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解决问题教案7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保证上课进度预先撰写的文字载体,对于写教案这件事,想必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吧,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6和7解决问题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6和7解决问题教案篇1
设计说明
1.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
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为了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示意图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结合示意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与平均分联系起来。通过图形表征和语言表征等多种形式,将具体问题和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使学生有理有据地选择算法。
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方法,提高能力。
解决问题主要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而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则是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问题的过程。本节课充分利用主题图呈现的用除法解决的两种不同的现实情境,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要解决的问题与除法意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圆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23页例3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各自从图中看到的信息)
2.组织学生汇报。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教学例3,探究解题方法。
(1)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讲给同桌听。
(2)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预设
生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生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3)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问题。
①学生小组合作,先分析问题,然后汇报方法。
预设
方法一:用圆片代替蚕宝宝,动手分一分。
方法二:用笔画一画。
②教师强调:我们可以用动手操作的方法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①学生列出算式:15÷3=5(只)。
②汇报想的过程: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数,这是平均分,应该用除法计算。
(5)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第二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并说明理由。
①学生列出算式:15÷5=3(个)。
②汇报解题思路: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这也是平均分,应该用除法计算。
(6)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与小组里的同学讨论。(学生讨论,然后交流讨论的结果)
不同点:第一个问题是求每份数,第二个问题是求份数。
相同点:两个问题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2.学习用乘法检验。
(1)引导学生质疑:大家解决的这两个问题到底对不对呢?你们能想办法检验一下吗?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检验方法,并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3)引导学生总结检验方法:可以用乘法检验。
3.总结。
我们刚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先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再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掌握分析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作铺垫。
6和7解决问题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2、理解求百分率应用题的一般结构和求百分率思考过程的主要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解答求百分率(或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难点:对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回顾百分数意义——直奔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还学习了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其实,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人们经常用百分数来解决问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板书课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二、探索——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第(1)题
1、出示信息: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
提问:你能提一个求分率的数学问题吗?
(已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师:谁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120÷160=
师:你知道这个题目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出示问题)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什么疑问?(生质疑)师解疑,板书什么是达标率。
让学生说说六年级的达标率是什么意思?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同桌进行交流)
生:表示已达标的人数占六年级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六年级学生总人数为单位“1”。
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
师:从这儿,我们就可知道求百分数的方法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样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5页例1的第1部分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写法不同,书本写成分数的形式了,而且多了“乘100%”
师:谁知道为什么要“乘100%”呢?不乘行吗?
生:因为如果不乘100%,结果是分数的形式;而乘了100%结果就是百分数了。现在知道了什么是达标率,也知道了怎样求达标率,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计算)汇报板书
师:对达标率的计算你还有疑问吗?
生:0.75×100%怎样计算呀?
师:问得好,那谁能帮他解决这个疑问呢?
生:我知道,可以把100%看作1,再把0.75化成75%就可以了。
生: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可以把100%中的100乘0.75,“%”照写。
老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两种理解方法都可以,你认为哪一种更适合你学习的,你就可以选用那一种。
(板书: ×100%=0.75×100%=75%)
师:同学们现在你对求达标率这种问题会了吗?你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灵活处理)
(二)教学例1的第(2)题
解决了达标率问题,下面我们到生物组去看一看。这里有一个还没完成的试验报告。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了?什么是发芽率?(师板书)知道了什么是发芽率,怎样计算呢?你又能否像达标率一样把发芽率用公式表示出来?(让同桌带着问题讨论)学生汇报,老师完善板书。
师:现在分3大组完成这个试验报告并汇报结果,看哪一组最快最好。
师:你可以为这次试验作个总结吗?
生:从这次试验可知绿豆的发芽率最高。
生:我从这次试验可知大蒜的发芽率最低。
生:我知道花生的发芽率比大蒜的发芽率高。
(有利于学生对百分数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与学习。)
你们知道计算发芽率有什么作用呢?(生答,师小结)
三、小结运用
师:同学们对比求达标率和发芽率,你能发现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吗?
