜。
4、引发幼儿学习蒜的兴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大蒜若干
2、废旧的小杯子、罐子
3、小铲子、浇水用的小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大蒜头。
师:“这是什么?大蒜头长大后是什么样呢?种下的蒜头能长出叶子吗?”
2、与幼儿共同讨论,准备材料器具。
师:“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
与幼儿商量分工准备。
3、带领幼儿种大蒜。
教师示范种大蒜的方法:每人拿一个小器皿,盛上泥土,手捏大蒜头,将尖头朝上,按进泥土,最后浇一点水。
4、幼儿动手尝试,教师给与帮助与指导。重点观察是否将大蒜头尖头朝上,并请幼儿种好后端平,放到自然角。
小百科:蒜,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古称葫,又称葫蒜。以其鳞茎、蒜薹、幼株供食用。
幼儿园小班蒙氏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中他妈妈的亲切、辛苦,知道要关心、热爱妈妈。
2、学习用亲切的语调唱歌,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
3、听完琴声的前奏再演唱歌曲。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茶杯一只
活动过程:
1、介绍歌曲名称。
教师和一名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我和妈妈。
2、教师一边表演,一边进行范唱。
3、提问:妈妈下班回家,她的孩子对妈妈说什么?
他为妈妈做什么事?
4、按歌曲节奏学念歌词。
5、幼儿学习歌曲3-4遍。
每一句歌词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你们来试试。
提醒幼儿注意听琴声演唱歌曲。
音乐游戏:找小猫。
教学反思
语言活动看似很好上,但是怎样才能上去味道呢?我觉得活动要设计得很有童趣,气氛要活跃,这样老师上起来得心应手,孩子学起来也不吃力。这个活动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孩子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了学习,才能提起兴趣。不足就是给孩子发言的机会太少,孩子表现的机会太少。我想今后一定在没堂课前,还要做更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蒙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自己嘴巴的用处。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学会爱护自己的嘴巴。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
2.物品:吹 (小喇叭等),唱 (话筒等),吃 (糖果等)。
活动过程
一、听听哪里发出的声音
1.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轻轻唱歌。
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
二、嘴巴的用处
1.讨论: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处呢?
2.幼儿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幼儿游玩:嘴巴乐园
1.教师:你们想不想去嘴巴乐园去玩一玩呢,我们一起去好吗?
引导幼儿去嘴巴乐园游玩,嘴巴乐园里有--音乐屋、食品屋和玩具屋,
幼儿可以自由地去各个屋游玩,尝试用自己的嘴巴进行游戏。
2.幼儿游戏后,教师提问题让幼儿回答。
(1)谁想说一说你去了哪些地方游玩?你是怎样玩的?
(幼儿可以边示范边回答)。
(2)你还看到别人用嘴巴干什么?
3.教师小结:我们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来又能说,又能唱来又能吹,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四、爱护自己的嘴巴
1.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嘴巴?
2.提问:什么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呢?
--坏苹果、发霉的食品、脏的东西都不能吃,吃了就会生病,使人难受。
--坚硬的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这样就会把嘴巴戳破的。
--不能把手指放进嘴巴里,这样不卫生。
3.教师小结:嘴巴是我们人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
如果把嘴巴伤害了,人就会很痛苦。
幼儿园小班蒙氏教案篇4
唱京剧的人脸上涂得这么怪怪的、花花的,那么说话、动作跟我们一样吗?请看录像后回答。
1、你发现他们什么地方跟我们不一样(边说边跟老师学)
走:走圆场步;笑:长笑。
简单的武打动作和语言。
2、看看这些京剧脸谱颜色相同吗?启发幼儿看主色调即底色,区分红脸、白脸、黑脸。
3、老师简单介绍各自性格特征。
红脸代表一些忠诚、勇敢的人。白脸指一些狡猾的人,如“芝麻官”,白脸也叫“豆腐块脸”。黑脸指一些说话粗声粗气、忠厚、正直的好人,如“包青天”。
4、玩游戏:“小小眼睛谁最灵”。
①从“怪怪箱”里找出京剧脸谱戴上,并随音乐走圆场步,看谁跑得好,拿得对,音乐停了,没拿到的算输。
②按老师的要求从“怪怪箱”里找出白脸(若干)、黑脸(一个)、红脸(若干),戴好。黑脸锣一敲,红白脸开始走圆场步,红脸捉白脸,白脸躲红脸,看谁捉得多、躲得好,被捉到的白脸交给黑脸。
活动三:做做,玩玩,乐乐
1、画京剧脸谱。
老师预先在旧挂历纸上勾画出几个主要线条,其它让幼儿涂色,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设计漂亮的图案进行装饰,要求色彩鲜亮。
2、用信封、材料袋做成京剧脸谱玩偶。
3、用毛线头装胡须、头发,用各种彩色纸做脸谱上的装饰物。
活动延伸
1、在理解京剧内容、情节的基础上,让幼儿欣赏简单的戏剧片断。
2、请有关的专家来作指导,现身说法地教幼儿掌握一些技能技巧。
3、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也参与学习京剧,举办“家家乐”京剧迷活动。
4、带幼儿参观京剧团,向幼儿介绍京剧服装、道具等。
幼儿园小班蒙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感受歌曲,能较好地感知音乐形象和主要内容。
2.感受和表现小鸭子的愉快心情和有趣形象。
3.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环境创设:
室内“快乐的小鸭”墙饰布置(表现各种游泳姿势的小鸭);
池塘边的情境创设;
小鸭头饰人手一份;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扮鸭妈妈,幼儿扮小鸭,在音乐“快乐的小鸭子”声中一边做动作一边进教室。“瞧,这是什么地方啊?今天妈妈真高兴,我想为你们唱首好听的歌曲。”(放录音)
二.感知欣赏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2。听了歌曲,你感觉怎么样?
