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象鼻山作文5篇
我们在上学期间绝对都接触过不少作文,各位对于写作文肯定不陌生吧,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桂林象鼻山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桂林象鼻山作文篇1
在桂林市里有三大名山,分别是象鼻山、叠彩山和伏波山,这三大名山中,第一山就是象鼻山。
象鼻山是一座高大的独峰,它的形状像一头大象,正在悠闲自得地饮着甜美的漓江水。鼻子是最像的,它又粗又大,弯着,自然成洞,这就是象鼻山中最有名的水月洞了。相传,一到夜晚,这儿就有三个月亮,一个是天上的月亮,一个是湖水中倒影,一个就是这水月洞了。据说,水深时,它的水面刚好在水月洞顶。
说起象鼻山,还有一个小小的传说,相传,象鼻山原来是一头神象。象鼻山所在的位置是一片平原。神象在这片平原上过着平安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天兵天将来捕捉这头神象。神象不从,他们就打了起来打得难分胜负。这时神象实在太渴了,便跑到平原旁的一条小河里去喝水。这时,天兵天将便趁机用剑刺死了它。不过神象死也不肯倒下,于是便变成了一座高峰。细心的读者会问,刺死神象的剑柄在哪里呢?哦,这座山上有一座塔。据说,这座塔就是刺它留下来的那枚剑柄。
这座塔有三个名字,第一个就是剑柄;第二个是普贤塔,因为大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所以有了这个名字;第三个是宝瓶塔,因为远处看成这座塔的形状很像宝瓶,因此得名。
“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果你想看更多的青山绿水,那还是自己去桂林看一看吧!
桂林象鼻山作文篇2
去年暑假,我去了一个藏着无数动人传说的地方——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呀!我们一踏上桂林,觉得空气格外清新,大街上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可能是街道两旁的树木散发出来的,让人神清气爽。导游王阿姨先把我们带到了桂林城里有名的象鼻山,远远望去,那真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大象,正伸着长长的鼻子吸水呢!走近一看,咦,水里也有一头大象呢!哦,原来这里的水又清又平静,那是象鼻山的倒影。
象鼻山脚下那江便是漓江了。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后,王阿姨就催我们上船去游漓江。一上船,我才不去挑什么好位子,直接向船顶奔去。船开起来了,我迎着江风唱着歌儿,格外凉爽,格外惬意。只见漓江两岸青山连绵起伏,它不像华山那样高耸入云,也不像家乡的山那样孤峰突起。那一座座山峰矗立在漓江两岸,那么温柔,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游览的人群,好象在诉说着那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快看,九马山到了!”导游的话打断了我的遐想。这时王阿姨介绍说这座山的图案是九匹马,数出一匹当经理,数出两匹就是董事长数出九匹当总统。我急切地数了起来,还没数完,九马山就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我只好遗憾地向它挥手了。一到码头,王阿姨就让我们换上泳衣下漓江游泳,我兴奋得跳了起来。漓江的水就是不一样,清凉、碧绿。整个身子浸在水里,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偶尔过来一个竹筏,缓缓离去,简直就是一副流动的画,让我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爸爸对我说:“女儿,明年暑假还跟我出来旅游吗?”我欣喜地说:“当然,还来桂林吗?”爸爸说:“不了,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到处有迷人的景色,当然换一处了。
桂林象鼻山作文篇3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西岸,那里天高云淡,色彩斑澜,美丽极了。远看这个山就像在一头大象,站在江边,伸长鼻子,在喝水一样,听说就是因为这样才得名的。
在桂林的第二天,早上我和林格丰、梁芃睿等人去爬象鼻山。我们一进公园门,就被一阵臭味熏得我都捏着鼻子,妈妈说:“那不是臭味,那是用来做酒的酒糟发出来的味道,”噢,不会吧,可是有些酒很香呀!我边笑边问妈妈,妈妈说:“这个我就不懂啦!做酒要经过很多程序的。”我们再往前走,居然看到在象鼻山下,有一个酒窖,妈妈说:“那是藏酒的地方,听说酒放在里面,放得越久越好吃,还越香呢!”我真觉得很奇怪!
