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作文5篇
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培养同学的思考才能,一篇作文的好坏我们可以从细微处看出来,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高中语文小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高中语文小作文篇1
有多少次感叹,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孤单;有多少次期盼,可以有人陪自己欣赏旖旎的风景;有多少次庆幸,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朋友的陪伴。还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家中有一个很大的院子。
我们刚搬进来时,院子里已经有一颗长得很高的榆树,那么青葱,那么繁茂。当然,这是春夏的景色。
一天中午,在家看书的我透过窗户向外望去,看见那浓绿的榆树上有一只小鸟立在枝头。一声一声清脆婉转的歌声令我出神。再配上夕阳西下的背景,这样的一幅画面,如果被达?芬奇画下来,价值一定可以和《最后的晚餐》相媲美了。
从那个燥热的中午起,那只除额头上的一小片斑白外全身都是棕色的小鸟就经常在我家的榆树上唱歌、嬉戏,那美妙的歌声好像永远唱给为它带来阴凉和温暖的榆树。
后来,爸爸用草和软木为小鸟住了个简陋的巢,从此小鸟便在这里安了家。每次出门,看见榆树浓密的枝叶中有一个隐隐约约,小巧憨厚的身影,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榆树,一定不会孤单吧。
就这样,每天坐在榆树下看书乘凉,耳边尽是清脆欢快的鸟叫声的日子总是被消磨的很快。
只是,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总是十分短暂。
有一天,当我不巧走过妈妈的房间听到我们要搬到新买的楼房去,因为这里要拆迁的消息时,我愣住了。如果要拆迁,那么榆树是一定要砍掉的,到时候……
后来几日,不知怎的,那只平日里歌声不断的小可爱不再唱了,也不跳了,长时间依偎在榆树的主干部,好像那是榆树的心脏所在。而榆树也不似以前那样精神那样葱郁了,相反,它给人一种颓废的感觉。
搬家那天,天气阴沉沉的,貌似有雨。果不其然,不一会大雨便倾泻下来,我们只好先躲进屋里避雨,我紧贴着玻璃,看着大雨朦胧中榆树忧伤的身影,不禁潸然泪下,这时,小鸟已经不在了:榆树啊!其实不是下雨了,而是你在哭泣吧。
这世间或许有一种十分单纯不掺一丝杂质的情感,它来自朋友间那种不言而喻的感觉。
朋友,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坎坷、多么黑暗、多么困难我都不会害怕,因为有一段旅途,有你的陪伴,即使现在你已经不在我身边了,但是有你的记忆,也会伴我走下去。
高中语文小作文篇2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半壁河山”。顺应教学改革的步伐,高中作文教学对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此,有必要对之进行一番考察,从而匡正除谬,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上正轨,并取得最大效果。
一、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作文观念:抒写情感,见证生命。许多人认为,作文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生命体验。生活感悟的一种外化”,有“‘生命倾诉’的特点,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一种需要”。①中学生作文应“以对生存意义的揭示去唤醒人类的灵魂,去洞见遮蔽的生活底蕴”。②因此,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性情,吐露自己真实的心声,或者如一篇谈“新概念作文”的文章题目所言“写那想的,想那新的”③。
2.教学目的: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平时的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每次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可以对全班朗读,也可以拿出去发表。每一次作文,教师又都希望学生能够创新,能够写出一般人不能写或没有写出的内容。
3.作文备课:既无计划也无教案。多数教师只在写教学计划时点明安排几次作文,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又不写作文教案。不仅没有教案,而且每一次作文在整个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都不甚清楚,也不予考虑。
4.进行方式:就是“写”。作文课几乎都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去写。不放心的教师会对作文题作一些简单的解释或提示,说明一些要求。作文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安排在课外的多因课文教学时间紧而不得已而为之。5.作文题目:话题作文一统天下。随着高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作文教学无论平时还是考试便一股脑地采用活题作文题目,仿佛不如此就不能赶上时髦跟上高考。话题作文从高中延伸到了初中,甚至连小学也在实行话题作文教学了。
6.作文批改:选优说劣。优秀作文一般会在全班朗读,教师简单总结其优点所在。对于较差的作文,多是总体评价其不足,具体到一篇较差的作文,则是多鼓励少批评。本来每次作文都有各自的训练目的和要求,但如果学生未按目的要求作文,而是别出心裁地写了一篇可读的文章,教师也会认为这是本次作文中的优秀篇章。这就等于写什么都可以,写歪了,还会被认为是创新呢。
7.教学效果:效果堪忧,能力不高。有教师指出:“中学生对作文所持的消极态度和低下的写作能力,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学作文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④张志公先生也曾说:“现在,学生最习惯于写抒情散文,别的不会。”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往往是这一次作文写得好,得到老师表扬,但多数时候则写不好
