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优质7篇

时间:2023-07-10 16:02:32 分类:报告范文

小伙伴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内容具体,写事迹是从平凡的岗位工作中发现闪光点,加以提炼升华,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优质7篇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篇1

近日,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在各大新闻媒体上被广泛宣传,引发了社会的热议。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选调生的她,本可以在大城市里选择轻松的生活,从事轻松的工作,但是“固执”的她却毅然选择回到她那穷困的老家,因为她心中始终挂念着家乡的困难群众。

从黄文秀扶贫手记的字里行间里,我们不难看出她从一个扶贫“新手”逐渐成为“熟路”的过程是艰苦的。从家乡困难群众最开始对她的“质疑”,认为她只是来这里镀金的,不会真心扎根这里帮助大家脱贫,到后来走村入户,“死皮赖脸”的向乡亲们了解情况、收集诉求,全完将自己融入困难群众之中,到后来老乡们慢慢接受她、认可她,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也充满了委屈。她背地里流过多少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她始终将自己的责任扛在肩上,将自己的使命记在心中。

从黄文秀扶贫手记的字里行间里,我们不难看出她从一个扶贫“新手”逐渐成为“熟路”的过程是快乐的。“我也要让家里的孩子在大学里申请入党”,让孩子入党是她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是她希望将自己未完成的使命和责任继续传承下去的希望。25000公里,是她心中的长征,是她在驻村一年时间里车轮走过的印记,也是她将自己奉献给基层、奉献给困难群众的永恒记忆。

黄文秀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精神必将长存,必将成为所有扶贫干部的标榜。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学习她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精神,学习她为了党和国家事业,为了困难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生活甘愿牺牲宝贵生命的无畏精神,她和所有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篇2

看完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眼泪湿了眼眶,作为一名支教结束已经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深知基层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层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我们都应该向文秀同志学习,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学习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学习她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学习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拼搏奋进。文秀走了,千千万万个文秀还在,每一个青年学子都要承担起光荣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时代的洪流中,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限度将自己投入到祖国伟大建设当中去。

黄文秀同志勇挑重担,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我们要学习她身上可贵的`精神,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懈奋斗,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外国语学院刘明晟同学表示,今天学习了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极为感动且备受鼓舞。在此向扶贫先锋致敬,向第一书记致敬。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投身西部热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的地方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理想和愿望。愿加入西部计划,同志愿者们携手共进,以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的毅力和决心,助力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扎根西部,融入基层,深入脱贫攻坚战主战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做好扶贫工作,让国家放心、人民幸福,是所有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追求和目标。我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虚心学习,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工作能力贡献青春力量。

学习黄文秀的事迹后,了解到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决定回到革命老区百色,奔赴偏远的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将扶贫当作自己”心中的长征“,让我回忆起去年暑假跟随资源瓜里乡义林村第一书记在乡间地头跋涉,克服语言不通的问题和当地群众交流,协助降准扶贫工作的生活。对于基层,自己有很深的体会,大学连续三年暑假奔赴龙胜、全州、资源贫困山区参与为期将近一月的扶贫工作,与扶贫工作者战斗在第一线。深切感受到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扶贫道路不简单,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觉得没有辜负青春。今年六月,大学四年生活结束后,我将成为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踏入支教的岗位,继续为祖国奉献青春力量!

看完各家媒体对黄文秀事迹的报导,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物。可能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孩提时代,说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一定是要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或者科学家,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贡献。而随著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理想渐渐成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梦想的蓝图。也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呼唤担当。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篇3

战场上不分男女,严玲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女军人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面对体能这一薄弱项,严玲将自己可利用的闲暇时间全部投入到体能训练中。操场上、健身房,总能看到严玲的身影。即使休假回家,严玲也会专门抽时间去跑步,严玲坚信,只要有肯吃苦的劲头,弱项终究会变成强项。

正是一直以来高标准的自我要求,严玲的各项成绩名列前茅,这使得她在众多士兵中脱颖而出,也迎来了她军旅生涯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她和其他5名女兵有幸被选拔去参加中泰两国海军陆战队的联合训练,那是严玲第一次走出国门。接到通知的当天,她激动地夜不能寐,但同时又紧张自己拿不到好成绩,那段时间,每天她都独自加练到深夜。

联训开幕式现场,骄阳似火,她和战友们穿着近20斤的装具,短短几分钟,汗水浸湿了迷彩,但严玲依旧保持挺拔的军姿,纹丝不动。

联训期间,严玲和其他男兵一样,据枪、奔跑、跳跃……以最好的状态完成了各项训练。因为她明白自己的表现不再代表她个人,更代表着中国军人。

在模拟滑降训练中,教官想让一位士兵上前做个示范,“谁先上?”“我先上!”严玲自告奋勇地举起手。说罢,人们只见队伍里一名娇小瘦弱,皮肤黝黑的士兵大喊着站了出来。周围其他士兵都诧异地看着严玲,仿佛在说,这么瘦弱的士兵,为何如此有勇气。

快速抽绳、出枪、搜索前进……严玲的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训练结束后,严玲收获了热烈的掌声。

实弹射击、海上突击……首次在国际舞台亮相,严玲出色地完成了各项训练任务,让同行的泰方队员十分钦佩。

得知眼前这个皮肤黝黑,头发短短的士兵竟是个女兵,泰方教官惊诧不已,对严玲竖起了大拇指。

这次联合训练,也在严玲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愿收获了三等功,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篇4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这是许振超身为工人的梦想。