我们沿着台阶登上去,因为太兴奋,我一直跑在前面,把林格丰和梁芃睿抛在后面,台阶不算是很陡,在半山腰看到了明代建筑普贤塔,是实心的砖塔,雕有“菩萨”之像。塔身上有很多小正方形的小孔。
我们边走边玩,妈妈跟阿姨跟不上我们,老是在后面叫我们小心呀!我们三个人爬到山顶,看见了一个大大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能看到整个桂林市的景象,有山有水,蓝天白云,格外漂亮!
在我们开始下山的时候,我们又看到象眼岩,好似大象的眼睛,所以才叫“象眼岩”。我们往下走,又看见了“水月洞”,它是在象鼻山的象鼻子与象腿之间,高大明亮,水清澈碧绿,象鼻山的的周围都是江水,水平静得象一面镜子,美丽极了!
下了山,我们又参观了酿酒文化博物馆,里面有很多图像,很多小泥人,有些人扛着酒罐,有些在酿酒,在图像旁边写着酿酒的步骤,妈妈还去买了桂林三宝之一的“桂花酒”,阿姨买了“黑蚂蚁酒”。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离开回酒店啦!
我们在象鼻山照了很多相片,留做纪念。好想再去一次桂林啊!
桂林象鼻山作文篇4
国庆长假,我们全家去桂林游玩。
早就听说桂林的山很有名,一大早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来到象鼻山。一路上,爸爸告诉我有关山峰形成的知识,并一再说桂林的山与众不同。怎么的与众不同呢?我边走边想。远远的我就看见许许多多又高又陡的山,就像平地里长出来一样。但是每座山都很有趣,骆驼山就像一只正在昂首前行的大骆驼;螺狮山好似海滩上的大海螺;童子拜观音由形似莲花、观音、童子的三块石头组成,每座山峰各具特色,惟妙惟肖,令人赞叹不已。
到了象鼻山,一条清澈的小河展现在我们眼前,一座高大的山峰立在河边,再仔细瞧一瞧,那山好似一头巨象,“巨象”把长长的鼻子甩入河里痛快地喝水呢!这里流传着一个传说:从前有一头天象,因为留恋桂林的大好河山,偷偷地来到桂林,被玉皇大帝发现了,就派托塔李天王去捉拿它。此时,大象正在河边喝水,李天王用长剑刺中了大象的背,大象就变成了石头,永久地留在了桂林。听着导游讲着动听的传说,我好像进入了美丽的神话世界。爸爸拍拍我的肩膀,把我从故事中拉回现实。爸爸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山对我说:“你看那山顶的宝塔像不像一把宝剑?”
我定睛一看,可不是嘛,那山就像李天王的那把锋利的宝剑。参观完了群山,我们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月亮山脚下。抬头仰望,我看到了一个大洞,非常像一轮明月挂在半山腰。一到晚上,它就好像给行人照明。在回宾馆的路上,我思绪万千,桂林的大好河山可真美啊!
桂林象鼻山作文篇5
说到桂林,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但你知道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以前桂林有很多桂花树,每到秋天,桂林城里到处可见缀满象白玉一样的桂花,满城都会飘着一阵阵浓郁的香味,所以把这个城市叫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条名句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这句话早在宋朝就开始流传开了。桂林有很多很多的山,叫“喀斯特”地貌,中国叫岩溶地貌,这种奇特的地貌造就了桂林独特的山水,使桂林成为闻名中外的一个盛大的旅游城市,这回我也要亲身去体验一下了。
8月14日深夜,我们乘火车于8月15夜晚抵达了桂林,受到了导游的热情接待。桂林对自己好朋友的称呼非常特别,叫做“狗肉”,我们一车大大小小的二十五位游客就被叫做“狗肉”了。桂林的两江国际机场距离桂林市区26公里,候机厅建筑外型像一个山字,柔美的线条又像流动的水,寓意桂林的山水。半个小时后我们就到了下榻的太平洋宾馆,经过一夜的休整,8月月16日早晨开始了我们的桂林之旅,您也和我一起游桂林吧!