平时作文常受表扬的学生高考作文未必能拿一个好分数。事实上学生对于自己的作文水平达到何种程度也说不清楚。
对上述七个方面作一下总结,不难发现这样两个问题:(1)高中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在引导“创作”,引导文学写作。随着新世纪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文学教育比重的加强,作文的文学化倾向更为显著。(2)整个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及形式极其简单:它的备课就是出出题目,上课就是让学生写作,批改就是选优评劣。
二、作文教学的文学化问题
高中作文教学的文学化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哪些因素有
1.它与社会对写作的认识和评价方式有关。在一般社会人士看来,作家诗人才是写作的高手,只有写诗写散文写小说才是写作,作家诗人那样的“创作”能力才是写作能力。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写专业论文那是专业人士理所当然的事,那只是证明你的专业水平高,并非是写作能力高。
2.它与教师把作文的内容定位于抒写心灵有关。在许多教师看来,“写作,原本是写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渲泄,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名家要求作文时要“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写作中拥有绝对的选择权力,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以我手写我心”。这样的“自我”中心论,必然使作文教学重体验、感悟、表现等。这样一来,“写那想的,想那新的”的“新概念”类的创新便弥漫了中学作文教学,独特、怪异、体现个性的作文便成了最受青睐的。而这些正是文学创作的特质。中学作文教学就这样不自觉地钻进了文学的圈内。
3.它与教师把作文的目的定位于促进人的发展有关。许多教师认为,作文是为了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思想,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纯化学生生活,一言以蔽之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于是无论是“作文——生活”论者,还是“作文——做人”论者等等,都把作文当做塑造人的手段,作文于是从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变成了一种手段——文学的塑造人的手段。在这样一种思想观念驱导下,作文不是为了去叙写学生人格思想,而是为了去提升学生人格思想;不是为了去再现学生人文情怀,而是为了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不是为了去表述学生生活,而是为了去开拓学生生活。
4.它还与高考导向及教师对文学的偏爱偏重有关。高考的话题作文倡导学生发挥个性,表现自己所体验的生活,即使是写议论文,也要求写得具有文学味,要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实质上就是在倡导文学创作。由于高考的影响,广大学生无不努力使自己的文章文采化文学化。而广大教师无不“竭忠尽智”,作文教学几乎都是围绕文学写作来进行,办“文学社”,“写作兴趣小组”,等等。
诚然,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文学写作引导,让学生进行文学写作,这是完全必要的。但问题是,文学写作教学并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全部,甚至还应该强调的是,文学写作教学并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主体。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1.从文章写作的动机来看,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写作的冲动与灵感,二是写作的某种实际需要。前者即是文学创作,而后者却并非文学创作,而是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用型写作。
2.从社会实际需要来看,“社会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公民,他们有良好的教养和审美能力当然好,但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诗人、作家”。大多数学生将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可能极少进行文学写作,写的最多的可能还是发言稿、实验报告、法律文书、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等一类文章。
3.从作文教学的目的来看,其目的不是培养作家、诗人,作文教学也没有必要主动地承担这一任务,任何文学才子都不可能依靠中学作文教学来产生。极少数写诗歌、散文、小说的学生,大概也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结果。当了作家、诗人的人也并不感谢中学作文教学。
4.从国外中学作文教学的情况来看,像德国、日本、美国等,他们的作文教学大都以社会实用为目的,立足于学生进入社会实际的需要。如日本写作教材中设“书信和日记”、“生活和意见”。“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作文题,实用性的特点显著。
着眼于实用,着眼于学生未来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的作文教学,才是健全的作文教学。高中作文教学,可以让一些学生尽显文学才华,但不能让一个学生缺失实用写作能力。
三、作文教学过程的简单化问题
首先,单一化的“写”及其每次作文都要求写出优秀作文的教学形式,使作文教学缺失了训练过程。这样的作文教学客观上一开始就把学生当作具备写作能力的人,而省去教师科学有序的作文指导,省去学生“创作”出优秀作品之前的较长时间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这样,就必然把多写(也即多创作)等同于训练或达成能力的手段,把结果等同于过程