生:都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都是部分与整体的比较、都要乘100%、都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公式的分母都是单位“1”等等
师:同学们发现的真多,求百分率的问题其实都有一个特点,都是部分量与整体的比较。
师:其实,现实生活中像达标率、发芽率这样的百分数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例出其他的百分率吗?试试看。
学生举例:学生的出勤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花生的出油率等等,师板书。这些百分率怎么计算呢?小组同学商量一下。
学生以4人小组合作写百分率的公式。(组长负责作好记录并汇报。)
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求花生出油率的问题,想去看看吗?出示做一做第2题。
学生做题汇报。
精明小法官:
1、学校上学期种了105棵花苗,现在全部都成活,这批花苗的成活率就是105%( )。
2、王师傅生产的98个零件,全部都检测合格,这些零件的合格率就是98%( )。
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
4、某工人加工了103个零件,有100个合格,这些零零件的合格是100%( )。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认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百分率)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方法又是怎样的?
6和7解决问题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教学重、难点:
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花卉展览吗?
生:喜欢!
(课件出示20xx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的现场?)
师:这是20xx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的现场。从1995年开始举办的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浓缩
了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史。正如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会长施天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花展可以看出云花正在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和花卉展览有关的数学问题,好吗?
板书:解决问题(二)
二、走进新课
1、图示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和文字部分)。
师: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用红色闪动条件和问题:草本花卉1 400 000盆,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20倍还多20万盆呢!木本花卉有多少盆呢?
问:题目中是怎样说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之间的关系的?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线段图。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画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
师:仔细观察线段图,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木本花卉的盆数×20+20=草本花卉的盆数;
草本花卉的盆数-木本花卉的盆数×20=20;
木本花卉的盆数×20=草本花卉的盆数-20。
2、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等量关系式,看看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未知的?
生:草本花卉的盆数是已知的,木本花卉的盆数是未知的。
问:能根据上面的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木本花卉的盆数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试着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学生试做后,指名板演。
解:设木本花卉有x万盆。列方程得:
20x+20=140
20x=120
x=6
师:这道题做正确了吗?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
20×6+20=120+20=140
师:通过检验,我们发现木本花卉的20倍+20和草本花卉的盆数相等,符合题意,说明我们的
解答正确,可以写上答语了。
(板书答语)
师:刚才我们根据草本花卉的盆数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你还能根据另外的两个等量关
系列出方程求出草本花卉的盆数吗?请试一试。
学生试做后,指名汇报,板书:
解:设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140-20x=20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万盆。
解:设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万盆。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程解决了“木本花卉有多少盆?”的问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个方程
好一些?
生:第一个方程好一些,因为这个方程的等量关系容易找。
三、完成练习,巩固深化
1、教科书第108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的第(1)小题。
先让学生读题,并想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再独立解答。交流时让学生说自己是怎样
找等量关系的,又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方程的步骤是怎样的,是怎样检验的。
2、做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突出要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的第(2)小题和第3题。
五、总结学法,谈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得到这些收获的?
6和7解决问题教案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二十三第12~16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 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听算。
2.p104 13题 生独立解决 指名订正 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2*7/7=2元。
二、指导练习。
1. p104 12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能直接用32和4元角比较吗?为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2. p105 14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强调: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通过这道题,你明白了什么?
三、集中练习。
1. p102 15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2. p103 16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四、发展练习。
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除应用题。
同桌说,全班说。表扬鼓励。
6和7解决问题教案篇5
教学内容:
课本40-4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并说出算列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
41×20=答案61×30=答案11×80=答案12×40=答案50×20=答案640÷8=答案140÷7=答案280÷7=答案350÷7=答案120÷6=答案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
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
>>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1)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出示课件5×8=40(盆)、3×40=120(盆),追问:你能说一下你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通过分步列式,先求出1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分布计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两个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师:你能不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操作的信息。
组内交流,讨论综合算式的列法,并讲解出该综合算式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综合算式的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
2,教学“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再看情境图,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导学生列出分布算式。
在学生自主学习、列式的基础上,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
学生板演自主学习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96÷2=48(盆),表示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个花架有四层,每层有12盆。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先算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层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讲解。
师:谁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小组内可以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板演展示。
学生板演:96÷2÷4。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个花架上,每个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个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层,每层有多少盆花。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讲解。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2题,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做一张这样的画需要多少个贝壳?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每箱8个什么?每盒6个什么?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学生可能说:摆一摆,操作方面。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学生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回答
学生选择学具,利用摆一摆,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操作,利用小纸板摆一摆,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6和7解决问题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能理解发芽率、出粉率、合格率等这些百分率的含义。
2.能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对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黑板、口算卡片。
?参考的有关数据】
稻谷出米率约72% 小麦出粉率约85% 棉子出油率约14%花生仁出油率约40% 油菜子出油率约38% 芝麻出油率约45% 蓖麻子出油率约45%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口算比赛:(时间:1分钟)
5/6―1/2 3/10×2/9 1―1/4 4/5÷1/5 4/5÷4/3
5/8+3/4 7/12×4/7 7/8+1/4 1/5+1/3 3/4÷5
想一想,根据自己的口算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2.学生根据自己的口算情况口答“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3.提出问题:能否将“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改成一道百分数应用题呢?