第一天我们先去象鼻山。象鼻山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大象。有关于象鼻山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玉皇大帝到地上访查时,跟随的神象生病了,玉皇大帝便丢下了它,桂林人治好了神象的病,神象不想回天庭便留下来帮助桂林的人们。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勃然大怒,派李靖去杀死神象,双方战了七天七夜仍不见胜负,在第八天神象在河边饮水时,李靖抓住时机,抽出宝剑插在了神象的背上,。神象死了,化做了一座山,永远地屹立在漓江边,背上还插着那柄宝剑。所以叫做象鼻山。
接着是桂林古东瀑布,它位于桂林市区往东26公里,景区是以地下涌泉汇集形成的多级串连瀑布,瀑布比漓江水位还高180米,尚能喷涌、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地下涌泉来形成的多级串连瀑布;是一个因钙活华沉积作用可逐渐长高而改变景致的瀑布;九级瀑布形态各异,有的如鸳鸯戏水,有的如蛟龙喷水,有的在长满青苔的岩壁上,瀑水如布,水纹清晰可鉴,呈白色透明状,尤如喷雾行云;有的水流集中下注跌入深潭溅起层层水雾浪花,尤如细雨蒙蒙,瀑布两岸林木葱郁,荫蔽幽静,水质清洌透明,凉爽甘甜。
观赏瀑布,一须眼看,二须耳闻,三则须用心灵去和瀑布对话。
一须眼看
看,瀑布从高崖飞落而下,形成了一道水帘,挂在陡峭的石壁前,仿佛一张素洁的锦缎,等待心灵手巧的姑娘去绣织清新的自然。在她落入崖下碧潭的一瞬间,就是瀑布的生命最为辉煌的时刻!只见那水帘忽然化做无数粒晶莹剔透的珍珠,纷纷扬扬地撒向虚空,仿佛要将自己的身躯同这无限的虚空融为一体,从而获得永恒。同时,也形成了隐约的雨雾,给这山水相融的风景蒙上一层朦胧的面纱,从而赋予了瀑布一种神秘的性格,让人神猜,琢磨不透。落入深潭的瀑布,一改刚才的顽皮,变得温存而深邃起来。她也只是在这深潭里稍做休整,然后她又将开始她新的旅程。
二须耳闻
听,那水流与碧潭相撞击而发出的轰鸣,这绝对是一种雄伟的表白,向世界宣布她已经完成了生命中一次伟大的创作。这种声响,是经过厚积之后对生命最尽情、最壮美的释放。在一路的积累中,是那样地专注,不被一路的风景所诱惑,不为满山的未知所迷茫,只是一路的前行,为着自己的目标。在这种宏伟中,自己内心里平日的懦弱和畏惧已被震得粉碎。此时,才对“无欲则刚”的哲语有所领悟。瀑布的生命如此无畏,如此专一,且一路只为自己的孤独歌唱。不愤世嫉俗,不为身在深山无人知而郁郁不欢。只为欣赏这一路的风景,也为这一路的风景注入鲜活。只是一路的吸取大自然的灵气,也为周围的自然滋润生命。她的索取不是占有,而她的给予却是无条件和无限度的。所以她应该是幸福的,正如耶和华所说:“施之者比受之者有福”。也正如释迦牟尼所授予人们开启心智的那把钥匙——“布施”。站在她的身旁,看她的布施无求且心无挂碍,我甚觉惭愧。
三则须用心灵去和瀑布对话
若说水予山以生命,山也予水以灵气的。其实,山和水是不能分隔的风景。特别是古岭的那半山红叶,在渲染了瀑布的气韵的同时,也给予了古岭火一般的热忱。若说瀑布是古岭灵魂的轻舞,这半山的秋红则是古岭精美的成熟。正是这份成熟,才使瀑布的美丽显得底蕴丰厚,也多了几分诗情和画意。
这山、这水,是永远无法分开的整体,就如躯体和血液。我们的身心若能如此统一,便能成就真正完美的生命。我多希望自己能融入这如诗的秋景中去。我想,若真能成为这景中的一片叶、一瓣花、一滴露,那么生命也就会在这如画的景致里圆悟。菩提心性不就是蕴涵在这一片叶、一瓣花、一滴露里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