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7篇
写作文是我们记录生活的方式,你会从哪些角度思考呢,细节是展示作文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处,以下是66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篇1
暑假里,妈妈带着我去北京旅游,游览了长城和北京许多名胜古迹,令我最难忘的就是参观故宫了。
经过天安门,映入眼帘的是故宫的城门,进入城门一个庄严绚丽的宫殿出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故宫,也称紫禁城,这里曾经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距今有580多年的历史了。
我见过上海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游览过苏州园林,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雄伟壮丽的故宫。故宫有着巍峨壮观的宫殿,装饰着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画和金光灿烂的瓦顶。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黄琉璃瓦顶,白石底座,雍容华贵,气势磅礴,像一幅千门万户的绘画长卷。有人说天下美景尽在故宫,并不夸张。
故宫,美不胜收的陈设,虽然没有水、电等现代生活的设施,但是中外游人都为它别具一格的特色,而不远千万里前来观赏。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游人似乎已经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几千年、几百年前,见到了古人,嗅到古人的气息。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果要在中国的土地上找一个代表性建筑,那就是故宫,华丽不失庄重,肃穆不失神采。而如果要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寻找一个象征,那么还是故宫,曾经的辉煌,曾经的喧嚣都能在那里找到注解。
一座世间仅有的皇城,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汇集了中华大地古往今来无数的奇珍异宝,凝结了能工巧匠们几许血汗、几许泪水……直至今天,故宫始终见证着历史的进程,讲述着无声的故事。
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篇2
故宫,是我国宏伟又大型的宫殿。是世界五大宫之首,距今己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它的城墙有十米多高,并且硬实。就是来个十级大地震也是给它“挠痒痒。”城墙的花纹形态各异,五颜六色。故宫一共有四座大门,南武门、神武门、东奔门和西华门。它们气势磅礴,十分精美。过了大门,就来到了主宫,主宫后面的后宫,是贵妃及宫中人物起居的地方。宫中的所有柱子都刷了红漆,由几十万根木头组成。上面通常都盘着一条金龙色的大龙。它们栩栩如生,这让我想到:古代的技术都不如现在的技术好,怎么能建成宏伟又高大的故宫呢?而且己过了600多年,居然还能能完整地保留至今。
听奶奶说,故宫在建监时发生了一件事第一位皇帝建造时共派100万位工人和10万个技术高超的工匠。在烧制琉璃砖时,一不小心把琉璃砖烧坏了。可能你觉得没什么,但以前这样小的失误,出发不是扣工钱,而是杀头的罪过。众工匠都很焦急。这时,一位工匠走了过来,他用一块木料刻成一块龙鳞,并刷上厚厚的白油漆,就跟琉璃砖一模一样。瞒过了前来检查的官兵。直到现在,厚厚的白油漆一片一片的掉落了,大家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这故事是真是假己经无从考证。但是这也充分从侧面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故宫,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它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大家有机会可以亲自去看看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哦。
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篇3
颐和园,天安门,故宫,是北京的三大名胜。其中,尤以故宫最具历史。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它和凡尔赛宫、白金汉宫、白宫并成为世界四大宫,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之大,不身临其中是感受不到的。从数字上看,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72万千米,建筑面积15万多千米,有房屋9999间半。有人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如果在故宫的每一间房都住一昼夜的话,等到他把故宫所有的房间都住完一遍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27岁的青年了。
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延部分(乾清宫为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慈寿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心,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心殿,其后即为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建筑的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故宫整个建筑被两条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8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个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1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的杰作。
说了这么多,可能你还不能对故宫有一个感性的了解,还是让我们一起走进故宫,去看看这座秘密皇城吧。
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篇4
今天下午,辅导员姐姐带领我们参观了世界历史建筑学的奇迹——北京北京故宫。北京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清、明朝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北京故宫。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
北京故宫的正门是午门。午门从正面看有三个门洞,可是走进去转过头再看,却成了五个门洞,这就叫做”明三暗五“。进了午门,就看见五座洁白无瑕的桥,叫金水桥。它们象征五德,就是仁、义、礼、智、信,意思是皇帝集齐所有的好的品质为一身的意思。中间的桥最宽,是专门给皇帝用的。
再向前走,只见前边全都是既华丽、又高大、还古朴典雅的大宫殿。使人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神话故事中一般。然而此时,那一个个摆放在宫殿旁的大水缸引起了我的主意,它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下面还有火炉,是煮汤的嘛?后来听导游讲解才知道,原来当初的北京故宫全是木质结构,皇帝怕着火,才放了这些水缸,至于下面的那些火炉,则是在冬天水结冰时,用来化冻的。之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富丽堂皇的太和门。以前我从电视剧看到皇帝上早朝的地方是太和殿,因此被误导了,经过导游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就是我面前这高大的太和门。