(校对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情况,错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
活动(二)相互合作,探究问题
初步感知
1.学生尝试解答各自的“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和“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
2.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解法相同,关键是找准单位“1”,所不同的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计算的结果要化成百分数。
共同探讨
1.师: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用很广泛,如前面说到的你们在口算比赛中,各自“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这是你在这次口算比赛中的正确率,“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就是错误率。像这些正确率、错误率等我们通常称作“百分率”。你能举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吗?
2.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举例的同时要让学生说说他所举百分率的意义。
板书学生所举的百分率及其含义。如:
合格的产品数 发芽的个数
产品的合格率= ────────×100% 发芽率= ───────×100%
产品总数 种子的总数
3.尝试解答例题:
(1)出示课本例1和例2的条件:
例1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20人, ?
例2某县种子推广站,用300粒玉米种子作发芽实验,结果发芽的种子有288粒。 ?
(2)完成第113页的“做一做”
活动(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口答:
(1)2是5的百分之几?5是2的百分之几?
(2)用 1000千克花生仁榨出花生油380千克,说出求花生仁出油率的公式,并算出花生仁的出油率。
2.判断:
(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5%。
(2)六年级共98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六年级今天的学生出勤率是98%。
(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3.课堂作业:
1.我国鸟类种数繁多,约有1166种。全世界鸟类约有8590种。 ?
2、根据我班同学的情况,先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解答。
活动(四)全课总结
1.学生谈谈学习本课后有什么收获,说说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方法是怎样的?这类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有什么关系?
2.学生谈谈今天所学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活动(五)补充练习
1.判断题。
①五年级98个同学,全部达到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98%。
②今天一车间102个工人全部上班,今天的出勤率是102%。
③甲工人加工103个零件,有100个合格,合格率是100%。
2.应用题。
①六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今天出席48人.求六年级一班今天的出勤率。
②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六年级一班同学一共做了400个题,结果有错误的题16个,求错误率。
3.作业:结合练习二十九第6题进行课外调查。
?教学反思】
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使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鲜活,有意义。。注重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效果很好。
6和7解决问题教案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思考方法,能解释各种百分率的意义,并会正确灵活列式计算。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过程,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列示计算各种百分率。
教学难点:
理解各种百分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口算比赛:(时间:1分钟)
想一想,根据自己的口算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2、学生根据自己的口算情况口答“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3、提出问题:能否将“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改成一道百分数应用题呢?(将“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改成“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初步感知
1、学生尝试解答各自的“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和“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
2、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解法相同,关键是找准单位“1”,所不同的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计算的结果要化成百分数。
3、完成84页的例1,怎样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二)共同探讨
1、师: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用很广泛,如前面说到的你们在口算比赛中,各自“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这是你在这次口算比赛中的正确率,“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就是错误率。像这些正确率、错误率等我们通常称作“百分率”。你能举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吗?
2、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举例的同时要让学生说说他所举百分率的意义。
板书学生所举的百分率及其含义。如:
出勤的学生人数
出勤率=────────×100%
学生总人数
发芽的个数
发芽率=───────×100%
种子的总数
3、尝试解答例题:
(1)出示课本例2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要把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和小数
(2)完成第85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百分数:
0.98%95%2.061.6%0.3860.00836%500%7.362.664.32
2、判断:
(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5%。
(2)六年级共98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六年级今天的学生出勤率是98%。
(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2、解决问题
①六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今天出席48人.求六年级一班今天的出勤率.
②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六年级一班同学一共做了400个题,结果有错误的题16个,求错误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呢?能谈谈学习后的收获或者是感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