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陶渊明作文优秀7篇
写作文时学会突出重点,能让人在汇报工作或讲话时也更抓得住核心,一篇优秀的作文能够通过深邃的思考,带领读者走向更高的智慧境界,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陶渊明作文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陶渊明作文篇1
一个美不用地收,遗立于世间之外的桃花源头。那里人人安乐,万物和谐,而正是他让这个桃源明了于世,他便是陶渊明。
或许这只是个奇妙的巧合,“桃源”与“陶渊”,不过这个桃源已经深深地刻在了这个“靖节先生”的心里,同样也刻在了中国人的心里。他是几千年中国仕人追寻的宁静的归宿,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气度,召示着他超凡的人生境界。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在《五柳先生传》里写道:“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他处在一个混乱的时代,虽不曾有大规模的'战争,但社会始终不平定。他是诗人,也是散文家,还是一个辞赋家。挂着这么多头衔或许很累,因为这些头衔都告诉人们陶潜会写诗,会写散文,还会做辞。而我则不以为为然,因为他的诗是为自己写的,他的散文和辞赋也是为自己做的。那些诗赋都是他的理想和信念。
他二十九岁,因为家贫入仕,但他做官,做了之后又辞,辞了之后又做,直到上面派人来视察,陶渊明不愿来迎接而再不入仕。“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是他的宣誓,这是他的尊严与人格。
记得他在归家之时做过一篇《归去来兮辞》,而我总是在心情压抑的时候吟诵最后几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宝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情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那种淡然总让我想起仙人。
我不知道陶渊明是不是神仙,但我知道那淡然潇洒的气质出尘脱俗。
写陶渊明作文篇2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多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将自己的生活现状写成对联宣泄心中苦闷,虽然生活清苦,但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荣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荣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存在。
陶渊明的'作品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写陶渊明作文篇3
也许人生路途中所遭遇的磨难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吧,困难的环境中总是能锻造出人才。正是陶渊明当时的环境所迫,才会有那么多的好诗,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渐渐地征服我们的心灵。在光鲜亮丽的表面,成功的背后总会有些不如意。当有些选择有些磨难种种浮现在面前的时候,当我们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的时候。真的很羡慕陶渊明的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随着时间而腐朽,就像陶渊明在我们心中,留给我们的他那些高贵品质。我心中的陶渊明,他是后人的典范。
陶渊明他远离闹市,远离尘嚣,归隐田园,品乡间淡,观风中寒菊,活得那么潇洒自在。看似,他好像真的没有勇气来面对生活得是后人的典范。陶渊明他远离闹市,远离尘嚣,归隐田园,品乡间淡,观风中寒菊,活得那么潇洒自在。看似,他好像真的没有勇气来面对生活得不幸,可是谁又能感受的到他内心得无奈。他也有济世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才会在百般的无奈中选择出世。他背后的无奈、焦灼、伤痛谁又能真正理解。当他放弃那些官场名利的同时,他也得到了快乐。
山清水秀,使人忘俗,他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在隐居中拥有的淡然心态、豁达胸怀。他过的那种闲情逸致生活是多少人都向往,都一直念念不忘的。人们都钦佩陶渊明,他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品质;有着不与反动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他的诗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他那份牵肠挂肚的哀愁,那些溢满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飘逸的白云,永存于中华民族的上空,更是留在我们的心中……
写陶渊明作文篇4
在别人的眼中,陶渊明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东晋诗人,可是在我的眼中,陶渊明就是一位值得让人赞赏的爱国之士。
陶渊明虽然仅有着平凡的一生,可是没有哪个人会明白他会造就如此传神的诗篇。令人敬佩的是,他不图钱财更不为名利。陶渊明当官时,他仅一百多天便辞去所有官位,从此归隐田园。从陶渊明的种种表现中显然表达出了对东晋王朝的强烈不满,他以他特有的方式与官府作斗争,田园生活也成就了他的田园诗,使陶渊明成为历史中的田园诗人之祖。
陶渊明对国家、社会的不满显现于他的诗文之中。比如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就单单从一个渔人因捕鱼而造访桃花源的文章当中,就可清晰的反映出陶渊明反对当代社会的黑暗与对世外桃源的`自在生活所向往和憧憬。再来看看他的五首《归园田居》,陶渊明对国家现状的不满、担忧和归园的迫切、期待,都表现于字里行间: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中看出他对因世间之乱而倍感忧伤;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便能够看出他的归园之切;又从“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中透露出对国家复兴的期望而向往……不仅仅如此,陶渊明身上还有许多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弘扬。
陶渊明确实是一个诗人,他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诗人,他更加是一个明辨是非的智者,他的诗表达出了他对自我国家的担忧与愤恨。为了批判黑暗的当代社会,陶渊明写了无数的诗与文章,从而发泄自我的不满,并且对那种安定和谐社会的向往。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完美生活的向往,恰好源于他深深地爱国之情。陶渊明拥有着的敢于斗争与维持正义的志气是没人能够改变的,他以如此顽强的爱国与反抗之志,是历史长河中所有人的模范与标杆,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所在,才铸造了华夏民族的精神!
最终,我想再次强调:不管在别人眼中是怎样去看待陶渊明,就算别人说他只是个诗人罢了,说他只是个普通人罢了,也不会改变我对他的看法。这,就是我眼中的陶渊明!