在北京故宫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太和门后边的”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还有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第一座太和殿是整个北京故宫中最华丽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这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28米高,63米长,35米宽。前有造型优美的仙鹤、玄龟、炉鼎,后面是精雕细刻的围屏,它们将整个大殿装饰得金壁辉煌,既庄严又典雅。
过了一道红墙,就进入了生活区。这里有皇帝住的华丽的乾清宫、皇后住的秀丽的坤宁宫。北京故宫的最后边是御花园。里面有挺拔的松树、常青的柏树和巨大的榕树。在御花园里还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堆秀山,是用米汤、鸡蛋清把石头粘在一起堆成的,听起来容易垮,其实十分坚固。
北京故宫景美物博,我们短时间没法一一细赏,只能粗略浏览,最后恋恋不舍地从神武门出了北京故宫。
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篇5
8月7日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参观了闻名世界的北京故宫。
从天安门广场步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午门,墙壁是红色的,大家可能会想到一句话,那就是“拉出午门斩首。”其实是个误会,斩首的地方在北京菜市口。
过了午门,参观的是故宫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这里是接受主武百官朝拜的地方,为了保护文物,里面不让进。我挤进人群,把头探进去,看见中央是皇帝的龙椅,龙椅的前面是一个香炉,上面刻着龙,背后是高雅的屏风,富丽堂皇的。太和殿的南面是一个广场,那广场是用汉白玉铺成的。
然后再往北走是三大殿的中和殿,这里是皇帝去太和殿前小憩的地方。中和殿里面同样也有龙椅,地上也是用玉彻成的。
再后面是保和殿,它是用来举行登基仪式和一些活动的的地方。
后来我们又去了乾清宫、皇子的妃子住的地方……最后从神武门走出故宫。故宫实在是太大了,传说有9999·5间,其实有8200多间。我们走的很累,但是我们有这样的古代人民的智慧而自豪!
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篇6
在我国的北方,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明珠,那就是“对称的古都”北京。这个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吸引着不知多少外地的游客。那巍峨壮丽的长城,那风景如画的天坛,那如诗如画的颐和园……今天,我要说的就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景区:故宫。
沿着那石头路走进大门,那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大门首先就把我吸引住了,对故宫里的建筑景色更是充满着期待。往里走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到一片广阔的草地,草地上坐落着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就是太极殿。太极殿内,摆放着一张威严的龙椅,龙椅上刻着几条栩栩如生的龙。屋顶上悬着一盏水晶灯。殿内的墙壁、屋顶到处刻着美轮美奂的壁画。整个大殿给人一种庄严神圣、金碧辉煌的感觉,让人仿佛真的看到了身穿龙袍的皇上正与数名大臣们上朝。
去故宫,当然少不了御花园。一走进御花园,人们都会被那醉人的景色迷住。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仿佛是守护御花园和使者,那么笔直壮大。树后是一个池塘,清澈明亮的池水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池底的石子。那池水仿佛流到了人们的心里,洗尽人们心灵的尘埃。越过池塘,又可以看到一座小亭子,那上面永远挤满了游人。
北京故宫,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件精美的饰品。数百年来,有无数的游人为这座古色古香、金碧辉煌的艺术品所折服。
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篇7
一部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网络,百万点击量,波澜不惊的纪录片却通杀70后至00后,匠人们的恬淡工作生活,令多少人心驰神往……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我们需要点时间冷静一下,放慢我们的步伐,去重拾那一份真趣。
有网友说:“我只想安静地在故宫扫扫地就行,求收留。”有人对西藏向往,想做一次朝拜获得心灵的洗涤。只要你有心,其实在哪都可以,丰子恺曾言:“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阳台观雨,雨声清脆悦耳,有些湿润的空气罩在身旁,人也随着这细细密密的跃动在空气中的小精灵柔软了下来,心都宁静了。有时行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则无论是那景如何鬼斧神工,总能让人疲乏。而当一次再寻常不过的旅途中,一个稚童伸出软嫩的指头点着山水空云,说那方的像家里新添的茶几,那圆的像家里的小乌龟时,这些林中事物仿佛才被注入了生命力才活了起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若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前些年,《舌尖上的中国》以饮食为载体,传达的是浓浓的人文关怀,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小事却往往最能触动人的心弦。
节奏紊乱的时代把生活变成了嘈杂的竞技场。车水马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五彩缤纷中却夹杂着难以名状的悲凉,恰如海上的孤岛,花哨却寂寞。红尘繁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许多人已不能安放一颗平常心,看不到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世人皆曰尘世苦海,然世间花鸟言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其苦自心尔。人生长途路漫漫,我们急躁地前行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就算匆匆忙忙赶到了终点,终归都只是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去而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妨缓下步子来场深呼吸,平静如瓦尔登湖畔的垂钓,淡然如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内心的静谧美好便不再只是“当是只道是寻常”般的回忆了。
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家里做家务,我在公司搞业务,我在课堂学知识。生活如此多娇,你关注她,她便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你笑,她也笑……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初春新芽破土的惊喜;是否聆听过仲夏夜里的蝉鸣;是否品味过寒秋中萧瑟的味道,是否感受过冬日里那一缕阳光的宁静……
春住心底花自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