而“写”的时间和“写”的量又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定,什么时间写仅凭教师的工作缓急或兴趣去决定,写多少就全凭教师的“经验”或“感觉”去决定。中学作文教学就这样变得无比简单和随意。
其次,“多读多写”的“感悟”“自得”式的传统方法论,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的科学化进程。直到今天,人们还津津乐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悟得”方法,还沉浸在“功到自然成”的超然境界。作文教学既无学科体系,也无科学的训练体系,除了一味地“写”,也就别无他路了,也就显得无比的茫然和盲目。
再次,由于文学化倾向的影响,一些人强调写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有了写作的冲动再写”,这使得作文教学研究放弃了对“没有写作冲动也要写”的探索与训练。我们知道,写作并非都是因冲动而生,并非都是有感而发。比如领导要求你写一篇发言稿,或工作总结,或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等等。朱光潜先生曾说:“前人写旧诗,标题常用‘偶成’和‘赋得’的字样,‘偶成’者触兴而发,随时口占;‘赋得’者定题分韵,拈得一字,就用它为韵作诗。”“‘偶成’的作品全凭作者自己高兴,迫他写作的只有情思需要表现的一个内心冲动,不假外力。‘赋得’的作品大半起于外力催促,或者要满足一种实用的需要,如宣传、应酬、求名谋利、练习技巧之类。”由此可看出,“偶成”当是因“冲动”而生,但“赋得”却不是因“冲动”而生,恰恰是写不出来也要硬写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又如唐人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显然也是“硬写”。中学作文教学在这些方面却一直弃之不顾,因此也就不可能作出有意义的深入的探索。
可见,中学作文教学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有效的训练。
四、新的思考
从以上情况看来,当今中学作文教学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担当起全面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特别是适应未来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的作文能力的任务。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作文教学进行新的思考。
1.必须把中学作文作为一个学科来看待,它是与中学数学、外语等学科相并列的一门基础学科,甚至是应该从语文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应该有自己的科学有序的内容体系,有自己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用以来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2.必须明确作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能力,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来达成,这就需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这种训练体系还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为广大教师所采用。
3.要有严密的教学计划,必须明确学生在中学各学段及整个中学阶段应达到的写作水平或写作能力。教师的上课及学生的训练应体现出渐进性,并且要考虑每一个作文单元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要考虑每一次训练是为了达成何种能力。
4.要改革高考只考话题作文的局面,努力探索真正能检测学生作文能力的考试方式。平时的教学,作文最好单独设科教学、设科考试,这样作文就不限于只是一道写作大题,它还应有其他方面的作文学科考试题,以便全面地检测学生的作文能力。
高中语文小作文篇3
夜晚,静静的,只有窗外的树枝正在幽暗的路灯下迎着狂风不停地“沙沙”作响。屋内,我正在书桌上紧握着笔与数学题僵持着,妈妈也在一旁与《文化苦旅》对视着。
那天晚自修结束,我还有一张数学提高卷没做。到家,妈妈早已在书桌边“恭候多时”了。还没来得及问我作业情况,我早已拿出那张只字未写的数学卷在她面前晃了一下,妈妈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我正在题海里遨游,“咚咚咚”,楼上邻居家的钟按时有节奏地敲了十下,打破了沉寂,把我从数学世界里拉回到现实中,我抬起头看见妈妈也从文学世界回到了现实。我伸了个懒腰,又低头看了眼还有大片空白的试卷,叹了口气。想到妈妈正同我一起克服着疲倦,我又坚定了信心,再次低头解题。此时,我放下了手中的笔,放弃了用纸笔计算的想法,毅然从书包中掏出计算器。我对着计算器便是一阵几乎连键盘都不看的乱按,卷子上的算式便飞也似的到了计算器上,按下“等于”键,得到了那期盼已久的答案。妈妈虽看着我用计算器,知道这是坏事,但心里也担心耽误了我休息的时间,又一次欲言又止。
计算器不可能是万能的,最终还剩下一堆超过计算器量程的题目。我无奈地抬起头,给自己的眼睛寻求一点儿休息的空间,却发现妈妈仍捧着《文化苦旅》坐在我的对面,而房间里已传来了爸爸那有节奏的鼾声。“眼睛要多望远处”这是妈妈常说的话,我把头扭向窗外,对面那幢楼里的灯光越来越少,夜已经很深了。
望了会儿,我回过神来,不得不重新在草稿纸上探索解题方法。不知又过了多久,妈妈给我端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菊花茶。
好像才一会儿,十一点的钟声又敲响了,妈妈问我还有多少题目,我只答还多着呢,继续在寻找题目的突破口,却已听到我和妈妈的哈欠声在冷寂的深夜此起彼伏。终于我已“无心恋战”,将笔、草稿和卷子一同递给了妈妈,让她来攻克最后的两道题,我则拿起茶杯就向嘴里倒。
终于,我们两人在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前完成了任务。那晚,我睡得特别沉……
第二天醒来,却听到妈妈已在厨房忙碌,我刹那间有所感悟:这就是爱吧!