写陶渊明作文篇5
一册册汗青以悠远名扬的口吻在我们的耳边倾吐中国的千年沧桑。掩耳息心,千军万马气势恢弘地奔涌而来。朝盛朝衰似轮盘般不住旋转。烟波浩淼的滚滚历史长河中,有哪一瓢能够沁润心脾呢?
王侯将相,天子为上的宫宇熠熠生辉,好不气派,但象征荣誉的金砖玉瓦中,以腥臭的暗红色浓血来筑造高不可攀的权力之柱。锦衣华服下的灵魂,用无知觉的冰若寒霜的心制造看似金光夺目的财富,但高贵的心灵无法容忍这不堪的一切,于是毅然跨出欲望的围巢,两袖清风,健步而去。
寻一处依山傍水之所,搭两间简朴平淡之屋,围三亩自耕自食之地,栽四棵稚小挺立之苗……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作中感受汗水的欣喜。闲时啜饮自得,淡淡的酒香温润顺喉,不禁惬意抿嘴而笑。低矮的小茅屋怎堪比高楼阔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何能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贵荣华相提并论,清粥小菜的朴素如何与玉盘珍馐相媲美。
陶渊明因拥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境而蕴为千古传诵的田园诗人,而我们如能获取如此淡定自若的旷达,想必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都演化为各色各味的调味品,曲折跌宕的道路将化身成最触动人心的交响曲。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情怀会在你的心中构起一番世外桃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当我们的思想摒弃了外界的浮华喧嚣和世俗的功名利禄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如天鹅湖般清澄、静谧,如灯塔般明亮。这样,我们才能精准地测量灵魂的高度。
我在陶渊明的引领下,学会了还自己一片碧空,懂得了观赏柔软洁白的云朵,爱上了让跳动的心来解答我的疑惑。
写陶渊明作文篇6
五柳先生,我是你的读者,同时也是你的崇拜者。
作为你的崇拜者,我崇拜你的高尚人格。
你能够舍去官场的浮华利禄,虚情假意,跟随自己的内心,过着清贫的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旁人忍受不了如此的生活,而你却“晏如也”,不慕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
你喜好读书,却“不求甚解”,从不过分深究一字一句的意思,因为你读书从不是因为追求功名,而是满足自己的内心的需求,不像其他的文人士子,把一字一句都研究的仔仔细细,不仅为了读书而读书,更多的是因为求取功名。你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你生性喜欢喝酒,却因为贫穷不能经常喝酒。你的亲朋好友知道,邀请你,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本真直率,从不弄虚作假。
作为你的读者,我也要感谢你。
谢谢你的《桃花源记》。能让我们在这充满了世俗荣利、虚情假意的社会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小憩;能够让我们这些被挫折践踏的体无完肤的人们能在那两岸的桃花林里,抚慰自己脆弱、受伤的心灵;能让我在那个与世隔绝、充满美好的世界里,勾画自己童年天真的理想,仔细回忆自己曾经快乐的点点滴滴;能让我们在那个纯洁无污染的小村庄里找的自己的知音,向他倾诉自己的不快,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梦想,与他谈天说地;能让我们在那个不真实的梦境里,暂时忘却自己是有多么的失败,有多么的无助,是否曾经被抛弃,被人背叛,暂时忘却生活的不如意,现实的如此残酷。
谢谢你的《五柳先生》。让我们了解到一个本真直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你,同时也让我们展开对人生的思考。是否享受好的生活就要背叛自己,成为自己曾经厌恶的角色;是否每天都要带上一个假面具,用笑容来掩饰内心所有的情感,只能在被窝里才能看都真正的自己,看到曾经天真无邪的自己;是否只能低三下四、阿谀奉承才能有一份称心的工作,拿自己的尊严,去换取那“五斗米”。
对于你的评价,每个人都不同。而我认识的你,就是那个不随波逐流、率真豪爽、不畏权贵,那一个好读书、性嗜酒、喜著文章却只为供自己娱乐的五柳先生,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彭泽。
我要感谢你,谢谢你为我们带来的那个世外桃源,告诉我们那个最真的你,唤醒人们心中的真情。
写陶渊明作文篇7
陶兄:
久仰你大名了,今日我有幸给你写信,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也劳您在百忙之中指教一二。近日,我拜读了您的大作,深深地被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所震撼;也深深地羡慕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更深深地被您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讳”所折服。
您的大作无不表现出您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田园生活和隐居生活的向往。酒,是你的钟爱;诗,是您精神的寄托;菊,是您品格的化身。您居陋室而不悲,因为那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污浊;您常常食不果腹而不躁;因为你有精神食粮。我对陶兄您十分敬佩,您是我心中的偶像。因为你如菊一般,是位隐士。但我不明白,一味的隐居会解决问题吗?隐居,在我看来就是逃避。为什么不学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不学梅“孤芳自傲”!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与那污浊的社会一搏,留下千古美名。我还有一事向请教陶兄。酒,乃文人墨客皆爱之物。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曹操“酾酒临江”,赋诗写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边塞诗人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但到最后,哪个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呢?既然如此,为何要靠酩酊大醉来增加自己的痛苦呢?陶兄,您也是诗坛之中爱酒之人。您能告诉我原因吗?您是否亦是为了逃避而用酒来麻醉自己呢?用酒来控诉自己处境的不平吗?还是用酒来寻求那短暂的快感呢?若我所问有不当之处,还望陶兄您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成为污浊社会中的一枝菊花,一枝独秀。
人各有志,只要您认为自己所为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也就此生无憾了。陶兄,打扰了,就此搁笔。此致敬礼
您的仰慕者:朱江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