3。引导孩子们边听歌曲边学小鸭拍翅膀状为歌曲打节奏。
三。唱唱跳跳
1。一起和“妈妈”唱唱歌。(鼓励孩子们用好听的声音快乐的演唱)
2。小鸭是怎么游泳的呢?
(1)集体听音乐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孩子们听音乐较合拍地做各种游水动作。
(2)个别孩子示范,教师从旁指点动作要点,规范孩子动作。
(3) 引导孩子们模仿个别孩子的优美姿势
(4)集体听音乐再次尝试
采用“超级变变变”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表现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游水动作。
教师用手做照相机,巡回指导,鼓励能力较弱的孩子大胆表现。
(5)教师组合幼儿动作表现音乐。
(6)引导孩子们自由组合一起“游泳”。鼓励能力强的孩子带能力较弱的孩子一起游戏。
四。复习歌曲“欢乐蹦蹦跳”
幼儿园小班蒙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小脚丫。
2、知道爱护、保护脚,讲究脚的卫生。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谁的脚大
2、音乐:放你的小脚丫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脚丫
1、音乐:放你的小脚丫
幼儿听音乐做动作,激发幼儿自由表现脚的本领。
2、出示照片:比比谁的脚大,激发幼儿兴趣。
瞧: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也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谁的脚大?(幼儿相互交流,模仿脚的动态活动。)
二、看看我们的小脚丫
1、让幼儿观察、了解脚的外形特征。
2、学习正确脱袜子。
指导幼儿正确脱袜子,重点示范和指导幼儿正面脱袜,并放到指定的位置。
3、观察小脚丫
(1)你的脚长得怎么样?
(2)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脚趾?
我们一起数数,引导幼儿有顺序地逐一点数。
(3)脚趾上是什么?脚趾甲有什么用?除了脚趾还有什么?
引导幼儿认识脚掌、脚跟。
三、保护小脚
1、获得不同的体验。
让相邻的两名幼儿互换一下鞋,穿一穿,有什么感觉。
(知道穿合脚的鞋才舒服)
2、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脚舒服些?
(幼儿思考爱护脚的方法。)
四、印下小脚印
1、出示照片:雪地上的脚印
小朋友,你们看雪地上留下了什么?这些脚印是怎么留下的?
2、你有什么办法把我们的脚印留下来?
幼儿想办法,并描画脚印。
幼儿园小班蒙氏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
2、喜欢听故事,学说简单句。
3、初步学习良好的生活礼仪。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纸偶(小猪、小猪妈妈、小猪爸爸、小猪哥哥、小猪姐姐等)、夹心面包模型一个。
2、准备教育挂图《语言.文学活动.小猪妈妈的夹心面包》、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小猪妈妈的夹心面包》。
活动过程:
1、出示夹心面包,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
“星期天,小猪妈妈做了个又香又软的夹心面包……”引导幼儿观察夹心面包的结构
2、结合教育挂图,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认真倾听,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问:“故事中有谁?”“小猪妈妈在分什么?”“它们分别说了什么?”
3、让幼儿说出故事中有哪些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并重点练习
4、重述故事,提醒幼儿注意与礼貌用语有关的句子,引导幼儿说好与礼貌用语有关的句子
5、利用指偶进行故事表演:教师扮演猪妈妈,分发夹心面包。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他角色,说出故事中有关礼貌的句子。感受使用和接受礼貌用语带来的快乐
6、教师小结,引导幼儿懂得在要求别人帮助,接受礼物或不小心伤害别人的时候应正确使用礼貌哪些用语
7、活动结束:组织幼儿到小猪家做客
各领域渗透:
语言区:引导幼儿阅读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小猪妈妈的夹心面包》
表演区:提供指偶、夹心面包模型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进修故事表演
生活中渗透: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