1974年,许振超来到青岛港,成为一名码头工人,那时港口装卸作业方式落后,体力劳动繁重、工作环境艰苦。也因为集装箱装卸效率不高,日常工作中延误船期的事时有发生。

后来,青岛港进口了一批现代化设备,许振超对此很感兴趣并勤于钻研,很快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但是他并未就此满足,他意识到在世界先进技术面前,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虽然有了先进设备,但由于工人们不了解使用和维护技术,设备经常出故障,也因为他们自己修不了,就请来了外国厂家的工程师,在青岛港仅干了12天,就一下子拿走了好几万块人民币,这让许振超觉得不甘心。

就是在这个时候,许振超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后来,他随身携带笔记本和英汉小词典,刻苦自学桥吊核心电路等知识,其中不少是英文资料。

经过刻苦钻研,许振超的技术越来越好,成功练就了“一钩准”等“绝活”,带出了“王啸飞燕”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绝活”品牌。

20xx年4月27日夜,许振超带领桥吊队的工友们,仅用6小时15分钟,就完成了“地中海法米娅”轮3400个标准箱的装卸,创出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

此后五年,许振超带领桥吊队,又先后七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享誉全球。后来的他也没有就此停下脚步,而是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为集装箱码头技术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创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振超效率”印证着一代代山东港口青岛港精神的薪火相传,而享誉世界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成,为山东港口青岛港精神,增添新时代的奋斗底色。

"不驰于空想、不慕于虚名,踏踏实实劳动、创新。”在4月23日举行的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事迹报告会上,许振超阐述了他对“振超效率”的精神内核的理解。全自动集装箱码头让他看到了更多年轻力量传递着这种拼命创新的精神。“我对山东港口青岛港的未来充满信心!”许振超说。不管是人工码头时代的“振超效率”,还是自动化码头时代的“连钢精神”,站在山东港口一体化的新起点上,山东港口青港人融入血脉的使命感,仍激励着他们步履不停、并肩前行。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篇5

从高处俯瞰,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四周悬崖峭壁,如同在“天坑”之中。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说,在没修公路前,村里交通闭塞,到县城就要花3天时间。

毛相林: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公路,不光只是穷,连生命都没有保障。在一九八几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几岁,受伤了。我们用了三天时间,我们都没有(把他)送到医院,最后死去,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

1997年,毛相林开始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修路。没有钻机,村民们就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毛相林说,当时全村青壮年吃住在工地,用钢钎撬,用雷管炸,硬是凿出了近8公里的“天路”,打破了“天坑”般的围困。而毛相林明白,道路通了,下庄村要发展,还得靠产业。在多方考察学习后,毛相林带领村民们陆续发展起柑橘、西瓜以及乡村旅游产业。

下庄村村民刘时琼:我们这个西瓜成熟以后,就有人上门来收。像我们这种,一般可以卖两三千块钱左右,种得多的可以卖六七千块钱。

如今,下庄村实现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毛相林说,从开凿“绝壁天路”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下庄村靠的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下庄精神将激励下庄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毛相林:在最难、最险的地方,我必须要以身作则,带头冲到前面去。路修通了,实现了我一个愿望,带领大家致富,才是我最终的梦想。

毛相林带领乡亲们发扬新时代的“愚公精神”,打通天路,走上致富路。只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取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胜利!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篇6

在需要的时候就得站出来

为了教孩子,王红旭可以付出自己所有的心血,为了救孩子,王红旭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次冲刺……

而这不是他第一次见义勇为。他的妻子陈璐希说:早在2006年就读大学时,王红旭就考取了救生员资格证。“他说,有了这个证就有了一种责任,在需要的时候就得站出来。”

大三暑假那年,在游泳池当救生员时他就救过人;2008年,在嘉陵江边,他救过一个落水的小男孩……

父亲多次跟他说,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他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危急关头哪有时间想这些,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遇到了危险,你会走着去还是跑着去?你跑着去的时候会不会担心自己摔倒?”儿子的一番话,让从教40多年的父亲颇为感动和欣慰”

12年教师生涯,王红旭4次荣获市、区优秀教练员称号,5次被评为区优秀指导教师,他还是校优秀教师、校优秀教育工作者。

在学校,他是一名好老师;在家里,他是好晚辈、好丈夫、好爸爸。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接送孩子,每天给他讲故事。妻子陈璐希的外婆年事已高,王红旭常常帮老人剪指甲、洗脚。儿子总是跟在身后,帮着擦脚,把掉在地上的指甲捡到垃圾桶里。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篇7

福建省宁德市局蕉城分局副局长杨春,从警28年,屡破大案要案,但获得的荣誉竟比一些普通民警还要少——这位扫黑英雄最令人崇敬的,是他殚精竭虑却淡泊名利,葆有一颗“人民为人民”的质朴初心。

对于荣誉和名利,杨春“拒绝是常态,接受是例外”。杨春任蕉城刑侦大队大队长以来,大队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共90人次,战功赫赫的杨春却只获得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仅有的3次记功,也都是在领导力促之下,杨春勉为其难接受的。

生死瞬间冲锋在前,名利之际甘居人后,杨春看淡名利、忘却生死的高风亮节,源自他对警察岗位的执着坚守,对事业的笃定追求,更彰显了人民公仆的“无我”初心。

对待名利的态度,反映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杨春择一业、终一生,28年如一日奋战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倾尽毕生精力把“人民警察”做到了极致。荣不足喜、胜不足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杨春为党员干部锚定了一个崭新坐标。当我们为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当思“已到凌云仍虚心”的谦逊;当我们为追逐名利的失意而抱憾时,应怀“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气度。

山不争高自成峰。淡泊名利的杨春更像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当我们行到半山时抬头仰望,可以检视自己的脚步是不是踏实、方向有没有偏离、信心是否还坚定。

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淡泊名利既是一种精神追求,更需转化为无私奉献的具体行动,时代呼唤更多不务空名、兢兢业业、苦干实干的“杨春式”好干部。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优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