其实,爱时刻伴随着我们,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在爱的山中,在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总是别人幸福的风景,而没有悉心感受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天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大概就是爱的真谛吧!
用心地去感受爱吧,别让它成为永远的遗憾!
高中语文小作文篇4
这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
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师父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跟师父平起平坐了吗?不行,不行!
于是小和尚找到师父,也要6个馒头。
师父说:“你能吃下6个馒头吗?”
小和尚大声说:“能!我要6个馒头!”
师父看了看小和尚,把自己的馒头拿了两个给小和尚。
不久,小和尚就将6个馒头吃完了,他吃得很饱很饱。
小和尚拍着肚子高兴地对师父说:“师父,你看,6个馒头我都吃下去了。我能吃6个馒头,以后每天早上我都像大师兄一样要6个馒头!”
师父微笑着看小和尚,说:“你是吃下去了6个馒头,但明天你要不要6个馒头,还是等会儿再说吧!”
小和尚觉得肚子胀,也口渴,然后就去喝了半碗水。
接着,小和尚的肚子比刚才更胀了,而且有点儿发痛。小和尚开始难受起来,根本没法像平时那样挑水扫地念经。
这时,师父对小和尚说:“平时你吃4个馒头,今天你却吃了6个馒头,你多得到了两个,可是你却并没有享受到这两个馒头的好处,相反,它们给你带来了痛苦。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把眼光盯着别人,不要与人比,不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常乐。”
小和尚点点头,捂着肚子,说:“师父,以后,我还是吃4个馒头!”
高中语文小作文篇5
风,轻轻的吹过,生命的气息萦绕在毛毛虫身边。丑陋的毛毛虫抬头看看天空,又看看自己丑陋的身体,心中欣喜万分:终于来拉……
毛毛虫蠕动着自己肥胖的身体,一步一步艰难的爬行着,终于找到了森林,它低下头对老虎说:“尊敬的王,我既将要作茧化蝶,这个时期,我不可以抵抗任何动物的伤害,你能否保护我短短的几天?拜托你啦,我尊敬的王!”老虎大吼一声:“混蛋,你是什么东西,居然敢需要我保护你!”毛毛虫吓了一大跳,怯怯的走开啦。
“王不帮我,如何解决呢?”毛毛虫不知晓怎么样是好,但非常快它又想到方法了,“去找熊老大吧,森林中它的权势也非常大啊!”它又来到了熊老大的地方,“老大,你能保护一下我吗?我马上……”“开什么玩笑,要我熊老大保护你?滚!”一声大吼打断了毛毛虫叙述我们的缘由,毛毛虫想:“看来要熊老大保护也没期望了。还是走吧!”……
毛毛虫漫无目的地走着,“老弟,你在做什么啊?”一条蚯蚓蠕动着,毛毛虫说:“我在找人保护我,我马上要作茧化蝶……”“你别傻啦”蚯蚓说“能保护你的都不会保护你的,保护你的没能力保护你,还是自己保护自己吧!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毛毛虫沉默一会:“我知晓啦!”……
毛毛虫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确定安全后,它开始吐丝,它要给我们的安全,丝一圈圈的缠绕成一个圆,将它保护在其中,然后它又化作蛹,给自己一层坚硬的外壳……
一天又一天,茧安静的.躺在那。
终于,茧动啦,不断地翻滚,仿佛里面进行激烈的争斗。日渐的茧裂开了,两根长长地触须探了出来,接着头伸出来啦,身体、翅膀也日渐从里面出来。一只漂亮的蝴蝶飞上了天空……
一只毛毛虫作茧自缚,成为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千年已过,不知从何时开始,“作茧自缚”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而我却要说:
作茧自缚,涅磐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